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第664章 人口井喷的前提条件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作者:
梦溪州O
本章字数:
4308
更新时间:
2025-07-08

经过收割,称重以后,宋应星的努力也化作结果展现在了薛氏族人的面前。

“一石五。”

薛元嗣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最终结果。

收割的这块地,可不算是什么上等田,而是最为普通的旱田,可从旱田里面收割出来的粮食,己经接近上等田的两石产量了。

可想而知,薛氏家族所有的田产加起来,今年一共能够多收多少的粮食,而他这个族长,又能因此在家族中得到多少的威望。

且..也只有家族兴盛起来,他这个族长才能够借助宗族的架构获取更大的利益。

做小家族的族长,和做世家大族的族长,那感觉能一样吗?

“己经是超出我的预期了。”宋应星颇为遗憾的说道:“可惜的是,若是用我的方式,从育种开始便需要耗费力气,更别提后面了。”

“我们大唐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啊。”

“宋侍郎也不用过多的担忧此事。”薛元嗣说道:“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仅仅是我族中这两年诞生的新生儿,便抵得上以往的数倍。”

“等到这批新生儿长大,我大唐还能缺劳动力吗?”

虽然古代的婴幼儿夭折率高,但耐不住当今皇帝早就让当今的医圣就婴幼儿时期的诸多事项一一写出了应对方式啊?

虽说对于那些不识字的百姓而言,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讲,影响很小,但对于薛氏这种家族来讲,有了孙思邈的理论指导,家族的婴幼儿夭折率显著下降了。

等到这些幼儿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便可以成为劳动力补充了,等到再大一些,便是十分的用的劳动力。

“是啊,大唐立国才多少年啊。”宋应星恍惚道:“本朝平定乱世到今,还没有到一代人的时间呢。”

“再过些年,才能够见到大量的新生儿诞生。”

虽然大唐人口少,但因为耕地多的缘故,导致大唐的人均拥有粮食的数量很多。

等到宋应星的耕种方式传开以后,大唐的人均粮食拥有量就更多了。

随着粮食的充裕,人口井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但是人口过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在粮食亩产量无法继续突破的情况下,便会产生总产量提升,但是人均粮食降低的情况。

而且...人口越早的达到峰值,封建王朝的周期就越短。

历史有一种悖论,封建王朝初期,能力极强的皇帝往往能快速推动王朝达到鼎盛(包括人口峰值),但这种“高效”有时反而可能缩短王朝的整体寿命。

但这不是绝对的铁律,只是这些明君们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看不到问题的隐患而己。

这也是为什么幸好李承乾是皇帝的原因。

因为他这类人,要么就是领导一切的主宰者,要么就是游戏人间的享受者。

但凡想要以臣子的身份推动变革,就得像张居正一样,大权在握。

否则从最基础的思维便与皇帝格格不入的这类人,最终都会走向毁灭。

因为封建皇帝,可不讲什么理本应该。

对于大部分明君来讲,爱民也不过是维持统治的手段之一。

被供养阶级可从未将供养者视作是跟自己相同的人,而是一种只需要极少数资源,便能狂野生长且能够产出大量资源的野生动物。

李承乾,才是封建皇帝中的异类。

“多好的技术啊。”

薛元嗣仍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堆在那里的粮食,纯正的地主阶级思维的他,在得到这种好东西的时候,下意识的就想将这种技术藏起来只在家族中流传。

因为若是大家都因此得到好处了,岂不是显得自己白得好处了?

还有宋应星带来的曲辕犁和筒车。

这种奇淫技巧,就不该流传出去给大众使用,就该被他们这些人藏起来偷偷批判才对。

“还劳烦薛家主通知薛将军,我这里的事情完成了,我也要回洛阳面圣了。”

宋应星缓缓吐出一口气:“至于我留在龙门这里的一切,全当是这段时间借住在您家里面的费用了。”

“还有,等到贵族中田亩粮食增产被周边的百姓发现以后,还请薛家主不要吝啬,倾囊相授。”

朝廷的大力推广,有时候还不如看到利益的这些人调动自主性推广的快,尤其是在涉及到土地这类命根子的时候。

“一定,一定。”

薛元嗣讪讪笑道。

倾囊相授?

你把我薛元嗣当什么人了!

但...薛元嗣听到薛仁贵的名头以后,突然有些发抖。

这位朝廷新贵说是省亲,结果在家里面一待就是数月不走。

还不仅如此,在薛仁贵回家以后,还陆陆续续的来了很多自称是薛仁贵亲军的家伙。

于是夏日的田野间,就能见到一队队精锐非常的唐军士卒在一位白袍将军的带领下,以清剿土匪,造福乡亲的名头开始维持起了当地治安。

甚至因为薛仁贵官阶的原因,当地的县令根本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能偷偷上书朝廷,但结果就是查无音讯。

经过薛仁贵的扫荡,龙门当地的道德水准都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

但薛元嗣知道,薛仁贵此举并不是其来此的目的,相反这些事情只不过是闲不住的薛仁贵顺势为之而己。

其主要目的,在薛元嗣的猜测下,恐怕就是保护宋应星,并防止一些蠢人做一些蠢事,阻碍新政的推行。

“宋侍郎,薛将军会不会随您一起回去?”

薛元嗣小声问道,自从薛仁贵回来以后,那些薛氏族老们,都几乎忘掉了代族长的名字叫薛元嗣而不是薛仁贵了,天天往薛仁贵家里跑,都特么将人家门槛都给踏破了!

“我是工部侍郎,又不是兵部的。”

宋应星怪异的看了一眼薛元嗣:“我哪里知道这些,我也没有权力知道这些啊?”

“是,是。”

薛元嗣腰弯的更厉害了。

这意思就是说,还不走是吧?

那谁敢不倾囊相授啊!

他可不觉得薛仁贵能够占在家族这边,毕竟薛仁贵家的祖产,因为其父早亡的原因,可被族里吃了一大部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