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动静和秦大妈一起上前来查看情况的宋若竹。
在搞清楚时星遥为何跟王红梅起争执后,顿时看不下去了。
别人不清楚,她还不知道时星遥的头绳是她送的吗。
宋若竹不知道时星遥为什么宁愿被污蔑成贼也不肯说头绳是她送的。
但她却不好意思眼睁睁看着时星遥因为她送的一根红头绳而被人说成贼。
她送时星遥头绳本是出于同情好心,没想把她害的更惨。
于是宋若竹立刻快步上前,打断王红梅对时星遥的讥讽:
“她的头绳是我送的,不是什么偷的!”
正在争执中的两人听到宋若竹的声音齐齐转头看来。
只是两人的反应截然相反,时星遥见宋若竹来了先是一喜,紧接着又有些心虚。
她是不是又给小宋姐添麻烦了?
王红梅则是满脸狐疑的看着宋若竹,她隐约记得这是村里新来的知青。
听说她还是秦大娘的远房亲戚,当初她被分来村里秦大娘还特意坐火车去接她。
只是这个新知青什么时候又和时家人走的近了?还送时星遥红头绳。
王红梅有些不信,下意识反驳宋若竹:
“你可别为了给她解围也撒谎骗人,刚刚她分明说不出这头绳是谁送的。
这头绳要真是你送的,又没啥见不得人的,她为啥不讲出来?”
宋若竹不喜欢王红梅的咄咄逼人,更加坚定要把此事当众讲清楚。
时星遥也还是个小姑娘,她不能背上因为一条头绳背上“贼的名声。
否则以后在这红星生产队她还有啥脸见人:
“她不愿讲出来自有她自己的理由,这头绳是我今天中午刚给她的。
头绳又不是啥值钱的东西,才两分钱一根。
值得上纲上线因为两分钱骂一个小姑娘是贼吗?”
王红梅不服,还是觉得宋若竹故意偏袒时星遥。
可现在宋若竹一口咬定时星遥的头绳是她送的。
她也没有证据证明这头绳不是宋若竹送的,只能愤愤道:
“这头绳是不是她偷的,她心里自己清楚!”
这便是暗指宋若竹作假证了,宋若竹眉头轻皱,也没惯着王红梅。
立刻拿起自己头上的头绳与时星遥的头绳做对比:
“大家请看,这头绳是我来红星生产队前在我家乡买的。
乍一看上去跟王同志头上的头绳一样,其实放在一起对比就能发现。
我的头绳是桃红色,大家再看看王同志戴的头绳,那分明是嫣红色。
头绳颜色都不一样,又怎能说时同志的头绳是偷王同志的呢。”
七零年代的头绳大差不差,长的都差不多。
但这种小东西,每个地方也是有细微的差别的。
乍一看都是红色,其实受地域审美影响,有的红色深有的红色浅。
宋若竹当初在临榆买的头绳,显然就不如东北这边的头绳颜色深。
经宋若竹这么一说,众人立刻都彻底信了时星遥的头绳不是偷的。
这下连王红梅都说不出什么了。
秦大妈见状连忙出来打圆场:
“好了好了,解释清楚就好了。
哎呀,红梅,不是我说你,一根头绳而己,也值得你这么吵吵。
什么贼,小偷的,以后你说话注意点,可别说的这么难听了。”
事己至此王红梅依旧没有丝毫心虚,眼看自己落入下风,她竟然冷哼一声,掉头就走。
宋若竹还真是少见如此嚣张不讲理的人,她冤枉了人居然连声“对不起”都没有。
时星遥仿佛活该被她骂了这么久,宋若竹忍不住撸起袖子就要将她拦下。
非要让她好好跟时星遥道歉不可。
可还不等宋若竹的“站住”说出口,时星遥先一步抓住了她。
时星遥看到小宋姐想拦下王红梅,连忙抓住她的袖子道:
“谢谢你小宋姐,不过不用了。”
她边说边摇头,满眼哀求,希望宋若竹息事宁人,到此为止。
这几年在红星生产队,时星遥早就看清了,她们家在村里的情况越不惹眼越好。
因此哪怕今天受委屈的是她,她依旧希望此事快点过去,不要惹太多人注意。
宋若竹看到时星遥这样也没了追究下去的动力。
苦主都不想争了,她还没事找事争什么,她立刻闭嘴了。
不过对王红梅掉头就走不满意的人显然不止宋若竹一个。
一首在旁边围观的大娘见王红梅冤枉了人还趾高气昂的,忍不住吐槽道:
“这红梅真是被土哥两口子宠的一点规矩都没有。
刚刚我就想说了,一根不值钱的头绳哪值得在这吵吵。
碍于她真的丢了头绳我这才没说啥,现在这明显冤枉了人还掉头就走,这孩子真是长歪了!”
有人笑着打趣:
“土哥两口子你还不知道啊,那家伙扣的,恨不能天上掉根毛都是他们家的。
两分钱的头绳对你来说不值得吵吵,对土哥他家来说那还不是他们的命根子。”
“哈哈哈…”
众人笑的前仰后合,时星遥见状十分意外。
没想到这一次大家竟没跟着声讨他们家。
记得刚来村里时,红星生产队的村民都不许自家孩子跟他们一家接触。
有人跟他们家多说两句话都会惹来村民排挤,这次居然变了。
时星遥觉得这一定是小宋姐的关系,才让村民最后没有怪她。
接下来秦大妈要出村去卫生院看刘俊生,宋若竹要回知青点就跟她分别了。
倒是时星遥好像有什么话要跟她说,于是跟着宋若竹多走了几步。
等到周围没人的时候,时星遥才道:
“小宋姐,谢谢你帮我作证。”
宋若竹摇了摇头表示这没什么:
“这是应该的,头绳本来就是我送你的。
只是你一开始为什么不说,任由王红梅冤枉你是小偷呢?”
时星遥闻听此言低下了头,声音也小了起来:
“我家成份不好,村里人…不是很喜欢我们一家。
我怕村里人知道你跟我家接触,也会跟着排挤你,今天是我给你添麻烦了。”
宋若竹一愣,随即笑了:
“村里人哪会这么不讲理。”
这些天她跟红星生产队的村民接触,发现大家都挺好的。
当然也有些抠门计较难相处的人,但总归来说大多数还是讲理的。
宋若竹前世在农村长大,不会觉得农村都朴实。
可起码大多数人还是讲理讲人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