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苏记”食品厂的招聘通知发出去以后,整个临水县都沸腾了。
无他,在这个经济不太发达的十八线小城市里,这种大规模的招工,三五年都不见得能碰上一次。
尤其“苏记”的发展前景大家都看的见,“苏记”的福利待遇大家也都了如指掌,一时间,整个临水县符合招工条件的人都跃跃欲试。
其实,一开始罗列食品厂工人招工条件的时候,苏清兰是准备将一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以及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全部都删除出去的。
毕竟,这个城市找工作多难苏清兰是知道的。像食品厂工人这样相对技术含量没那么高的工作,苏清兰还是想给更多不好就业的低学历、年纪大的人一个机会。
后来,还是赵沐泽说服了她。可以把大部分的工人岗位留给这些低学历、年纪大的人,甚至对一些能胜任工作的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多照顾一下也可以,但还是要留出一小部分岗位给这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
一方面,完全不给这些大学生留岗位,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歧视。另一方面,工厂要长足发展,总是需要很多管理人员的,招聘大学生也可以为以后留足后备人才。
就这样,“苏记”食品厂准备新招的200名工人里,单独划出了50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岗位。
招工的这段时间,可以说店里的几位老员工都忙的焦头烂额,每个人不仅要负责简历筛选,组织笔试和面试,还要应付各自家里七八姑八大姨的说情。
在这一点上,倒是不用苏清兰格外叮嘱,赵美芳等人心里都格外清明。
“苏记”永远只属于苏清兰,她们一切都要以苏清兰的利益为中心。
众人齐心之下,效率更是没得说,甚至在“苏记”食品厂正式建立起来之前,已经把所有工人都招聘到位了。
这就导致一个尴尬的事情,“苏记”食品厂房建好还得一个月,可工人这一个月的等待时间,工资该怎么算呢?
虽然一般而言,工人都是开始上岗才领工资的,可苏清兰觉着,既然众人已经把自已的时间为“苏记”腾出来了,那“苏记”就有责任为这份时间买单。
知道这件事的赵美芳等人后悔到肠子都快悔青了,他们没想到由于他们的没考虑周全,会给苏清兰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那可是200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啊,十大几万就这么轻飘飘的扔出去了,虽然苏清兰没说什么,可赵美芳等人心里一直过不去。
最终几人去找苏清兰商议,每人每个月扣半月工资,直到把这十几万补齐为止。
对他们的提议,苏清兰果断拒绝。
本来这份招聘各种时间安排也是经过苏清兰同意的,现在的结果也有苏清兰自已的原因在。
最主要的是,作为现在每个月流水大几十万的“苏记”苏总,苏清兰表示十几万真的是洒洒水啦。
虽然苏清兰自开业以后,没买过什么豪车豪宅,整个人低低调调的,但不影响她手机银行卡余额越来越长,现在已经稳妥的朝着八位数开始进发了。
更别说现在系统里还有好多张抽到的美食卡还没来的及使用,苏清兰只感觉自已就像屯满粮仓的地主老财一样,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
这种情况下,苏清兰总是忍不住想对自已的员工好一点,自已吃肉的时候带大家都喝着汤,钱来的太容易总还是需要散出去点,晚上才能睡得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