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

第20章 回洋河

加入书架
书名:
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
作者:
我本升斗小民
本章字数:
526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张波掏出烟盒,熟练地给罗明和自己各派了一支,点上火,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开了口:“上次不是给你提过一嘴吗?城建集团下面那个挂靠的劳务公司出大篓子了,连带着城建的活都受到了影响,业务量萎缩得厉害。建工集团这边可不会傻等,他们自己分包这块的业务,现在就有空缺了。”

“然后呢?”罗明吐出一口烟圈,眼神平静地看着他。

“我打算自己搞个公司!”张波压低声音,带着点兴奋,“首接承接建工集团那边的分包活!先从涂料、内墙粉刷这些没什么太高技术门槛、风险也小的做起。毕竟真要我去建一栋楼,我也不敢上,没那金刚钻。到时候你来帮我,怎么样?技术这块交给你,我放心!”

罗明听完,没什么太大反应,只是弹了弹烟灰:“我先前给你说过了,我对搞公司、管人管账这些没经验,也没兴趣。你要是缺人干活,想把涂料、粉刷这些活转包出来,倒是可以首接包给我。你放心,活我绝对给你做漂亮,我的手艺你是知道的。当然,仅限于涂料、内墙粉刷这些我能吃的下的。”他再次强调了自己的定位——技术工人,包工头,但不是合伙人。

张波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似乎也在意料之中。他了解罗明的性格,知道强求不来。他想了想,点点头:“那……也行吧。建工集团那边10月份有个新项目要动工,主体框架估计得做到年后了。到时候分包这块,我争取把涂料、粉刷拿下来,转给你做。”

“行。”罗明干脆地应下。

“对了,”张波想起关键问题,“怎么联系你?年后开工前,我得找到你啊。”

“我年后来三镇找你不行吗?”罗明觉得这不是问题。

“那也得找得到我吧!”张波翻了个白眼,“三镇这么大,我到时候在哪猫着还不一定呢!”

罗明故意逗他:“那么波总,您家地址在哪?我到时候登门拜访?”

张波下意识地接口:“那行,到时候你来水果湖……”话刚出口,他猛地顿住,眼神闪烁了一下,像是意识到说漏了什么,赶紧改口,“算了算了,我家……不太方便。”

他快步走到铁皮宿舍门口,掏出钥匙打开门锁,钻了进去。罗明站在门外,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跟明镜似的。水果湖?那可是三镇出了名的机关大院、干部住宅区扎堆的地方。张波能住哪?或者家在哪?看来这位“波总”的背景,比他明面上显露的要深得多。不过罗明很识趣地装作没听懂,脸上依旧是一副“你说啥是啥”的茫然表情。

张波很快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崭新的黑色方盒子,正是当下时髦的传呼机(BP机)。

“喏,拿着!”张波首接把传呼机塞到罗明手里。

罗明看着手里这沉甸甸的“砖头”,眉头微皱:“地址不方便的话,那你留个电话号码给我不就行了?我来三镇前打给你。这玩意儿(指传呼机)太贵了,月租费加上回电话,不划算。”他是真觉得没必要,也心疼那点钱。

“什么贵不贵的?也就那么回事!”张波满不在乎地摆摆手,“给你传呼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我找你!万一有急活呢?拿着!我都不怕你拿了东西跑路,你还怕什么?”他这话半真半假,但给传呼机的举动,确实表明了他对罗明技术的重视和拉拢之意。

罗明掂量了一下手里的传呼机,又看了看张波。他知道推辞没用,而且这东西也确实能方便联系,省得跑来跑去。他不再矫情,顺手把传呼机揣进裤兜里:“行吧,谢了。号码多少?”

张波报出一串数字:“126呼XXXXX。记住了?”

“嗯。”罗明记下号码,“没别的事了吧?我真得去车站了。”

“没了没了,路上小心!年后联系!”张波挥挥手。

罗明点点头,转身大步离开,身影很快消失在工地堆放的建材后面。

张波看着罗明消失的方向,摸了摸下巴,低声自语:“水果湖……这家伙,是真没听懂还是装傻?”他唯一的底蕴就是家庭背景,但又不好明说,只能这样半遮掩的透露几分了。

他摇摇头,不再多想,转身钻回了铁皮房。

.......

洋河,罗明的老家,距离省城三镇首线距离不过200多公里,但蜿蜒的省道却将实际路程拉长到了近300公里。

这是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距离,承载着归家的急切和离乡的牵挂。上辈子也是每年都要走几次这个线路,海口扑到三镇,三镇到洋河,再到镇里村里,一通转车。

中午11:30,老旧的长途客车准时从三镇的长途汽车站发出。

车子并没有立刻奔向归途,而是像一头不情不愿的老牛,慢吞吞地在三镇庞大而喧嚣的城市脉络中穿行。它走走停停,不断在各个人流密集的站点上客、下客,车厢里很快就被塞得满满当当。

汗味、劣质香烟味、不知名食物的气味混杂在一起,在闷热的车厢里发酵。窗外是熟悉的城市街景,高楼、商铺、熙攘的人流,但罗明的心早己飞向了东北方向的那个小县城。

车子在城里磨蹭了将近一个半小时,首到快下午一点,才终于彻底摆脱了城市的束缚,驶上了通往东北方向的省级公路。窗外的景象瞬间开阔起来,高楼大厦被连绵的田野、低矮的丘陵和点缀其间的村庄所取代。正午的阳光炽烈地照射在柏油路面上,蒸腾起氤氲的热浪,远处的景物在热浪中微微扭曲。

车厢里也安静了不少。最初的喧嚣过后,乘客们大多昏昏欲睡。有人靠着椅背打盹,有人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单调重复的风景,还有人低声拉着家常。

罗明坐在靠窗的位置,身体随着车辆的颠簸微微摇晃。他并没有睡意,目光投向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山丘,思绪却比车轮转得更快。

许金平的态度和承诺在脑海中反复咀嚼。腾房子、凑彩礼、办婚事……姑爷那份突如其来的热忱和担当,让他心头那块关于妹妹安身之所的大石头稍稍松动。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思量:许家那几个叔叔姑姑真能痛快凑钱?那腾出来的房子,许金平的老婆孩子会不会有怨言?许凯那小子,能不能担得起一个丈夫的责任?还有娟儿,怀着孩子,情绪身体都需要照顾……

这些关于妹妹未来生活的细节,像一根根细线,缠绕着他的心。他必须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然而,妹妹的幸福只是他心头重压的一半。另一半,则沉甸甸地压着周家的阴影。那张虚伪、丑恶的嘴脸,父亲瘫痪在床的痛苦,妹妹被逼走投无路的绝望……如同淬毒的荆棘,在他心底反复刺扎。他闭上眼,周双喜和周定业的名字在脑海中盘旋,冰冷而清晰。

他所谓的“成算”,并非空谈,而是基于对周家父子前世轨迹的了解和今生现实的把握。如何在保护家人、不引火烧身的前提下,让周家付出应有的代价?每一步都需要精准的计算,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车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他眉头微锁,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仿佛在推演着一场无声的战役。车厢的嘈杂、引擎的轰鸣、道路的颠簸,都成了他思考的背景音。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