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在哪儿都是白月光

第35章 挽回损失

加入书架
书名:
快穿之我在哪儿都是白月光
作者:
怎么总是在减肥啊
本章字数:
4116
更新时间:
2025-06-12

随着秋风吹黄了田野,稻谷弯下了腰,江阮又回到了地里,加入了秋收这一任务。

她每天上午去上工,下午回来教孩子们读书,再忙家里的事。

她现在身体轻盈了,干活也更轻松。挥动镰刀,弯腰搬运,动作流畅利落。

刘云生看在眼里,几次想帮她多分担些,都被她拒绝了。

她的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不仅仅是表情,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精气神。

这天挖红薯,大家忙着把挖出来的红薯装筐,准备运到村里的窖藏点。知青们也被分派了任务,负责清点和登记入库。赵小兰和张燕两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说着话,时不时朝江阮这边瞥一眼。

林文轩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个小本子,眉头微皱。他负责监督知青们的工作。

“哎哟,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烂了这么多!”突然,负责往地窖里搬红薯的村民大喊起来。

大家闻声围过去。村里挖了好几个临时地窖,用来储存红薯过冬。其中一个地窖口,堆着刚从里面搬出来的一筐红薯,不少都带着黑乎乎的腐烂斑块,甚至有些己经烂成一滩。

“这不是三队的窖吗?怎么烂得这么厉害?”

“糟了,这得损耗多少粮食啊!”

村民们议论纷纷,脸上露出心疼的表情。红薯是重要的口粮,烂了就是白白损失。

王建国也赶了过来,他蹲下身,仔细查看那些烂红薯。“怎么搞的?其他窖都没这么严重啊!”他问负责管理这个窖的知青。

负责这个窖的是几个新来的知青,他们面面相觑,支支吾吾。赵小兰和林文轩也走了过来。

“村长,我们都是按要求做的啊。”一个知青小声辩解,“就是挖了个坑,把红薯放进去,上面盖了草和土。”

“放进去就行了?你们没注意通风?没注意防潮?”王建国皱着眉。红薯窖藏看着简单,其实也有不少讲究。

“通风?防潮?没人告诉我们啊,就喊我们放进去。”那几个知青更茫然了。他们是城里来的,哪懂这些农活的细节,还不是他们队的老知青怎么说就怎么做。

林文轩推了推眼镜:“可能是今年的天气原因吧,比较潮湿。”他试图把责任推给天气。

“天气原因?那别的窖怎么没事?”王建国语气不悦。

江阮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那些烂掉的红薯,心里叹了口气。

红薯窖藏确实需要技术,不是挖个坑就行。通风、湿度、温度、堆放方式,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她想了想,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了出去。

“红薯下窖前,得先晾晒几天,让伤口愈合,减少感染。窖底最好铺层干沙子,吸潮气。红薯不能堆得太满,要留点空隙透气。窖口也不能完全封死,得留通风口,晴天午后打开透透气,阴雨天关上防潮。”她语气平淡,像是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她。

王建国也转头看她,点头。“没错,就是这样,你是和谁学的?”

江阮笑了笑:“以前听老人说过一些。红薯皮薄,容易受伤,也容易烂。小心点总没错。”

“听老人说?”赵小兰在一旁撇嘴,小声嘟囔,“听谁说的这么头头是道,还以为是农科院的专家呢。”

江阮没理会她,继续说:“现在这些烂的,赶紧挑出来,别传染了好的。剩下的,如果还能救的,拿到太阳底下晒晒。下次再挖窖,可以试试我说的这些方法。”

“好!就按江阮说的办!”王建国当机立断,“先把这些烂的赶紧处理掉!剩下的,找块地方晾晒!下次挖窖,就按江阮说的要求来!”

他看向那几个知青,语气严厉:“你们几个,以后多跟村里人学学!别以为读了几天书就什么都懂了!”

那几个知青涨红了脸,低下了头。

赵小兰和张燕更是气得咬牙。江阮又抢了风头!而且还是踩着她们知青的错误!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按照江阮说的办法重新处理了部分红薯,并挖了新的窖。

江阮也没有藏私,她上午上工时,会指导大家一些细节,比如如何挑选适合窖藏的红薯、如何判断窖内湿度等等。

几个新来的知青,和赵小兰他们不一样,对江阮佩服得很,不顾她们几个如何说坏话,对江阮的指导言听计从。

半个月后,新的红薯窖打开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叹。

“哎哟!这红薯,个个都好好的!”

“一个烂的都没有!真是奇了!”

“江阮说的法子真管用啊!”

这次,她不是帮了某几户人家,而是实实在在地帮了全村,减少了集体的损失。

王建国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他特意找到江阮。

“江阮啊,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他拍了拍江阮的肩膀,“你这法子,帮咱们村省了不少粮食!这是大贡献啊!”

他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公开表扬了江阮,称赞她“有文化,懂科学,能为集体着想”。

林文轩坐在角落,手里转着笔,听着喇叭里的夸奖,目光闪烁。

他也觉得奇怪。江阮的知识面似乎太广了。

明明之前,她就是个大字不识几个,说话粗鄙的肥婆娘。

怎么自从嫁给刘云生之后就变得聪明,知书达理,甚至还越来越漂亮了。

听着新来的几个知青在那边你一嘴我一言的跟风夸奖江阮,他莫名的烦躁。

“你们知道什么啊?她之前那个样子.....”说了一半,终究还是没说下去,“哼,你们等着看吧,别被她骗了。”

那几个知青只觉得莫名其妙,这几位前辈,本事不大,怎么和村里长舌妇一样,爱背后说别人坏话。

江阮的本事他们都看在眼里,她热心肠,懂得多,力气大,能干。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