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战报一日比一日紧急。胡人十万大军压境,己经攻破了两座边城。朱由瑾整日与将领们商议军务,眼下的青黑越来越重。
林小满站在凝香斋的窗前,望着远处乾清宫彻夜不熄的灯火,心中己有了决断。
"翠儿,去请陆炳大人来一趟。"她转身吩咐道。
翠儿瞪大眼睛:"姑娘,您要做什么?"
"做该做的事。"林小满微微一笑,"既然决定做他的皇后,就不能只躲在深宫里等他保护。"
陆炳很快到来。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对林小满态度恭敬,眼中却带着审视——毕竟,她曾是个青楼女子,如今却要成为一国之后。
"陆大人,我想随军出征。"林小满开门见山。
陆炳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郡...郡主,这可使不得!军中艰苦不说,刀剑无眼..."
"我不是去添乱的。"林小满打断他,"我有办法帮助大军。"
"什么办法?"
"相声。"
陆炳一脸茫然。林小满耐心解释了她的计划——组建一支"相声宣传队",用幽默段子鼓舞士气,甚至瓦解敌军心理防线。
"这...这能行吗?"陆炳将信将疑。
"不试试怎么知道?"林小满反问,"况且,陆大人应该己经听说,皇上是如何用我的相声段子查出周明远贪污的。"
陆炳沉思片刻,终于点头:"下官可以安排,但最终决定权在皇上。"
"我自有办法说服皇上。"林小满自信地说。
当晚,朱由瑾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凝香斋。林小满亲自为他沏茶按摩,等他稍微放松后,才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不行!"朱由瑾像被针扎了一样跳起来,"战场危险,朕绝不能让你冒险!"
"由瑾,"林小满握住他的手,"听我说完。我不是要去前线厮杀,而是在后方营地表演相声,鼓舞士气。"
林小满详细解释了自己的计划:将醉仙楼的姐妹们组织起来,成立一支特殊的"文艺兵",用相声、快板和木偶戏为士兵们解压;同时,还可以改编一些讽刺胡人首领的段子,让俘虏带回敌营,瓦解敌军斗志。
"这..."朱由瑾眉头紧锁,"太危险了。万一..."
"你忘了我是从哪里来的吗?"林小满轻声提醒,"我懂得许多这个时代没有的知识,或许能帮上忙。"
朱由瑾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朕可以答应你,但有两个条件。"
"你说。"
"第一,你必须时刻有锦衣卫保护;第二,"他深深看着林小满,"若战事不利,你必须立刻撤离。"
"我答应你。"林小满郑重承诺。
三日后,大军开拔。林小满穿着一身简练的戎装,带着翠儿和醉仙楼的五位姑娘,跟随朱由瑾的御驾一同出征。太后得知后,气得又摔了一套茶具,却无可奈何。
临行前,林小满去慈宁宫辞行。太后冷冷地看着她:"别以为哀家妥协了。若你有个闪失,正好省了哀家的心。"
林小满恭敬行礼:"太后放心,民女定会平安归来,继续...碍您的眼。"
太后一愣,随即冷哼一声,却也没再多说什么。
离开京城,一路向北。起初,军中将领们对林小满的存在颇有微词,认为女人随军不吉利。但很快,他们就改变了看法。
每晚扎营后,林小满和姑娘们都会在营地中央表演相声。她们将传统段子改编成军旅题材,比如《军营趣事》《将军与士兵》等,逗得将士们前仰后合。有时候,朱由瑾也会加入她们,亲自表演一段木偶戏。
"林小满姑娘这法子真妙!"一位老将军赞叹道,"将士们笑得开怀,白日行军更有劲了!"
朱由瑾骄傲地搂住林小满的肩:"朕的皇后,自然与众不同。"
"还不是皇后呢。"林小满红着脸推开他,引来将士们善意的哄笑。
随着大军深入北境,天气越来越冷。一天夜里,林小满在帐篷里冻得瑟瑟发抖,突然帐门被掀开,朱由瑾裹着一身寒气钻了进来。
"你...你怎么来了?"林小满惊讶地坐起身。
"朕的帐篷更暖和。"朱由瑾不由分说地脱去外袍,钻进她的被窝,"分你一半。"
林小满僵着身子不敢动。虽然己经决定嫁给他,但他们从未如此亲密过。
"放松。"朱由瑾在她耳边轻笑,"朕答应过不逼你,说到做到。今晚只是取暖,不做别的。"
他的怀抱确实温暖,林小满渐渐放松下来。两人就这样相拥而眠,像两个互相取暖的孩子。
第二天清晨,林小满被号角声惊醒,发现朱由瑾己经离去,被窝里还留着他的体温和淡淡的龙涎香。
这样的夜晚渐渐成了常态。朱由瑾每晚都会来林小满的帐篷,有时只是相拥而眠,有时则会讨论军务,甚至一起创作新的相声段子。他们改编了一段《胡人王》,把胡人首领描绘成一个愚蠢自大的小丑,让士兵们笑得首不起腰。
"这招妙。"朱由瑾赞许道,"若能传到敌营,定能打击敌军士气。"
"我正有此意。"林小满笑道,"不如让俘虏把段子带回去?"
朱由瑾眼睛一亮:"就这么办!"
几日后,明军小胜一场,俘虏了十几名胡人士兵。按照惯例,这些俘虏要严刑拷问,但林小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让我试试别的方法。"
在朱由瑾和将领们好奇的目光下,林小满带着翠儿来到关押俘虏的帐篷。她们表演了一段《胡人王》,把胡人首领的愚蠢夸张到极致。起初俘虏们怒目而视,但渐渐地,有人开始憋笑,最后甚至有人笑出了声。
表演结束后,林小满让人给俘虏们送上热食,并告诉他们:"若你们愿意归顺,每天都有这样的表演和饱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