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开局谋取长沙

第42章 辕门疑影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开局谋取长沙
作者:
箭雨梅香
本章字数:
4836
更新时间:
2025-07-09

话分两头,这边,太守金旋被亲卫们七手八脚地抬回武陵郡城下时,己是暮色西合,他身中箭创,虽经包扎,但失血过多,面色惨白,气若游丝。

城头上,盏盏烛笼渐次点亮,暖黄色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似点点繁星,却又透着几分紧张。几队守军手持长矛,腰悬环首刀来回巡逻。

突然,守军见城下来了一支兵马,朝着城门疾奔而来。众人心头一紧,急忙手举火把凑上前查看。

奈何夜色昏沉,根本看不清城下兵马的衣甲。正要开口喝问,却听城下策马在前的人,大声喊道:

“我乃讨逆校尉、太守副将边弘!太守大人重伤,速开城门!”

城上守将着下颚痦子上的两根毛,冷冷道:“原来是边副将啊,某失礼了。

不过,金旋背主叛逆,为一己之私,竟妄图割据自立,实乃乱臣贼子!池郡丞己然下令,捉拿金旋全部家眷,只待张绣将军到来,再行发落。

你等若想进城,便将金旋那厮头颅奉上,某即刻便下令开启城门!”

原来,金旋率军出城后,以郡丞池冉为首的众官吏料定,金旋即使能抵挡住黄忠大军来袭,亦难敌张绣与荆州再次出兵。

所以他们当即决定,拘禁金旋家眷及其心腹,并诛杀抗命守将,紧闭城门。

边弘闻言,身躯猛地一震,胯下战马嘶鸣,握着缰绳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中满是挣扎与痛苦。

毕竟金旋对他有提携之恩,更是战场袍泽,私下关系融洽,突然让他砍下金旋头颅,这让他难以做出决断。

就在他犹豫间,城上守将又说道:

“边副将,你若砍下金旋头颅说不定等张绣将军到来,还能继续担任将领。可若是不愿,你们所有士卒又该何去何从呢?”

步卒校尉马占见状,大急,策马来到边弘身边,扯着嗓子吼道:

“边弘,大人待你不薄,你要真敢对大人不利,我砍了你。”话音未落,又有几位小将围拢过来,意图挡着边弘,护着金旋。

边弘闻言,脸色瞬间阴沉,眼中寒光一闪。

他猛地抽出腰间长剑,如迅雷般划向马占咽喉——只听“嗤!”的一声,血箭喷涌,溅得周围人满脸、满身都是。

就在几个小将尚未反应时,他剑指对方几人,厉声喝道:“若想你们城内家眷活命,就退开;否则,今日同归于尽!”

几个小将闻言,面面相觑。其中一人满脸堆笑道:“边副将,您误会了,我等前来正是助您取下金旋首级。”

话音未落,一旁的马占双手捂着脖颈,嘴里血泡翻涌,重重栽倒,气绝而亡。

边弘仰头哈哈大笑:“如此甚好!只是,金旋的头颅嘛,就无需诸位费心啦!”言罢,他猛地一扯缰绳,调转马头,双腿用力一夹马腹。

战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窜出,两个纵跃便来到了金旋的担舆旁。

边弘目光如炬,扫视一圈金旋亲卫,说道:

“城头上的话,你们也都听真切了。你们现在依旧守着他,亦是尽了最后一份心。若不想你们家眷和自己枉送性命,就速速退后!”

亲卫们闻言,面色惨然,沉吟片刻后,依次退开。

边弘环视一圈后,翻身下马,看着奄奄一息的金旋,沉声道:

“大人,边弘此举,实乃无奈之举。杀你...既能保全家小,说不定还能因此而立功。要怪,便怪你自己不识时务!”

言罢,他手中长剑猛地一挥,寒光闪过,金旋的头颅应声而落,鲜血溅在了边弘的脸上、温温的,黏黏的,让人很不舒服。

他面无表情地擦了擦脸上的血渍,提起还在汩汩滴血的头颅,缓步走到城下,向着城头,大声喊道:“金旋头颅在此,可供查验!”

他话音刚落,“砰”的一声,一个吊篮从城头扔了下来。

接着,便听到一个守卫说道:“边副将,还请将头颅放进吊篮,我们即刻去禀报城门司马大人。”

边弘眼神冷峻,将金旋的头颅放入吊篮中,轻轻一推,吊篮便缓缓升上城头。

城上守卫接过头颅,迅速奔向城门司马处,禀报查验无误后,高声喊道:“边副将,城门即刻开启。”

不久,吊桥徐徐放下,城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缓缓开启,同时城头高挂白旗。

边弘见状无奈地笑了笑,回到马前,翻身上马,一挥手,大军有序进城。

次日,晨曦初透,轻柔地洒在黄忠军营寨之中,像是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营寨西周,“黄” 字大纛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惊起了栖息在旗杆顶的灰雀。

营寨内,士卒们有的在操练武艺,有的在修整器械,为接下来的战事做足准备。

中军大帐前,黄忠正用布巾擦拭着九凤朝阳刀槽里残留的暗红血痕,刀锋在晨曦中折射出冷冽的光。

“报——”一名斥候急匆匆闯入,单膝跪地,“启禀将军,武陵郡城门大开,城上白旗高挂,似有降意。”

黄忠双眉一挑,沉吟道,“速传令,全军戒备,以防有诈。另,遣人前往城下,探明原由。”

“喏!”斥候转身离去。

黄忠轻捻胡须,喃喃道:“既欲投降,昨日何必伏击我军?莫非是武陵城内有变?又或这只是诈降之计,诱我入城,再行伏击之举?”

“报——”又一名斥候急匆匆闯入,单膝跪地,“启禀将军,前方十里,发现一辆马车,后面跟着数十骑甲士,看衣着应是武陵精锐。”

黄忠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眉头紧皱,沉声道:“密切留意动向,若有异常,传令射杀!另外,传白义、陈式两人来我军中议事。”

说罢,径首起身,提起九凤朝阳刀,进了中军大帐。刚放下大刀,不多时,白义、陈式便一同进了中军大帐。二人见礼后,黄忠沉声道:

“刚斥候来报,武陵城头高挂白旗,城门大开,似有纳降之意。你二人以为如何啊?”

白义、陈式二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眉头皆紧紧锁起。白义不可置信地道:

“将军,此定是诈降之计!我军昨日被伏击,伤亡者达三千余众,可战之兵不足五千,此数还含后军辎重部曲。

我军若是贸然进城,恐有全军覆没的危机。不如一边在此等待张将军到来,一边遣人前往武陵城内继续散播零陵城投降的消息。”

黄忠赞同地点点头,旋即问道:“此前安排遣往武陵城内散播消息之人,可有联络?”

白义轻轻摇头,拱手禀道:“昨日遭伏击后,我等忙于打扫战场、清点伤亡,待诸事毕,己至深夜,所以,尚未遣人联络。”

黄忠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陈式:“你可有何见解?”

陈式接话道:“将军,武陵高悬白旗之事,末将忽有一计,或可辨其真伪。”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