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记

第24章 黄龙决心意 登位据一方

加入书架
书名:
历代皇帝记
作者:
糖竦盐名青
本章字数:
6410
更新时间:
2025-07-08

安顿完二曹后,曹操拉着刘备准备去喝酒,但被始皇和高祖打断:“等等,看你们也都挺能活,咱们出城!”

这次出城的规模史无前例,始皇派:胡亥,刘贺、刘奭、刘骜、刘欣、王莽、刘玄、刘祜、刘志、刘宏。

听到出城人员的名单后,王莽仰天长叹,十个人中只有两个是明君,而且这两个明君还是从一群差的里面挑个好的。

但命令是始皇下的,王莽不得不听,也便带领着其余人往城门走去。

“且慢”,龙头拦住王莽并和他说了一些事情:“一:从今以后,本龙不会在给你们提供任务,武器,以后的武器和其他装备均改为要到我这里来花铜钱升级。”

王莽没有说话,只是出城后暗自“啧”了一声。

众人来到城外,只见前方有一片密林。王莽大手一挥,示意众人前进。进入密林后,他们发现了一座古老的神庙。庙内阴森恐怖,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这是何地?”刘宏疑惑地问道。

“此地乃上古遗迹,据说其中藏有无尽的宝藏和神秘力量。”王莽眼中闪过一丝贪婪。

“我们要进去探索吗?”刘玄谨慎地问道。

“当然,我要得到其中的宝物。”王莽毫不犹豫地走进了神庙。

其他人见状,也跟了进去。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座神庙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刚进门,两侧的墙壁突然向中间靠拢,诸位皇帝只好侧着身子前进。

不知过了多久,王莽一低头看到地上有一个圆形图案,刚看到,突然两侧的墙壁又缩了回去。

两侧墙壁的收回使得王莽可以仔细观察这个圆形图案。

王莽作为后世人,他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教派的法术印阵,但突然听到不远处刘贺的叫喊:“你们快来,我发现了一个入口,里面好像有东西!”

其他皇帝听到后都往刘贺那边走去。

所有皇帝到齐后,王莽身先士卒往那片黑暗走去。

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还没有到尽头,王莽可以看到前方不远处的东西,但一首走不到那里。

王莽回头看去,空无一人,王莽咽了咽唾沫,壮着胆子继续往前走去。

王莽继续深入发现那片自己可以看到的东西是一张被贴在墙上的照片,王莽掉头返回,发现出口被墙堵住。

原来,其他皇帝根本没有跟上王莽便被一座墙挡在外面。

王莽进退两难,但其他皇帝合力将墙壁打碎。

与此同时的城中....

大汉孝献帝刘协,东汉第十西位皇帝(公元181年-公元234年)。

“完了”

与此同时的城外。

原本没有任何东西的洞穴突然在王莽出来后,开始涌现怪物,幸好王莽的乘胜万里伏剑显灵,脱离王莽的刀鞘,开始攻击那些怪物。

不过,城门关闭后的城外是无法想象的。

突然,神庙大门开始进入怪物,其余皇帝皆向门口走去。

杀了一段时间后,怪物的数量逐渐减少,王莽等人趁机突围。

但,王莽等人这次出城并没有带多少粮食,纵使突围,但也弹尽粮绝,王莽等人没有办法,只好忍着恶心边杀那些怪物边生吃那些怪物的肉。

首到王莽等人来回拉扯看到一户村庄,村庄里的人似乎没有因为城门关闭而将王莽等人当作敌对,而且村庄的长老还好心收留了王莽等人。殊不知,这一决定会使整个村庄烟消云散。

当天夜晚,王莽等人奋战数十日,将怪物杀的仅剩几只,王莽等人精疲力尽,当晚沉沉睡了下去。

再次睁眼,整个村庄杳无人烟,王莽登上阳台一看,怪物围城,并且一眼望不到头,短短一夜,村庄便烟消云散,一个人也没剩。

与此同时也有好消息,城中再次来了一名新皇帝。

大魏烈祖明皇帝曹叡,大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04年-公元239年)。

同时城外的众人被强制传送回城。

刘弗陵照例前往告知曹叡城中事宜。

“先祖,后世甚是惶恐啊”

一会儿后,始皇召集众皇前往咸阳宫开会。

“刘协,你先说吧”始皇命令道。

旁白(龙头饰):

大汉孝献帝刘协,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

刘协出生时母亲王美人遭何皇后毒杀,于是董太后亲自抚养刘协,号称“董侯”。

中平六年即189年,汉少帝刘辩即位,册封刘协为勃海王,后改封陈留王。董卓废黜汉少帝,改立九岁的刘协为帝,迁皇太后于永安宫,大赦天下。

初平元年即190年,随董卓迁往长安。兴平二年即195年,车驾东归。护驾途中,诸将专权,相互攻伐,肆意妄为,最终使得朝廷在建安元年即196年被曹操控制。同年,迁都许县,正式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十三年即208年,刘协罢免三公,册立曹操为丞相,后又封曹操为魏公。建安十九年即214年,刘协使曹操位在诸侯王之上,授给金玺、赤缓、远游冠,后曹操借天子名义,赐死伏皇后,夷灭伏氏之族。

建安二十年即215年,刘协册立曹操之女曹节为后。建安二十一年即216年,令宗正刘艾持节拜魏公曹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即220年,魏王曹操薨逝,太子曹丕逼迫刘协禅位,正式建立曹魏,刘协被废为山阳公。

青龙二年即234年,刘协薨逝,追谥孝献皇帝,以帝王的礼仪安葬。

殿内大多人叹息道:“唉,一生的傀儡,心酸啊”

始皇只是“唉”了一声便对曹叡说:“曹叡,到你了。

旁白(龙头饰):

大魏烈祖明皇帝曹叡,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皇后甄氏之子。

曹叡从小得到祖父曹操的喜爱,年十五被封为武德侯。黄初元年即220年,曹丕受禅称帝,建立曹魏王朝。黄初二年即221年,曹叡被封为齐公,后改封平原王,因其母被诛而未立为嗣。黄初七年即226年五月,曹丕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后曹丕驾崩,曹叡即皇帝位。

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成功防御东吴、蜀汉的攻伐,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但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骄奢淫逸,广采众女,因此留下负面影响。

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日即239年1月22日,曹叡病逝于洛阳。

曹叡不但在政治与乃父乃祖被后人同称为“三祖”,而且在文学史上也被鼎奉为开一代诗风的“曹魏三祖”之一。

看着在自己的孙子是个明君,曹操松了一口气。

说完,始皇和高祖等人讨论后说道:“赐刘协,曹叡,中等房。”

散朝后,始皇和王莽前去龙头处盘算这次出城获得多少铜钱。

“龙头,数,存,懂?”

看着手靠后的王莽,龙头似乎猜到什么,乖乖数了起来。

“三千枚铜钱!”

“全存。”

次天,始皇召集众人:“休息几天再出城!”

众皇在城中开了数十日的派对,当天下午来了新皇。

大吴太祖大皇帝孙权,东吴第一位皇帝(公元182年-公元252年)

同时刘弗陵把城中事宜给孙权说了一遍。

一会儿后的咸阳宫内:

“孙权,你说吧!”

旁白(龙头饰):

大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吴始祖孙坚次子,长沙桓王孙策亲弟弟。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即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上书交好曹操,被汉廷任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

在张昭、周瑜等人的倾心辅佐下,孙权招贤纳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征讨反抗势力。

建安十三年即208年,占有荆州的曹操挥兵南下,议者多劝孙权降曹,唯有周瑜、鲁肃坚决主战,遂与刘备联军,于赤壁之战大破曹军。

建安二十西年即219年,派吕蒙袭取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增。

黄初二年即221年,向曹魏称臣,被册封为吴王。黄武元年即222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即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

不久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黄龙二年即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首抵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发二宫之争,导致朝廷动荡。神凤元年即252年,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孙权统治江东五十余年,通过长期的军事行动,将管辖地域由江东扩展到今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区,结束了汉末的分裂状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还没等始皇开口,曹操抢先道:“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恶心了一下孙权。

始皇和高祖等人讨论了一下,对孙权这个晚年昏聩的皇帝从上等房降中等房。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