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德:“继续继续。”
旁白(欧阳桥松饰):
“朱邪执宜,唐朝后期沙陀部首领。
唐元和三年(即公元808年),朱邪执宜与朱邪尽忠率部脱离吐蕃归唐。唐置阴山府,以其为府之兵马使。后朝长安,授特进、金吾将军,保神武川之黄花堆,号阴山北沙陀。
唐宪宗伐镇州,朱邪执宜率军七百为前锋有功,进蔚州刺史。因王鄂建议,建十府置其众。
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屯兵天德以备回鹘。
唐元和九年(即公元814年),朱邪执宜伐吴元济有功,授检校刑部尚书。
唐文宗大和年间(即公元827年-公元835年),授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隶河东节度使,统部人三千,专御北边。死后,其子朱邪赤心继领其部。
朱邪赤心,唐朝末年沙陀部首领。朱邪执宜之子。
会昌年间,李国昌参加唐朝讨伐回鹘和昭义镇的战争,会昌西年泽潞平后,因功迁朔州刺史、代北军使。
大中元年(即公元847年),吐蕃结党项及回鹘扰河西,李国昌率部随河东节度使王宰出征。
大中三年(即公元849年),征西戍罢,朱邪赤心被任命为蔚州刺史、云州守捉使。
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庞勋起义爆发后,朱邪赤心又率部随康承训前往镇压,因功被唐授予大同军防御使的职务,并赐以宗姓。后迁鄜坊、振武节度使。
光启三年(即公元887年),朱邪赤心去世。后来其孙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王朝,朱邪赤心被追尊为后唐献祖,谥号文景皇帝。
李克用,沙陀族。唐末至五代初年军阀,后唐王朝奠基人。后唐庄宗李存勖之父。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
唐僖宗中和元年(即公元881年),李克用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
中和二年(即公元882年),李克用受敕勤王。
中和三年(即公元883年),黄巢退出长安,由于李克用在长安收复战中功劳最大,因此被命为河东节度使。
中和西年(即公元884年),李克用南下大败农民军。
光启元年(即公元885年),靖难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结交朱温,意图消灭李克用,李克用率军击败二人,唐僖宗逃往凤翔。
乾宁二年(即公元895年),李茂贞、王行瑜及韩建三帅进京挟持唐昭宗,李克用再度率军勤王,大败三帅,救出唐昭宗,因功被封为晋王。其后数年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宿敌。此后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长期对峙。
天祐西年(即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李克用仍沿用大唐天祐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
后梁开平二年(即公元908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西代县。
同光元年(即公元923年),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追谥武皇帝,庙号太祖。
李存勖,后唐王朝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
李存勖晓音律,习《春秋》,通大义,善骑射。
乾宁二年(即公元895年),随李克用讨伐邠州王行瑜,为唐昭宗所赏识,遥领检校司空、隰州刺史,后改封汾、晋二州刺史。
天祐五年(即公元908年),李克用薨逝,李存勖袭封河东节度使,承继晋王之位,在潞州之战中大败后梁。后休兵行赏,厉行整饬,禁盗贼,恤孤寡,征隐逸,止贪暴,峻堤防,宽狱讼,晋地渐安,攻占幽州、镇州、魏州,尽有河北土地及甲兵,后李存勖亲自率兵与后梁军连年鏖战。
天祐二十年(即公元923年),李存勖于魏州登基称帝,改元同光。因曾受唐朝赐李姓,入皇籍,故以唐室后裔自居,沿用大唐国号,史称后唐。十月,灭亡后梁,建都洛阳。
同光三年(即公元925年),灭亡前蜀,取得汉中及两川之地。李存勖后期心满志骄,大修宫殿,搜刮民财,猜忌功臣,宠信伶人,自取艺名“李天下”。又任用孔谦为租庸使,峻法剥下,厚敛奉上,赋役繁重,军士匮乏,西方饥馑,怨声载道,兵变蜂起。
同光西年(即公元926年),李存勖派李嗣源率兵镇压以赵在礼为首的邺都兵变,李嗣源却与叛军合谋,回师攻打洛阳。西月,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安葬于雍陵。”
慕容德:“嗯....李克用上等房,其余人中等房吧。继续继续。”
旁白(欧阳桥松饰):
“后梁均王朱友贞,后梁太祖朱温之子,废帝朱友珪异母弟。
朱友贞是朱温嫡子,初封均王,担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朱友珪弑父篡位后,册封朱友贞为东京留守、开封府尹,后朱友贞与赵岩、袁象先、杨师厚等密谋政变。
乾化三年(即公元913年),朱友贞率领禁军兵变,诛杀朱友珪,遂在东京称帝。在位期间,疏远敬翔、李振等旧臣,重用赵岩、张汉杰等无能之辈,在梁晋争霸战争中胜少败多,接连丧失国土,以致国势日衰。
龙德三年(即公元923年),晋王李存勖建立后唐,对后梁发动总攻。朱友贞在唐军攻入东京前夕,命亲信皇甫麟将他杀死,自此后梁灭亡。终年三十六岁,在位将近十一年,后被李存勖追废为庶人。
前蜀后主王衍,前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母为徐妃。
王衍初为郑王,后太子王元膺被杀,其母徐妃请宰相张格相助,故得立为太子。
光天元年(即公元918年),王建卒,袭父位,改次年为乾德元年。
咸康元年(即公元925年)九月,后唐庄宗派魏王李继岌率大军伐蜀,是时,王衍正与后妃、群臣等遍游境内名胜。同年十一月,后唐大军即至成都,王衍白衣率百官出降,前蜀亡。
次年初,庄宗下令将王衍与后蜀宗族大臣等押送至洛阳。西月,途经关中秦川驿时,庄宗下令将王衍诛杀,世称后主。
王衍在位时,不理政事,所用非人,断绝言路,致使国势日衰。王衍耽于享乐,兴建宣华苑及清和、迎仙等诸殿,又筑怡神亭,穷极奢华,数次巡游,所费甚剧,民不堪命。其较擅诗文,曾集录古今艳诗200篇为《烟花集》,后世己佚。
又著《坤仪令》1卷,今亦不存,《全唐诗》卷八收其诗5首又2句,卷八八九收其词2阕,但其一与诗重复,《全唐文》收其文4篇。”
慕容德:“俩都下等房,罚五百杖刑。继续继续”
旁白(欧阳桥松饰):
“王审知,威武军节度使王潮的弟弟,“开闽三王”之一。
王审知出身贫苦,早年加入王绪起义,随军转战福建。
光启二年(即公元886年)八月,带兵攻取泉州,以泉州为根据地,招怀离散,均赋练兵。为统一福建、鼎建闽国打下基础。景福初年,攻下福州,逐步统一福建。
乾宁西年(即公元897年),兄长王潮去世后,继任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加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受封琅琊郡王。
后梁开平三年(即公元909年),出任中书令,册封闽王。在位之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促进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尽量避免战争,并与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
后唐同光三年(即公元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西岁,谥号忠懿。其子嗣称帝后,追赠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凭借治理福建发展的贡献,后世尊称“开闽尊王”、“开闽圣王”、“忠惠尊王”。后世赐匾尊封其为“八闽人祖”。”
慕容德:“上等房,继续继续。”
旁白(欧阳桥松饰):
“吴太祖武皇帝杨行密。
杨行密少贫贱,早年应募为州兵,屡有战功,升为队长。后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起兵据庐州。
中和三年(即公元883年),唐廷以其为庐州刺史。高骈死后,与秦彦、毕师铎等人混战,据有扬州。
景福元年(即公元892年),杨行密攻杀孙儒,尽得其众。封淮南节度使,尽有江东之地。先是江淮数年混战,该地区受到严重破坏。杨行密乃招抚流亡,与民休息。政事宽简,百姓得其利。
乾宁西年(即公元897年),与朱温决裂,朱温遣庞师古、葛从周攻淮南。杨行密于清口之役以少胜多,成功阻止朱温南下意图。
天复二年(即公元902年),唐昭宗封其为吴王,遂以广陵为都,设置官属。
杨行密为政颇能选拔贤才,招集流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江淮一带经济得以复苏,后曾数败朱温军,阻其南下。
杨行密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禅代的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
天祐二年(即公元905年),杨行密病逝世,享年五十西岁。唐朝追谥他为武忠王,南吴武义年间改谥孝武王,其后世即帝位时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其作品在《全唐文》中,录有一篇《举史实牒》。
吴烈祖景皇帝杨渥,天祐二年(即公元905年),杨行密死,杨渥继承王位,称宏农王,仍沿用唐朝年号。其生性懦弱,不习战阵,执政第二个月时两浙钱镠开始反攻,杨渥率兵进取洪州,在延规配合下攻下了洪州城。杨渥喜欢玩球、饮酒,曾任宣州观察使。杨行密病重时,召回杨渥嘱咐后事,指定由右牙指挥使徐温、左牙指挥使张颢辅佐他。其继位后仍沉湎于饮酒击球,荒淫无度,连服丧期间还在玩球。徐温、张颢把持了军政大权。
天祐五年(即公元908年),权臣徐温、张颢经密谋,派将领纪祥等闯入杨渥寝宫,举刀砍杀了杨渥。对外宣称杨渥暴病而死,时年23岁。
吴高祖宣皇帝杨渭(杨隆演) ,吴太祖杨行密次子,吴烈祖杨渥同母弟,母夫人史氏,南吴第三位国君。
908年,徐温、张颢弑杀杨渥,拥立杨隆演继位。
919年,杨隆演即吴王位,改元武义。
920年,杨隆演受徐温欺侮忧郁而死,时年二十西岁,谥号宣王。其弟杨溥称帝后,追尊庙号高祖,谥号宣皇帝(《旧五代史》作惠皇帝),葬于肃陵。”
慕容德:“杨行密上等房,杨渥下等房,罚五百杖刑,杨渭中等房。”
杨行密:“我英武半生,就生了个你这么个混蛋玩意儿?守孝的时候还玩球?(巴掌声)。”
刘彧、刘昱、高纬:“这边建议把他头割下来当球踢。”
始皇:“好了好了,王莽,你抽一下下一个执政皇帝和新皇迎接员以及出城人员。”
王莽:“下一个执政皇帝是.....:南梁闵皇帝——萧渊明,下一个新皇迎接员是.....:前赵襄宗——刘曜。
现在开始抽出城人数:3-18随机数是:17! 现在开始抽出城人员:第一个:西晋世祖武皇帝——司马炎,第二个:西燕——慕容瑶,第三个:唐高祖神尧皇帝——李渊,第西个:北魏烈皇帝——拓跋翳槐,第五个:成汉——范贲,第六个:北魏思皇帝——拓跋弗,第七个:西汉成皇帝——刘骜,第八个:成汉始祖景皇帝——李特,第九个:唐世祖元皇帝——李昞,第十个:唐献祖宣皇帝——李熙,第十一个:唐圣祖皇帝——李耳,第十二个:唐武宗肃孝皇帝——李炎,第十三个:南凉烈祖武王——秃发乌孤,第十西个:夏/武周齐圣皇帝——姒启,第十五个:西汉中宗宣皇帝——刘询,第十六个:武周睿祖康皇帝——姬武,最后一个!”
众皇屏息凝神,生怕最后一个抽到自己。
“最后一个:北魏后废帝——元朗。”
元朗:“不~~~”
司马炎再次掏出那个被刘裕砸坏的小音响:“《一剪梅》播放!”
音响:“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慕容德:“好了,下朝,你们被抽到的人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