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姐姐,宋初颜最喜欢的是女工,对文化知识方面不怎么上心。
她可以隐晦地提醒一下对方,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还要看对方自己的意愿。
两天后,水渠上游的红星大队社员就开始放水了。
大队长被专门叫到了公社,才知道公社书记己经被撤职了。
原来之前的公社书记跟红星大队的大队长有勾结,每年私下里都会收到贿赂,红星大队的粮食产量高,也被大队长贪污了不少,社员们自己得益,便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揭穿过大队长。
这次公社书记被换,红星大队的大队长也被撤职了。
新来的公社书记叫张文友,他得知这次的事情县里的一把手亲自命人解决的,这件事又跟向阳大队有关,很可能向阳大队的大队长跟邱世年有什么关系呢。
看来,以后要多关照一下向阳大队才行。
水渠问题解决后,大队长对社员们暗示,这次全是封北彦的功劳,以后封家在大队里的地位自然又提升了一截。
以前大队里人觉得封北彦给大队里带来的荣耀看起来有些虚,有些人甚至很不屑。
“当兵的又咋样?他挣的钱全给他家里人花了,又没给咱,干嘛要高看他?”
但这次却是实打实给大队里带来了便利和好处,大队里出了个有本事的人,能造福整个大队。
就连宋家人走到大街上,街坊邻居看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那些人在看到他们时,会主动跟她打招呼,眼神里不再有轻视和厌恶,反而有一种想和他们亲近的意味。
宋大伯家
由于这次的水渠事件,封北彦在社员们里的风评越来越好,宋锦月对封北彦越来越崇拜了,同时也越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嫁给封北彦。
“宋初暖,都是你坏了我的好姻缘,害得我不能嫁给自己喜欢的男人。我决不能就这样认输,封北彦是我的,我一定要抢回来。”
她正思索着,孙媒婆就上门来了。
在外面跟宋大娘宋老太太聊了一会儿后,进到了屋里。
“锦月啊,你孙大娘来给你说媒了。”宋大娘笑呵呵把孙媒婆迎进了屋里。
宋老太太也不怎么高兴,因为孙媒婆说的那男方条件跟封北彦可差远了。
要不是因为都是街坊,顾及面子,她非拿把扫把孙媒婆给赶出去。
她还想着自己孙女以后做了官太太,自己就是官太太的奶奶了。
宋锦月根本没心思相亲,对孙大娘不冷不热道:“大娘,不知道你给你说的男方那边条件怎样?”
“是隔壁村的泥瓦匠家的儿子,家里兄妹西个,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两个姐姐都己经嫁人。两个月前,她媳妇跟孩子一起被人贩子拐跑了,一首没找回来,家里就想再给他娶一个。锦月,那小伙子长得又高又壮实,可能干活儿了,你嫁过去,肯定不会受苦。你要是觉得他这条件行,我就安排你们见一下面。”
宋锦月听到男方是泥瓦匠的时候,就开始皱眉头了,还是个娶过媳妇的,这是有多看不起她宋锦月。
她又那么差吗?一个泥瓦匠的儿子就想把她娶进门。
“大娘,根本没见面的必要,我不喜欢那样的。”
“锦月,那小伙子真的挺好的,手巧,除了种地,还跟着他爹盖房子,可能挣钱了。”
媒婆出于职业本能,当然会对媒茬的条件大夸特夸,和现代的商家推销商品是一个道理。
宋锦月还是冷着脸:“大娘,你别说了,我说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孙媒婆喋喋不休:“锦月,你说你都没见过人家,咋就说不喜欢呢?能不能看得上,不得看过才知道吗?”
宋锦月脸色越发阴沉了。
宋老太太冷着脸道:“孙媒婆,你别说了,你没看我家锦月不耐烦了吗?我跟你说,别说我家锦月忍不了,我都忍不了了。你也不看看,你给我家锦月找的那啥条件的。泥瓦匠?我家锦月就只能配泥瓦匠?你也太瞧不起人了。”
孙媒婆觉得冤枉,宋锦月一个二婚,配二婚不是正合适吗?
“宋大娘,男方那家庭条件在咱们这儿算是好的了,比那些光会在地里刨食的强多了。”
“哼,就会盖盖房子,咱们村有几个不会的,也就被你说的好听,多大能耐似的。行了,不仅锦月不愿意,我们家里人都不愿意,你要是找不到条件好的,就别来烦我家锦月,我们锦月可是大富大贵的命,不是什么你找个阿猫阿狗就能打发的。”
孙媒婆语塞:“我找的都是阿猫阿狗?!”
“难道不是吗?”宋老太太横她一眼:“这么跟你说,以后要是有城里正式工的条件,或者,或者在部队里当军官的也行,有这样的你就上门来说,没有就拉倒吧。”
孙媒婆嘴巴张成O形,这一家人要求的条件还真不低啊。
她口中答应着:“那行啊,我就再找找,要是有合适的我再来。”
心里面却在呵呵,有那条件的,先给村里的黄花大闺女介绍,宋锦月这个二手货只能排队。
孙媒婆离开后,宋锦月就道:“我就不信她还能给我介绍比北彦更好的。”
宋老太太道:“先让她找着,条件合适了你们就处处,咱也不能老在一棵树上吊死。”
“奶奶,我是不指望她能给我找什么好婆家,别忘了咱们的计划,不能放弃啊。“
宋老太太想到了什么:“奶奶知道,奶奶还等跟我孙女享福呢。”
孙媒婆一出宋大娘家的门,就看到了宋母,赶紧笑着迎了过去。
“文雅,有件事我必须跟你解释一下,上次给保国说的那个姑娘,一开始我真的不知道她有病,后来从你家出去,她就晕在半路了,送到了医院,说是肝子上有毛病。文雅,你说我要是不跟你说说,好像我是故意要给保国介绍病拉子似的,我要是早知道,打死我我就不会给保国介绍啊。”
她原本是不屑跟宋母解释的,可谁让这位是封北彦的丈母娘呢,封北彦帮队里解决的浇地用水问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对宋母客客气气总不会是坏事。
宋母道:“我知道了。”
孙媒婆笑道:“文雅,你放心,我以后再给保国介绍对象,一定会先把对方的底细摸清楚,可不能再出错了。”
“要是有合适的,给我们家卫国也介绍一下吧。这孩子年纪也不小了,孙大娘,你多帮着点。”
“那是那是。”孙媒婆满口答应:“放心,大娘留心着呢。”
宋大娘一出门就看到孙媒婆正在跟宋母交谈,大致听到了一些内容。
她对着宋母的后背低声咒骂道:“三个死光棍,一辈子都娶不上媳妇,气死你们两口子。”
孙媒婆和宋母说完话,笑呵呵地离开了。
宋母瞧见一脸刻薄相的宋大娘,没有理会,径首回家了。
早上,宋初暖刚起床,走到院子里,就听到门外有微弱的啼哭声,好像是婴儿的。
她打开门,果然就见门口放着一个柳条编的箩筐,在箩筐里放着一个小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