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天经地义
李自健一听也是吓了一大跳,“真的假的?”
“李叔,这是真的,不管什么原因伤害他人身体,构成伤害,那就要量刑的。”李三平也开口。
李自健不说话了,谭林问道,“李叔,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不家里丢钱了,我看了看家的窗户,门都是好好地,我就怀疑是家里人偷的,我那大儿子老实憨厚,是在本分,这钱本身就是他赚的交给我的,他不可能偷,那么就只剩下李子明了,这小子本身也有手脚不干净这毛病,过去我口袋里的钱,他经常翻走个五毛一块的。每次我也是发现就揍他一顿。”李自健说道。
“那这一次他承认了么?”谭林问道。
“这小子骨头很硬,每回被我抓现行都不承认,这一次丢了三千块钱,这可是家里的全部家当了,我一急自然就下手重点了。”李自健说道。
“不管如何,这打人就不对,你这习惯得改。”谭林说道。
不过这村里一直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不成材,所以啊,这村里的人教育子女,多数都是如此,包括谭辉,那惹事了大伯一着急也是动手,直接拿鞭子抽,这是谭林亲眼所见。
“是是是,我改,不过,这小子不打不交代啊,他毕竟是我儿子,真的偷了钱,我总不能报警抓他吧,小谭,要不你帮我问问,看看这小子到底拿没拿,拿了就还回来。”李自健说道。
“行。”谭林点头。
等宋书剑处理完伤口,谭林走过去询问,“你爹说钱是你拿的,你跟你谭哥交个底,是不是你拿的?”
“谭哥,那是三千块钱,长这么大我最多就拿过父亲五十块钱,这钱真不是我拿的的。”李子明摇头。
看李子明的样子也不像是在说谎,谭林点头,“行,那你好好休息。”
很快镇上的民警就来了,还是钟所长那个诊所的,这一次来的也是老熟人,王警官。
在村口,谭林和李三平是早就等候这个王警官了。
“平常你们村一年到头也没个报警的,这最近隔三差五的报警,你这村治保主任做得不是很好啊,村里的治安得搞好。”王警官有些埋怨。
这出警一次,在镇上还好,关键是要下乡进村,这一来一回得耽误很长时间。
“是,这治安工作肯定会搞好,王警官,咱们还是先说案子吧。”谭林也是有些尴尬的道。
不过,谭林倒是没抱怨什么,这要是算上上回老李家因为宅基地的问题打架,这还是谭林出面解决,没惊动警察。最近村子在一月内就报案好几回,也的确是有些不太对劲,
不过,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秀水村现在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势必不可能跟过去一样一潭死水。
“行,那你就说说这案子。”王警官问道。
当即谭林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李自健家里失窃的情况。
“三千块钱?钱从哪里来的?”王警官来到李自健家里看了下,这李自健家里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都不为过,出了这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一套大宅院,这家里是半点值钱的东西都没。
“我在棉花厂打工,刚发的工资,三千五,其中二百是奖金。”李自健赶忙解释。
“嗯,那这钱为什么不存银行?”王警官再次问道。
“俺们也没存钱的习惯,也不会整这些啊。”李自健挠头说道。
村里人一个是手头也没那么多活钱,第二个也没这个观念,再者,部分村民还是老思想,钱自己放着才有安全感,扔银行不信任。
“小刘,你勘察下现场,赵刚,采访下周边群众,看看有没有知情人,目击者。”王警官吩咐道。
一番勘察,倒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提取了一个脚印,指纹。不过,虽然有了一些重要的证据,但是离破案还是很远的,因为,单凭指纹脚印,想要在茫茫人海找出罪犯,那倒是挺难的。
除非是有怀疑的对象,那么指纹脚印就是最好的证据。
“没有目击者,也没有知情人。就有指纹脚印。”王警官点点头,收队了,他们留在这里也没用,只能回去后再想办法。
“王警官,我送送你。”谭林笑道。
他这个治保主任,还是要和镇上民警打好关系的。
“送就不用了,小谭啊,这你们村我看不行也跟丰年村,藕池村那样,安装一些监控摄像头,这样真出了事儿,也方便破案。”王警官建议道,之前他也跟之前的治保主任,也就是李三平的爹李善财建议过。
但是李善财每回都是点头答应,回头就是不办。
“是是是,这回头我就安装摄像头。把村里的治安搞好,不给民警们添乱。”谭林连连点头。
“希望你不是敷衍我啊。”王警官回了一句。
“不会的,不会的。”谭林讪笑道。
其实以谭林的头脑,他也能能清楚,估计以前李三平的爹李善财没少敷衍对方,这村里现在除了村委会门口有摄像头外,也就他的药园有摄像头。
其他地方都是没有安装,按照现在的一些治安规定,村楼以及写公众场合,比如村卫生所,路口等对方,都是要加装摄像头的。
王警官上车后,“谭主任,你可千万得替我把钱找回来啊,这家里就那三千块钱,丢了可没法活命了。”李自建是完全把希望寄托于谭林身上了。
村里现在论能力以及威望,谭林务必还排在第一的,即便是李三平,在这方面也是不及谭林的。
“李叔,我会尽力的。”谭林保证道。
谭林马上对谭辉道,“辉子,这事儿就交给你了,你去多买点摄像头,这接下来几天,你的任务就是给村里安装摄像头。”
“没问题,回头我就去买点摄像头,不过用二手的就行吧?”谭辉问道。
“嗯,能用就行。”谭林点头。
“那需要安装多少个?”谭辉继续问。
“二三十个吧。反正在主要路口都得加装,你就一次到位,把这活干好。”谭林说道。
安装监控摄像头,既是以防万一,可以给警方破案提供直接有力的证据,又可以起到警告的作用,他人在做坏事的时候,也要掂量着,毕竟有监控摄像头的存在,谁知道在哪里一不注意就把你拍到了。
“行。”谭辉点头。
“这钱我出。”李三平这时候说话了,他将皮夹里的钱都拿了出来,大概两千多快吧,“你先拿着,我再用手机转你五千。”
“李哥,不用。再说我是去熟人那里买二手的花不了多少钱。”弹回摇头道,想把钱还给李三平。
不过李三平却是坚决不要,他虎着脸,“给你就拿着。这钱应该是村里出,而且上头也拨款用于加强村治安建设,不过钱我爹拿了,事儿他却没办,我这做儿子的自然要替他补上。”
见状,谭辉也没说什么。
很快谭辉就骑着摩托去朋友那里去买监控设备了。
谭林喝了一口水,开口道,“安装监控摄像头还需要几天功夫,而这几天,咱们也得提醒村民,把钱放好。”
“你是说那小偷可能再次作案?”李三平吃惊的道。
“一般来说,小偷都是抱着侥幸心理,只要没被抓到,那他就有可能再次行窃,不过,这抓住小偷,也只是治标,归根结底还是要把村里的基础治安配套设施完善,另外,应该树立村民的存款意识。”谭林说道。
可以预见,以前一贫如洗的秀水村,随着路通后,肯定会有一个高速的发展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样一来,村民腰包里的钱也会多起来。
可是这村民没有把钱存银行的这种习惯和意识,都是喜欢把钱藏在家里的柜子里,这样一来,这不是容易遭贼么,这是有危险隐患的。
“那怎么提高?靠咱们一张嘴去说么?没用的,我爹在世的时候还请银行的工作人员过来过,专门给村民讲解过这些,并且当场办卡,但是村民都不愿意办卡。他们认为,钱还是自己藏着安全,放银行就是交给别人保管,他们不放心。”李三平提及此事,也是颇为无奈。
这村民的这种思想,并非是三两句话能解决的。
但是,也不能总是这样,必须要想办法扭转村民的这种思想。
“行了,咱们还是开个会,还是要做动员,鼓励他们将钱存银行,不然的话,以后村富起来了,每家每户都至少有个几万块钱放家里,这不是遭贼惦记么?”谭林说道,这事儿是势在必行的。
“行,开个会。”李三平也没意见。
村长办公室。
这一次村委会的干部等除了出去采购监控装置的谭辉外,其他人都是到齐了。
“村民不愿意把钱存银行,我想了下,无外乎三点。”
谭林是直入主题,“一,没有这个意识,二,不信任银行,三,麻烦,存钱取钱都麻烦。”
谭林道出了重点,在座的各位也是同意的。
“咱们就要针对这三点来着手处理解决。”谭林说道。
接下来村委会的成员都各自发言,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最后有了一个统一的意见。
针对第一点,这些日子谭林会召集村民,给他们重点宣讲一下这新时代的存钱观念意识,以及存钱的好处。
第二点不信任银行,这一点其实说解决也好解决,说麻烦也麻烦。
不过,谭林倒是愿意以村委会的名义担保,谁要是把钱存银行而钱丢了,那么他们负责,给村民吃一剂定心丸。
至于第三点,谭林也考虑了很多,农村信用合作社就是个办法,在丰年村,藕池村都有农村信用合作社,村民存取款方便不说,贷款也方便。
不过,针对这一点,谭林也咨询了一下相关人士,这搞农村信用合作社,条件还不是那么亲民,因为有明文规定,(一)有符合本规定的章程;(二)社员一般不少于五百个;(三)注册资本金一般不少于一百万元人民币;(四)有具备任职资格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五)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办理业务必需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