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气凤凰男和他背后隐藏的大佬

第046章 外援未受欢迎

加入书架
书名:
帅气凤凰男和他背后隐藏的大佬
作者:
熙文朝南
本章字数:
5478
更新时间:
2025-06-25

大年初二那天,莫心姑姑据说忙得脚不沾地,连阿强都没能见上一面。

到了初三,阿强倒是起了个大早,说莫心姑姑让他过去一趟,要和莫妍一起,陪一位重要的客人。

“重要的客人?”我问。

阿强点点头,脸上带着几分郑重:“是莫心姑姑特地从城里请来的一位专家,听说是研究环境和建筑规划的。姑姑想请他来咱们村里实地看看,特别是村口大榕树那边,还有咱们村子将来的排水、排污怎么弄才好。你知道,村里要真想往好了弄,这些东西是基础,马虎不得。”

我听着,心里暗暗点头。

这位莫心姑姑,行事果然有章法,考虑得也长远。

过年这当口,能把这样的专家请到村里来,这份能耐和人脉,确实不一般。

“姑姑的意思是,趁着过年,许多在外面做活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村里人气旺。如果村子发展有什么事需要大家一起拿主意的,现在是好时候,人齐,也能多听听各方面的想法。”阿强说这话时,眼神里不自觉地又流露出对莫心姑姑的几分钦佩。

这话在理。平日里,村中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为了生计,天南海北地奔波。真要商议什么大事,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现在,借着年味儿,人都聚拢了,既能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也算是提前吹吹风,为后面的事打个基础。

我是外人,这种场合自然不便参与。阿强让我安心在家,说他去去就回。

这一去,竟是到了快掌灯时分,阿强才拖着一身疲惫,却又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兴奋回来了。

他一进门,就长长舒了口气,看样子是累得不轻,但眼睛里却闪着光。

“怎么样?还顺利吧?”我给他递过去一杯温水。

他接过水,一口气喝了大半杯,眼神亮晶晶地看着我:“那位专家,真是……太厉害了!”他有些激动地比划着,“他提的那些关于老建筑保护性修缮、村落生活污水怎么处理利用,还有什么生态景观营造的想法,好多东西我以前模模糊糊有点影子,但总觉得抓不住,不知道该怎么弄。他几句话一点拨,就像窗户纸被捅破了一样,一下子就明白了!”

他说话时神采飞扬,整个人都像是被点燃了似的,散发着一种要去大干一场的热切。

“我和莫妍,还有村里几个年轻人,陪着那位先生在村子周围,特别是准备改民宿的那几片老屋附近,仔仔细细走了大半天,每个角落都看得特别认真。后来在村委会,大家又坐下来一起合计了很久,那位先生针对咱们村的实际情况,提了不少具体的建议,有些想法,我觉得真能行!”他攥了攥拳头,仿佛己经看到了莫家村将来焕然一新的样子,“姑姑说得对,专业的事,就得听懂行的人的。自己瞎琢磨,容易走弯路,白费力气。”

我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他口中那些“院落空间重塑”、“本土材料应用”、“雨水收集微循环”之类的词,对我来说有些陌生,隔着一层。但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语气中的那份激动,那份恨不得立刻就能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的迫切。

“不过……”阿强的兴奋劲儿稍稍回落了一些,眉头又习惯性地微微蹙了起来,“村里有些人,特别是涉及到自家老房子的几户,还是有些嘀咕。主要是担心莫心姑姑一个女人家,又是常年不在村里的,这么大的事,她能不能拿得准?万一搞到一半搞不下去了,或者修好了没人来,那不是白折腾吗?还有人觉得,老祖宗留下来的房子,哪能说改就改,给不相干的外人住,不合规矩。”

我心里“咯噔”一下。

果然,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不可避免地触动一些固有的观念和习惯。

“姑姑说,这事儿不能急,得慢慢来,让大家伙儿心里都敞亮了才好。但那位先生时间金贵,明天还得再看看其他几处,争取在他走之前,能有个更细致的章程出来。”阿强叹了口气,“接下来这几天,怕是有的磨了。”

我看着他眼底新增的几缕血丝和眉宇间挥之不去的疲惫,忽然有些心疼。

谁知,怕什么来什么。

第二天上午,就真的出事了。

听阿强回来说,当时他和莫妍陪着那位专家,正准备往村西头那几间据说最有特色、也最破败的老瓦房去细看,才刚走到村口祠堂附近,就被一群人给围住了。

当时乱糟糟的,大部分都是村里的媳妇们,一个个情绪激动得很。

那些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有些甚至是冲着莫妍去的。

阿强告诉我,他跟莫妍当时站在人群外围,脸都气白了。

那位从城里来的专家,显然没见过这种阵仗,一时也有些手足无措。

这情形,显然是有人在暗中捣鬼,怂恿着那些对情况一知半解、或是心里本就有疙瘩的村民出来闹事。莫心姑姑想动村里的老房子,特别是那些产权还属于各家各户的,又加上她女性的身份,更容易触动某些人敏感的神经。这事之前并没有在村里大张旗鼓地宣扬,估计莫心姑姑也是想等专家的意见出来,有个准谱再和大家好好商量,谁知道消息这么快就走了风,又被有心人一挑唆,一下子就闹得沸沸扬扬。

“后来怎么样了?”我急忙追问。

“德福伯闻讯赶来了,”阿强说起德福伯,语气里带着几分敬重,“他老人家在村里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他站出来,先是喝止了几个吵得最凶的,然后把道理掰开揉碎了讲。”

阿强继续说道:“村里几个在外面见过世面、这次过年回来的年轻人,像大壮、栓子他们,也站出来帮腔。他们说现在城里人都喜欢体验乡村生活,莫心姑姑这个想法是跟得上潮流的。真把民宿办起来了,村里热闹了,各家各户多少也能跟著沾点光,比如卖点土产,做点小生意什么的。他们年轻人脑子活,说话也实在,那些婶子嫂子们,虽然还有些不服气,但自家孩子都这么说了,气焰也就消了大半。”

“最关键的是,”阿强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复杂,“大家心里都明白,要想让村子有点像样的变化,光靠村里自己这点底子,那是杯水车薪。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投资,又有门路请来专家帮忙规划的,除了莫心姑姑,怕是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这年头,谁跟钱过不去呢?”

他说,闹了一阵,看莫心姑姑那边始终没露面硬顶,反倒是村里的年轻人和一些明事理的老人出来说话,那些原先气势汹汹的妇人们,也就渐渐没了声息,最后在德福伯的劝说下,才悻悻地散了。

听完阿强的叙述,我心里沉甸甸的。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只是请专家来看看,就闹出这么大的风波,往后的阻力可想而知。莫心姑姑和阿强他们想要在这片土地上描绘的蓝图,真的能顺利实现吗?我第一次,对他们的事业,对阿强选择的这条路,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那一刻,我心里甚至不受控制地冒出一个有些自私的念头:如果,阿强他们这次的尝试,最终因为这样那样的阻力,没能成功,他是不是就会彻底放弃扎根乡村的念头,重新考虑回城里发展?以他的能力和韧劲,在都市里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非难事。到那时,他若能带着阿妈在城里安家,我们之间那些因为地域和生活方式而产生的隔阂与距离,会不会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我怎么会产生这样“盼着他失败”的可怕想法?我用力甩了甩头,试图把这些不合时宜的胡思乱想从脑海中驱逐出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