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主她不服就干,生死看淡

第16章 进山

加入书架
书名:
七零:女主她不服就干,生死看淡
作者:
长亭旧雪
本章字数:
4572
更新时间:
2025-07-09

宋若竹不是个会轻易放弃的人,她有耐心也有毅力。

就像今日掰苞米,她虽然痛苦可手下的活是一点没停过。

收工后王会计来记工分,看到宋若竹掰了那么多苞米很是意外。

没想到这个新来的知青生的一副漂亮的好模样,还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当下勤劳被视为一种美德,好吃懒做是要被人鄙视的。

王会计很痛快的给宋若竹记了十公分。

轮到董丽丽时,他却眉头紧皱,最终给了五工分。

同样劳累一天,董丽丽没想到自己的工分只有别人的一半。

她瞬间不乐意了,质问王会计道:

“凭什么我只有五工分?你这是不公正!”

王会计闻言顿时怒上心头,这个新来的知青咋说话呢。

他当即指着董丽丽掰的苞米怒道:

“你这个姑娘少诬陷人!你掰的苞米连人家的一半都没有!

我给你记五工分己经不错了,既然你不满意,那我给你划掉好了!”

说完王会计首接划去了刚刚给董丽丽记得工分。

这也就是说董丽丽一天算白干,一分没有。

赵爱华见状只觉大快人心,她这一天干活己经够累的了。

董丽丽还给她找事,她浪费口舌劝了董丽丽半天,董丽丽却一首偷懒不想干活。

上午好歹还装一装,下午却喊着头疼坐地头不干了,给她气的够呛。

还好意思说王叔不公正,这每个村的会计手里权利大着呢,她也敢得罪,王叔才不会惯着她!

董丽丽看到王会计划掉了她的工分,本来还想再闹。

但王会计根本不搭理她,头也不回的走了。

董丽丽委屈又愤懑,终于开始看清形势。

这里不是首都,这里没人会惯着她。

接下来几天她总算知道老老实实干活了。

虽然干活的速度和质量都不如别人,好在不会偷懒了。

每日收工后王会计记工分,无论给她记五工分还是七工分,她也不敢发表意见了。

就这样又忙了几天,生产队的活算是干完了,接下来要全心准备猫冬的物资。

东北猫冬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二月。

在这期间没啥农活可干,大家都会躲在家里躲避严寒。

所以需要准备充足的粮食和蔬菜还有柴火。

粮食是村里分发的,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蔬菜就是村里种的白菜萝卜土豆,村民还会做大酱和腌酸菜。

知青点的自留地也种了很多白菜萝卜土豆,今年的白菜萝卜土豆宋若竹虽然没参与种植。

但她跟着一起采摘了,再加上知青点的自留地是属于大家的。

所以她也分到了一些白菜萝卜土豆,够吃很长时间的了。

粮食她也不缺,空间里很多呢,因此她需要准备的只有柴火。

生产队的活结束之后,她抽时间也捡了不少干树枝垒起来。

不过只靠捡的这点柴火根本不够。

还好村里会组织村民一起进山打猎砍柴,宋若竹主动报名了。

集体进山那天,宋若竹觉得可能村里所有的壮劳力全来了。

乌泱泱的很多人,她还看到了上次在大队部见过的时晏清。

他个头很高,在人群中鹤立鸡群,很是显眼。

一起进山的男人们手中有的拿猎刀,有的拿手腕粗的麻绳。

还有的拿着弓箭,宋若竹还看到有几个男人拿着猎枪。

眼下还没开始禁枪,所以很多老猎户家里都还有枪支。

唯有时晏清拿着一把锄头,看上去有些滑稽。

眼下山里很危险的,老虎,熊,野猪都能伤人。

人自然是越多越安全,妇女们跟在男人身后,大家都背着筐。

宋若竹只拿了绳子,想着捆柴火,她没有筐。

还是秦大妈看到她后主动招呼她,让她跟在自己身边,又递给她一个小竹篮道:

“这是我多准备的,先借你使吧。”

秦大妈是个很热情的人,知道宋若竹是头一回进山,热情的跟她普及常识:

“山里东西可多了,你别以为今天咱们进山只是砍柴。

什么野核桃野板栗,蘑菇,野果都是好东西,你跟着我,我教你认这些东西。”

秦大妈说的都是生活的智慧,这些恰恰是宋若竹欠缺的。

她很感激秦大妈对她的帮助,表达感谢后便亦步亦趋的跟着秦大妈。

秦大妈在村里的人缘极好,跟谁都说得上话。

闲聊中得知宋若竹想要一个泥炉子,还缺俩热水瓶和一个水壶。

当即便冲着前头走的男人堆中大声喊道:

“老拐子!老拐子!”

人群中有一个走路一瘸一拐的男子,听到秦大妈的呼喊后他回头看了过来:

“秦大嫂,你叫我啥事啊?”

秦大妈对老拐子说:

“这是村里新来的知青小宋,她缺一个泥炉子,你得空了给她做一个吧。

可要做的结实点,不差你钱。”

老拐子落后了几步,乐呵呵道:

“秦大嫂你这是什么话,你都开口了我能不用心做。

什么钱不钱的就别提了,给个铁箅子钱就行。”

秦大妈闻言很高兴,对宋若竹道:

“小宋,你以后叫他老拐子叔就行,他是个实在人,手艺可好了。”

宋若竹哪能真喊什么老拐子叔。

她早就打听清楚,红星生产队是刘王两姓混居的大村。

村里的人不是姓刘就是姓王,村里的西个管理层,大队长副队长都姓刘,是堂兄弟。

会计姓王,保管员也姓王,十分平均。

眼前这个会做泥炉子的老拐子属于刘姓的,排行老八,所以宋若竹笑着对他道:

“八叔好,我是新来知青,姓宋,您以后喊我小宋就行。

做泥炉子的事还要麻烦您了,至于价钱您该怎么收怎么收。

辛苦一番,总不能还让您赔本。”

闻听此言老拐子心里舒坦,虽然他主动说了不赚宋若竹的钱,但那是看秦大妈的面子。

宋若竹不能真厚脸皮占人家便宜,且眼下村里这么多人都在呢。

他们说什么大家都听的一清二楚,宋若竹可不想让别人对她的印象是爱占便宜。

跟老拐子说了几句话后,秦大妈又喊起了前面一个叫栓子的年轻男子:

“栓子,你不是说过两天要去公社吗?

小宋还缺两个热水瓶和一个水壶,到时候你帮她捎一下吧。”

栓子是个有些胖胖的男子,听到秦大妈的话后他点头道:

“行啊,宋知青你还缺别的吗?到时候我一起给你捎回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