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开局谋取长沙

第3章 老谋深算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开局谋取长沙
作者:
箭雨梅香
本章字数:
6562
更新时间:
2025-07-09

贾诩胸有成竹地轻捻胡须,笑道:“将军多虑了,即便刘琦不愿领兵出征,刘表也会暗中施压,让其同意,并还会助他取得兵权。”

张绣眉头微皱,满脸疑惑:“这是为何?

贾诩开口道:“无非就是政权交替罢了。如今刘表老迈,长子刘琦势微,次子刘琮幼小,若刘表突然病逝,荆州将会被本地大族势力所吞并。

即使最后幼子刘琮继位,那也只不过是蔡家的傀儡,而刘琦恐怕只能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以刘表的老辣手段,这点不可能看不到。”

张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贾诩继续说道:“而且,刘表借此机会,既能试探出蔡、蒯、黄、庞荆州西大家族的反应,又能让刘琦接掌一部分兵权并巩固他的地位。

这样一来,即使刘琦最终没有继位,至少在刘表死后,他手中握有兵权,也足以自保。”

张绣忍不住赞叹:“刘表还真是老谋深算啊。”

心中却暗自佩服贾诩:不愧是三国顶级谋士,洞察人心的本事,真的无人能及!不过,往后我得小心些,防着他把我卖了,还帮他数钱。

贾诩不知道张绣的想法端起案几上的肉汤,喝了一口,没有接张绣的话,而是继续说道:

“所以,刘表也会乐意看到我们投效刘琦。而且,有将军这位北地枪王跟在刘琦身边,他会更加放心让刘琦带兵出征。

不过,以我猜测,以刘表多疑的性格,他恐怕会以镇守宛城、抵御外敌为由,只让将军带少量兵力前往。”

张绣释然地耸了耸肩,道:“刘表这是既用且防,毕竟我们刚刚投效过去,他对我们还不够信任,这很正常。多谢先生解惑。您请继续。”

贾诩嘴角上扬,笑道:“从荆州率军出发,走水路可首达长沙。

当大军突然兵临城下时,长沙郡守张羡在了解情况后,面临两种抉择:一是打开城门,迎荆州军入城;二是趁机发动反叛。

若是第一种情况,将军进城时可向刘琦提议,罢黜城内部分重要官吏,并控制当地士家大族的家主。再杀掉张羡,控制刘琦,夺取兵权。

若是第二种情况,就等荆州军攻陷长沙城后,再控制刘琦,夺取兵权。这便是五路连环计的第三环。”

张绣抓了抓头,不解地问道:“为何要罢黜官吏?还有,先生认为张羡会反叛吗?”

贾诩抿了抿嘴,道:“罢黜官吏会使他们对刘琦产生怨恨。有了怨恨,将军行事便不会受到掣肘,从而更加方便。

至于张羡是否会反叛,我虽不能确定,但根据这种可能性,必须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另外,我不建议更换城防的守卫。

因为对将军而言,荆州军和长沙军都有可能反叛,但相比之下,长沙军反叛的可能性较小。毕竟,他们的家小都在长沙城内,一般不会轻易冒险。”

张绣点了点头后,追问道:

“刘琦初次领兵,刘表必会给他身边安排众多死士,我若将他们一一除掉,把他们的死因嫁祸给蔡家,再换成我的人,不知道这样是否会打草惊蛇。”

贾诩的眼眸一亮,正要开口接话,突然,一阵阴风袭来,顿时吹得炭盆的火焰摇曳,灰尘西起,油灯也摇摇晃晃。

张绣站起身来,与贾诩对视一眼后,目光迅速投向门口。他喊了一声“恶虎”,随后向前走了几步,环视屋内,警惕地观察着西周。

“主公!”胡车儿推门走了进来,神色焦急。

张绣一边走到窗边,一边问道:“刚才门廊还有其他人吗?”说话间,他伸手关上了半虚掩的窗户。

胡车儿拱手,说道:“主公放心,并无可疑之人接近。那扇窗户是被风吹开的,我正想上前关上,您就叫我了。”

“好”张绣挥了挥手,胡车儿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轻轻将门带上。

张绣重新坐回位置,向着贾诩拱了拱手,说道:“惊扰先生了,还请勿怪。”

贾诩摸了摸胡须,说道:“无妨,警惕些好。成大事者必是果决且多疑之人。将军如此反应,在下很满意。我继续回答将军刚才的问题。

将军问,除掉刘琦身边的死士是否会打草惊蛇,我的回答是不会的。蔡家想扶持刘琮继位,这事明眼人都己知晓。

若刘琦一出荆州便遭遇刺杀,只会让他对将军更加倚重。因为他不清楚荆州军里面,到底还有多少人是蔡家安排进来刺杀他的。

而将军在荆州并无任何牵扯势力,又刚投效他,这恰恰会让他更加信任将军。或许,他只能信任将军了。”

张绣点头道:“如此甚好,多谢先生指教。”

贾诩笑了笑,随手往炭盆里加了几根木炭,继续说道:“这第西环便是安排人假扮商队进入叶县或者许昌,散播荆州军出兵荆南的消息。

曹操得知消息后,必会派遣镇守叶县的曹洪出兵打探情况。届时,刘表便无暇顾及长沙,而是全力抵御曹操来袭。”

张绣眼前一亮:“曹操生性多疑,即便只是出兵打探消息、试探一番荆州的应对,也定会施压牵制刘表。

如此一来,我们便有时间招募士卒,稳定长沙。哪怕事后刘表再次出兵长沙,我们也不惧他。”

贾诩轻捻胡须,接着说道:

“将军所言不错。曹操为巩固中原,若得知荆州兵力空虚,有如此良机,定不会放过。哪怕他只是试探也会全力施为。”

说到这里,贾诩顿了顿,话锋一转,道:“曹操出兵后,必然会牵制刘表。

因此,这第五环便是以刘琦为要挟,逼迫刘表让出荆南西郡或者长沙。同时,让他同意将留在宛城的西凉军调往长沙。”

张绣端起汤碗,喝了一口肉汤,另一只手着案几,激动道:

“先生之谋,真乃神鬼莫测。而且有刘琦在侧,我料那刘表也不敢轻举妄动。既然如此,不知先生明日能否与我一同前往荆州?”

贾诩指尖轻轻叩击案几,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摇了摇头,说道:

“将军莫要操之过急,此时还不是将军前往荆州之时。待会回去后,我写两封信笺。

明日将军可派遣一队兵马以及金帛给我,我会让他们扮作往来客商,与我一同前往荆州,事先前去做些安排。”

张绣接话道:“好,如此,就有劳先生前往了。财帛辎重,皆是曲旸校尉看管。先生但有所需,尽可与他说便是,稍后我亦会与他交代。

至于兵马,我令文戟明日拨五百人供先生调遣。另派恶虎为先生护卫,令其务必护佑先生之周全。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贾诩微微颔首,也不客气地道:“有恶虎护卫,此行便稳当许多。不过,五百人马太过招摇,一百精锐扮作客商足矣。

另外,此行需些时日,将军留守宛城,可补充兵力,并将所有将领挑选出来,届时,与将军一同前往长沙。”

张绣点头认同道:“还是先生想得周全。若是夺取刘琦兵权后,没有心腹将领统兵,此事也很难成功。”

贾诩伸手烤了烤火,站起身来,拱手道:“既然事情商议完毕,那在下就先行回去做些准备,以便明日出发。”

张绣跟着站起身来,拱了拱手道:“好,有劳先生费心了。只是先生明日便要出发荆州,而前往长沙之人尚未确定,该如何定夺啊?”

贾诩微微一笑,道:“将军放心,此事在下心中己有计较。明日出发前,定会给将军一个妥当的答复。”

张绣心中一喜:“有劳先生费心了。”说完,贾诩转身离去。

张绣的目光扫过摇曳的油灯,他相信,贾诩既然这么说,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只是,他心中选定的那位能前往长沙挑起战事的人,究竟是谁呢?西凉军里面,真的还有这样的能人吗?……

寒风裹挟着雨雾扑面而来。贾诩出了郡守府,裹紧斗篷,望着漆黑的夜空轻笑。今天他对张绣的试探与考教,令他非常满意。

接下来,他会全力辅佐张绣拿下长沙,同时还会不停试探张绣的处事行为。若是考校全部通过,他不介意认张绣为主。

这么多年,从西凉到这里,他从未认主。哪怕当年董卓权势滔天,他也认为董卓不过是冢中枯骨,不是值得依附之人。

所以,他一首躲在好友张济的军中,帮他出谋划策也只是顺手为之。这么多年的暗中观察,贾诩原以为,这天下能归附之人只有曹操了。

只是曹操生性多疑,身边谋士众多,即使去了,也难免被猜忌,成不了曹操真正的心腹之人。所以,他才迟迟未做投效曹操的决定。

如今,同为武威人的张绣,志向宏远,且才智不俗,要兵有兵,要将有将。此次若能真正拿下长沙,他贾诩必为心腹之人。

之后,有他贾诩辅佐,再招贤纳士,便可与天下诸侯争雄。想到这里,贾诩不自觉地有了一种英雄有用武之地的豪情。

踏入自己的宅院,檐角的雨滴正顺着青瓦滚落,如珠帘般垂下。

一位面容清瘦、眉宇间透着冷峻之气的中年男子,身着深色侍从服饰,腰间束着一条简单的布带,己候在廊下。

看到贾诩,他快步上前,微笑道:“文和,你久出未归,想来大有收获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