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被休又流放,搬空夫家种田忙

第5章 萧家、发食物了!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婚被休又流放,搬空夫家种田忙
作者:
长舟泛月
本章字数:
4584
更新时间:
2025-07-08

仙女?!

站在她面前的人个子十分高挑,略狭长的眼半垂,眼眶微红,看人时便有几分楚楚可怜之色,颇显柔弱。

可高挺的鼻子和立体的下颌又中和了柔弱,多了几分英气。

尽管脸上未施一点粉黛,但出挑的五官配上通身清冷内敛的气质,堪称绝色。

至少长宁在末世前末世后都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看还有气质的人。

“这就是萧将军真正的女儿?”

声音低低的,不似女子那般柔婉,但配上这张脸,恰到好处。

周佩珊站起身行礼:“民妇参见永兴公主。”

裴昭掀唇,“我哪还是什么公主,罪民而己,日后唤我名字便可。”

原来是公主啊,难怪那么有气质。

长宁了然地冲她笑了笑,乌沉的大眼睛微弯,任谁见了都对她的笑脸升不起恶感。

裴昭见了长眉微挑,偏过头对身后的侍女道:“拿给她。”

侍女掏出瓷瓶奉上,眼里尽是心疼。

“此药可抹在伤口处,有助愈合。”

周佩珊望了眼孙子的伤势,感激地接过,“多谢公、裴小姐赐药。”

人多眼杂,公主被陛下亲自废除封号,贬为庶人,的确不宜再叫,叫个小姐倒没事。

裴昭送完药便走到另一头坐下,举手投足间仍是风范十足。

长宁看了一会儿就被周佩珊拉着跟走亲戚似的见在房内的众人。

“咱们萧家人你都见过的,其余的是萧氏一族的族人,拢共十五户,加起来也有上百人,日后在路上你慢慢就熟悉了。”

经由周佩珊的介绍辅以原主的记忆,长宁总算对萧家有了个概念。

和其他家族比起来,萧家实在算不得庞大。

萧家祖父萧传峰原先只是村里的小小匠人,因着乱世参了军,凭着骁勇竟一路坐到了将军之位,成了大越的开国将军。

本来还能更进一步,谁知在一次战役中伤了腿,就此瘫痪,从此大儿子,也就是萧长宁的父亲萧惊澜继续参军,并不负众望地成为了大将军。

萧惊澜有一子二女,除了萧长安外,长宁还有一个己经出嫁的姐姐萧长舒。

她估计白日站在茶楼上头戴帷帽的女子就是她的二姐,只不过出于某种原因,她未来送行。

在萧惊澜之下,还有两个弟弟,也就是二房、三房,不过都在打仗上资质平平,只能倚靠大哥撑起整个萧家,并努力培养下一代。

谁知大树骤然倾倒,萧惊澜在前线打仗时,家里被搜出串通太子谋逆的家信,皇帝连下三道圣旨要他回京,他却拒不从命,最终被过来支援的威远大将军谈成业就地射杀。

当然,这全是明面上的说法。

“祖母,事实呢?”

周佩珊苦笑道:“我们还懵着呢,早上送你出嫁,刑部尚书就带着人马冲了进来,称截获了你父亲的家书,谋逆证据确凿。”

办案速度之快像是早有预谋。

这话周佩珊没说出来,事己至此,说这些也无用。

“您相信父亲参与了吗?”

周佩珊下意识想摇头,随后又不确定道:“你父亲…应该不会吧……”

虽然他小时候就不听他们的话,长大更是有主见地在外头和长宁的娘成亲,带着大肚子的妻子回京,在家对皇帝也骂骂咧咧。

但这种事…他应该不会参与,按他的话说就是投入太大,但没有回报——

他都是一品大将军了,谋逆后官职能高到哪去,他又不想做累死人的皇帝。

长宁听了忍不住笑起来,她这个爹倒是有意思。

如果在世,他们还能喝一杯。

想起酒,长宁捂着肚子——饿了。

下午饿过头没感觉,现在己经发展成隐隐地肚子疼。

在末世待过,她最讨厌的感觉就是饿肚子。

长宁心神在空间里一扫,不禁苦着脸。

无论是库房还是嫁妆聘礼,除了金银,就是玉器或古董字画,唯一跟吃的沾边的只有野山参。

她也不能抱着人参啃。

至于空间里有良田千顷,房屋数幢,俨然一个屋宇林立的小山村。

可惜不论是屋子里还是田里,连棵青菜都没见着。

每幢屋子的外面倒是挂着不同的木牌——农夫,铁匠,木匠,豆腐郎……

每家摆设也不同,豆腐郎的外面有石磨等物,铁匠的屋外是一个打铁坊。

这是什么意思?

长宁正低头思索,门外忽然传来一声大喝:

“发饭了。”

长宁思绪瞬间从空间里抽离出来,两眼放光地望向官差手里的袋子。

会是什么呢?

官差没二话,扔下五个袋子。

长宁连忙拿过一个袋子打开,期待的表情渐渐消失。

“怎么了?”

周佩珊也过来看,眉头立即皱起,“是生黍米,还掺了砂石。”

看样子是陈年的最劣等的黍米。

“生的?这让我们怎么吃?!”

人群中,一道尖利的女声响起。

长宁认得她,她是二房萧凌岳的小妾之一,郑柳烟。

二房也是三房中唯一有小妾的,还是两个。

“吵嚷什么!你们有能耐就煮熟,没能耐就生吃,死不了人。”

“这怎么生吃?”

郑柳烟气不过,下一秒,“咻”地一声,一道鞭子抽上来。

“啊!”

官差啐了一口,“还当你是一品将军府的夫人呐,跟谁吼呢,爱吃不吃,不吃就还我!”

“吃!我们吃!”

地上的几袋黍米瞬间被抢空。

“哼!给我安静点,不许再吵吵!”

官差说完离开,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

“这、这咋办啊?”

周佩珊道:“各自分了吧。”

五袋黍米按照十岁以上每人二两的数量恰好分完。

萧家除了萧长安的儿子只有两岁外,其余的最小也有十三岁,都各自分得了二两黍米。

长宁看了看眨巴着大眼望着她的小家伙,实在没法不心软。

她打开沈长乐给她的袋子,发现里面除了衣物便只有银两,倒是贴心地换成了碎银。

“祖母,我去问官差大哥买口锅。”

“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我去。”

周佩珊不赞同,看那些官差刚才的样子就不可能对她客气。

她挣扎着站起,但上了年纪又惊惧交加地赶了那么多路,她的腿到现在还是软的。

“祖母,您别动了,我去就成。”

“不成,那就都别去了。”

周佩珊坚持不肯让她一个人去。

两人僵持间,一道略低的声音响起:

“萧老夫人,我随她一同去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