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有锦鲤:福宝带着全家飞

第 119章 赏赐

加入书架
书名:
逃荒有锦鲤:福宝带着全家飞
作者:
柴小妞
本章字数:
4714
更新时间:
2025-03-05

天还未亮,京城的皇宫便己灯火通明,太监们匆忙地穿梭在宫殿之间,准备着早朝。

金銮殿内,龙椅之上,皇帝身着龙袍,神色威严却又难掩几分期待。

两旁的朝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在猜测今日早朝为何如此不同寻常。

随着一声“太子殿下、大司农大人回宫——”的高喊,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殿门。

只见太子君天齐和大司农赵宏,两人风尘仆仆,却满脸喜色,快步走进大殿。

他们在大殿中央站定,向皇帝行大礼。

皇帝看着他们,眼中满是关切与期待,问道:“皇儿,大司农,此次出行考察,可有收获?”

太子君天齐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启禀父皇,儿臣与大司农此次前往清平镇,收获颇丰。

此次考察的土豆和地瓜,产量惊人!”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产量惊人?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比以往的作物产量要高很多?”

大臣们纷纷低声议论。

大司农赵宏上前一步,激动地说道:“陛下,此次考察,土豆亩产竟达到3000多斤,地瓜更是达到4000多斤!”

“什么?”

“这怎么可能?”

朝臣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震惊,发出一阵惊呼。

户部尚书钱穆,颤抖着声音说道:“老臣为官数十载,从未听闻有如此高产的作物,这……这莫不是太子殿下和大司农,为了哄陛下开心,编造出来的谎言吧?”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太子和大司农。

太子君天齐神色严肃,说道:“钱大人,君天齐身为太子,岂敢欺君罔上?

此次考察,儿臣和大司农皆是亲眼所见,亲手丈量土地、称量作物,数据绝无虚假。”

大司农赵宏也急忙补充道:“钱大人,此事千真万确。

我们在清平镇住了多日,详细了解了土豆和地瓜的种植方法,还与当地百姓交谈。

百姓们都对这两种作物赞不绝口,说有了它们,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

礼部尚书孙文,站出来说道:“陛下,若此事属实,那可真是我朝百姓之福啊!

只是如此高产的作物,为何之前从未听闻?”

太子君天齐解释道:“孙大人有所不知,这土豆和地瓜是从海外传来的。

起初,只有清平镇的一位名叫林晓的农户尝试种植。

经过几年的摸索,林晓终于掌握了它们的种植方法,才有了如今的高产。”

皇帝听了,龙颜大悦:“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有了这两种作物,我朝百姓以后就不用再挨饿了。”

这时,吏部尚书王猛阴阳怪气地说道:“陛下,这土豆和地瓜虽然产量高,但毕竟是外来之物,谁知道吃了会不会对百姓的身体有害呢?

万一出了什么问题,那可不是小事啊!”

大司农赵宏皱了皱眉头,反驳道:“王大人,您这话说得就不对了。

我们在清平镇的时候,不仅看到百姓们种植这两种作物,还亲自品尝了。

土豆和地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吃了对身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太子君天齐也说道:“王大人,您若是担心,不妨让太医院的太医们先研究研究。

等太医们确认无毒无害,再推广给百姓也不迟。”

皇帝点了点头:“皇儿所言甚是。

此事就交给太医院,务必尽快研究清楚。”

王猛见皇帝这么说,也不好再反驳,只好低下头,不再言语。

这时,兵部尚书李勇站出来说道:“陛下,就算这土豆和地瓜没有问题,可推广种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百姓们习惯了,种植传统作物,对这新作物未必愿意接受。”

皇帝沉思片刻,说道:“爱卿所言有理。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皇儿,你可有什么想法?”

太子君天齐说道:“父皇,儿臣认为,可先在清平镇周边的几个州县试点种植。

派专人指导百姓种植,让百姓们亲眼看到,这两种作物的好处。

等试点成功了,再向全国推广。”

大司农赵宏也表示赞同:“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这样既能降低风险,又能让百姓们放心。”

皇帝听了,满意地说道:“好,就依皇儿所言。

此事就由大司农负责,务必把试点工作做好。”

大司农赵宏连忙跪地领命:“臣遵旨!”

皇帝又看向太子君天齐,说道:“皇儿,此次你和大司农辛苦了。

这土豆和地瓜,能有今天的成果,那位叫林晓的农户功不可没。

朕要重重赏赐她。”

太子君天齐说道:“父皇圣明。

林晓虽然只是一介农户,但他心系百姓,勇于尝试新事物。

儿臣认为,可赐封他为郡主,赐予封地知州,再赏黄金万两,京城郡主府一座。”

皇帝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

来人,拟圣旨!”

很快,圣旨便拟好了。

皇帝说道:“太子,你带着圣旨去知州清平镇,宣林晓进京受封。

另外,朕命你带知州官府在清平镇收购土豆和地瓜,按五文一斤回收,给百姓当种子。

此事关系重大,你务必办好。”

太子君天齐跪地领命:“儿臣遵旨!

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

早朝结束后,朝臣们纷纷散去。

太子君天齐和大司农,回到东宫,商议着此次清平镇之行的具体事宜。

大司农赵宏说道:“太子殿下,此次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太子君天齐点了点头:“大司农所言极是。

我们不仅要收购土豆和地瓜,还要安抚好百姓的情绪,让他们相信我们是为了他们好。”

大司农赵宏又说道:“殿下,关于土豆和地瓜的种植技术,我们也需要整理成册,以便在试点州县推广。”

太子君天齐笑道:“大司农考虑得真是周到。

此事就交给你负责,务必尽快完成。”

大司农赵宏拱手道:“臣领命!”

几日后,太子君天齐带着圣旨和一众随从,浩浩荡荡地前往清平镇。

一路上,太子君天齐思绪万千。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百姓的生计,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当太子君天齐一行人到达清平镇时,早己得到消息的百姓们纷纷前来迎接。

太子君天齐看着,这些朴实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感动。

他知道,这些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只有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