太后年纪到了,就喜欢小辈们过得滋润舒坦,和和睦睦的,但也知道此时是劝不动侍书的。
以后为她寻摸些合适的也就罢了;
要是碰不见合适的,慈宁宫总也少不了侍书这一碗饭。
太后上辈子是在八十六岁的时候去世的,那都已经乾隆四十二年了。
这辈子的身体比上辈子还要年轻,太后有信心比前世活得还长。
如此,庇护侍书大半辈子,也并不算难实现。
主仆几个,说笑着话题就跑偏了。
还是福珈老成,又把话题回到慎嫔身上:“太后,奴婢觉得,您倒是很喜欢慎嫔娘娘?”
太后笑道:“是啊,这个孩子,嘴毒,心思也不算澄澈。
可是她真实,脑子也没多聪明。
要不是运气好,她是万万到不了如今这个地位的!
哀家还真想看看,曾经一直站在如懿身后,给如懿充当绿叶的阿箬。
到底能怎么样,会不会一直压着她的主子。”
阿箬册封半个月后,阖宫给太后请安。
皇后喜气洋洋的跟太后说笑:“皇额娘,儿臣这次可是讨赏来了!”
“哦?”太后纳闷了,她的这个儿媳妇,一向端庄自持,很少说出这样的俏皮话:“皇后这是做了什么好事,竟讨赏讨到哀家面前了?”
皇后微微一笑:“昨个仪贵人来臣妾宫里说话,臣妾瞧着她脸色不对,便宣了太医,皇额娘,您猜,太医怎么说?”
仪贵人昨日被诊出遇喜的事,太后一早就知道了。
但是明面上她不应该知道,所以只是做恍然大悟状:“既是讨赏,那便是喜事了,莫不是仪贵人有了身孕?”
这个确实好猜,某个嫔妃有喜事,那不是怀孕生子,就是升位分,也没别的可能。
皇后笑着奉承:“皇额娘神机妙算,仪贵人遇喜,已有两个月了!”
旁边坐着一直没说话的皇上没忍住,开口了:“皇后所言可真?”
皇后看向皇上:“臣妾岂敢妄言,三四位太医都诊过脉,不会出差错的!”
太后:“甚好,甚好!”
底下的嫔妃,也在荣妃的带领下,站起身来,行礼:“恭喜太后,恭喜皇上。”
太后满脸笑意:“果然是喜事一件,这样的喜事,便是搬空了哀家的库房,哀家也是高兴的。
福珈,你快去哀家的小库房,把那尊白玉的送子观音取出来,给仪贵人安胎用。
还有,皇后照顾有孕嫔妃也是辛苦。
永琏也进学有一段日子了,你去将哀家收着的画珐琅莲瓣式水盛拿来。
那可是康熙爷最为喜爱的砚台,先帝赐给了哀家。
到了哀家手里后,一直珍藏着,就连皇帝想要,哀家都没舍得给呢!
今日哀家做主,就赐给永琏了。”
太后深知自已这个儿媳妇,最看重的就是永琏,赏赐永琏,比赏赐她自已都高兴。
果然,皇后一副不胜荣幸的表情,谢过了太后的赏。
不管赏赐的东西珍不珍贵,可是这东西被三代帝王珍爱,那它就是有特殊意义的,也怨不得皇后如此高兴。
皇上见皇额娘拿他作比较,也并不生气,反而乐呵呵的道:
“果然还是永琏更得皇额娘的心,便是朕,都比不得他一个小孩家家的了!”
太后:“永琏白嫩,哀家只看着他心里就高兴。
皇帝,你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就不要和你儿子比了,哈哈。”
氛围正好,底下坐着的荣妃找准了时机,呕了两下。
坐在荣妃旁边的纯嫔倒是最先发现了,可是纯嫔被之前的事情吓坏了。
现如今就是一味的躲清净,旁的事一概不敢管。
还是坐在荣妃对面的高佳晞月咋呼了出来:“荣妃,你这是怎么了?
太后娘娘和皇上皇后还在呢,你就敢如此失仪,实在是犯上不敬。”
荣妃并不管高佳晞月,而是对太后皇上皇后请罪:
“是臣妾的不是,臣妾这几日总是闷闷的,不舒服,夜里总是发虚汗,睡也睡不好,还偶有呕吐。
扰了大家的雅兴,还请太后娘娘,皇上,皇后娘娘恕罪。”
皇上今日颇为宠爱荣妃,此时就为自已的爱妃解围了:“无妨,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呢?
荣妃,你既身体不适,便先回宫歇息去吧,再叫个太医,为你好好诊治一番。”
皇上没看出来荣妃的意思,倒是在场的大部分女人都看出来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玩什么聊斋啊?
一些猜出来荣妃打算的妃嫔悄悄的撕起了手帕。
妃嫔们都瞧出来了,就更别提上届宫斗冠军,太后娘娘了。
太后心知肚明,但是作为婆婆,作为个人利益不受损害的代表,太后并不介意荣妃的小心思。
并且还格外的配合,立刻拦住皇上的话:“等等,荣妃,你先别走,先坐下休息。”
皇上疑惑的看向自已的皇额娘,不知皇额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太后继续道:“听着荣妃的话,倒像是怀孕了。
来人啊,去请个太医来慈宁宫。
保不准今日,咱们皇家能双喜临门呢!”
领导一张嘴,下面人跑断腿。
在紫禁城里也是一样的,太后一吩咐,底下的奴才直接狂奔。
很快就把太医院当值的几位太医都请了过来。
太医一诊脉,果然是有孕了。
且荣妃的脉象显示,她怀孕的日子比仪贵人还久呢,都快满了三个月了。
啧啧,这个荣妃,还真是有手段。
脉象竟隐瞒了这么久,连胎都要坐稳了。
太后和皇上满脸笑容,皇后和众嫔妃呵呵假笑。
接着,太后又让太医给每位嫔妃都请了个脉,万一还有好消息呢?
就连皇上都悄悄期待着。
结果真的是没有了,嫔妃中,也就只有仪贵人和荣妃有了身孕。
太后嘱咐了好些养胎的技巧,就又开始安抚、夸赞皇后,争取给皇后戴上高帽,让她摘不下来。
连皇后这样的官方称呼都不叫了,直接拉起皇后的手来,喊她的闺名:
“还是琅嬅你贤惠,瞅瞅咱们宫里,那真叫一个百花齐放,子嗣也是接连不断。
这样的好孩子,得亏是落在了我们爱新觉罗家,落在了弘历身上。
要不然,哀家再去哪里找这样可心的儿媳妇呢?”
皇后:....我从来都不知道,皇额娘竟这样能说。皇额娘,您到底要如何,还是直接说吧,儿臣扛得住。
太后很快图穷匕见:“琅嬅,哀家年岁不小,现如今,只想着含饴弄孙。
待到来年,几个阿哥公主还有荣妃和仪贵人的孩子,一起来给哀家请安,那得多热闹啊!”
未出生的孩子来年能给皇祖母请安,那就说明,这两个孩子都得平平安安的生下来。
太后几近明晃晃的表示,希望皇后能帮助妃嫔保胎了!
皇后能怎么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只能做了保证:
“是啊,皇额娘,儿臣只要是想到,那样多的皇嗣挨个来给您请安,就觉着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