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狱友是朱棣,老朱气炸了

第153章 李尘的科学大课堂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我狱友是朱棣,老朱气炸了
作者:
鳝鱼丝
本章字数:
4438
更新时间:
2024-09-26

而这边。

朱元璋和毛镶是一面走着,一面议论。

很快,就走到了这几亩田地的中央。

正好,却是看到了两道身影。

“和尚,你这么做是不对的,像水稻、小麦这些作物,氮肥效果最好;而土豆、红薯这些薯类作物能,则是用磷肥效果最佳。”

其中一道较为年轻一些的身影,正躬身在田间。

不是别人,正是李尘。

而在他的身旁,则是一个身着黑衣的中年僧人。

看这个样子。

这个李尘,此刻正在指导着那个中年僧人耕种事宜。

看上去,是那么的不和谐。

毕竟两个人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凑到一块去的样子。

但偏偏这边,那位黑衣僧人,却是一脸认真一幅虚心受教的模样。

“施主,还恕贫僧愚钝;以往耕种,这最多兼用粪便、或草灰之物。施主所说这化肥,又到底是何物?”

”为何这不同作物间,所需要的肥料不同?还有,这氮、磷花费,之间又有何区别?”

随着黑衣僧人一连串的询问。

李尘也是细心,继续道:“这话说起来,其实就比较复杂了。涉及到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的知识。”

“化学?”

黑衣僧人摇了摇头:“还请施主不吝赐教。”

李尘直起身来:“正好,这么多天来,你也是第一个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人,不过我也不太擅长这方面,我就简单跟你说一说吧。”

“阿弥陀佛!”

那黑衣僧人双手合十,是直接道:“施主学究天人,这些天以来,贫僧在施主身上受教众多,不必谦逊。”

李尘只是轻轻的笑了笑,没有继续反驳黑衣僧人的话了。

毕竟,这些天以来,类似的对话,他已经是经历了不少。

眼前这位三角眼看上去面目颇为凶狠的黑衣僧人,显然是佛学高深之辈。

自穿越以来,他几乎是第一个能把李尘说到无话可说的人。

而这边,李尘没有犹豫,便是直接道:“这化学,简单来说,就是一门从微观层面上,研究这个世界物质的科学。”

“微观层面?”

黑衣僧人显然是有些疑惑:“何谓微观层面?”

李尘是继续道:“和微观层面相对应的,就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宏观层面的世界;而微观层面,自然就是指的我们肉眼所不能看到的层面。”

“这么说吧,这位师傅你觉得,咱们这个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听了这话,那黑衣僧人不假思索:“山川草木,大江大河,星辰日月,万物生灵。”

“还有人心和争斗。”

此话一出。

那李尘顿了顿,看着面前的黑衣僧人,是不住笑道:“看来,师傅你这出家人,心中未必是都向着佛法的。”

黑衣僧人依旧双手合十:“佛曰:人性:人有百态,善恶本在。性如洪水,若无疏浚,难免泛滥成灾。”

“琢磨人心,亦为修炼佛法。”

李尘显然是有些苦恼了:“你又来了……”

“算了,每次说到这里,都得和你说上个半天,今天我们还是来说说些别的。”

很快。

李尘似乎没有了和黑衣僧人继续辩驳下去的意思,便是直接道:“你刚刚说得那些山川草木,大江大河,万物生灵,其实都是属于宏观层面的东西。”

“那么,我们在微观层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万物生灵、山川草木、大江大河,又是由什么更小的东西组成的呢?”

黑衣僧人深深的看了年轻身影一言,便是直接道:“佛曰;四大皆空;空既地、火、水风,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不取亦不离。”

“使之空无一物,则生灾祸,有地空即地灾、火空则火灾、风空则大风,水空则引大水。”

“山岳土地属于地,海洋河川属水大,烈日阳光属于火,空间气流属风;毛发骨肉属地,血属水,体热属火,呼吸属风大……”

看着黑山那滔滔不绝,张口就来,而且大有继续下去到样子。

李尘及时刹车:“和尚,你先停一下。”

“你说的这些佛离,倒也有一些是符合化学原理的;那么,如果我要说更细致一点的层面呢?”

黑衣僧人明显有些愣住了:“更细一些的层面?”

“贫僧不知施主所云。”

那李尘明显的松了一口气,而后便是直接道:“就以你说的地火水风为例吧……”

“你说,在这地、火、水、风之下,有没有更微观一些的东西呢?”

“或者说,又是由什么更小的东西,组成了所说的地、火、水、风呢?”

年轻身影这一问,明显的直接把那黑衣僧人给干懵逼了。

他在原地愣了许久,才是大叹一声:“佛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叶一菩提……”

“万物生生相息;然更微小之物……恕贫僧愚钝,不能窥得,莫非,施主有见教?”

李尘咪着眼睛,便是直接道:“倒也简单,既然我们肉眼无法看到更细微的东西,那么和尚你说,咱们若是有一个工具,可以让我们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小东西呢?”

黑衣僧人瞪大了眼睛,显然是十分的震惊:“天下,竟有此神物?”

“若真此见微知著之物,岂非仙佛所有?”

李尘笑着摇了摇头:“哪里是什么仙佛?你们出家人就是有这一点,整天就是什么仙啊、佛的;不都跟你说了吗,这叫科学。”

“这东西,原理其实也并不复杂,你可知“叆叇”?”

“叆叇?”

随着年轻身影这么一说,黑衣僧人点了点头:“此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

“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

而李尘点了点头。

事实上,这两人口中的叆叇,其实就是后世的眼镜了。

接着黑衣僧人的话头,李尘便是继续道:“和尚,这叆叇多由水晶制成,有放大事物的效果,而这,就涉及到物理学上的光学问题。”

此话一出。

那黑衣僧人又是眉头微皱:“光学?”

李尘笑着点了点头:“是的,光学。”

“不知道和尚你发现了没有,这阳光在不同东西中的路径,其实是不同的?”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