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狱友是朱棣,老朱气炸了

第164章 李尘不除,永无宁日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我狱友是朱棣,老朱气炸了
作者:
鳝鱼丝
本章字数:
4412
更新时间:
2024-09-26

随着朱标的一句询问。

朱元璋这边缓缓的抬起头来,却只是一声询问:“那标儿你觉得呢?”

而后。

朱元璋没有再说些什么。

缓缓的朝着外面走了过去。

而朱标望着自家的父皇那逐渐远去的背影。

初升的朝阳打在他的身上,映出道道的金霞。

就迎着这道道阳光,朱元璋的身影渐行渐远。

而朱标本人,嘴角也是带上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没有再继续询问,因为朱元璋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

毕竟。

如果对李尘没有信心的话,他这位父皇又怎么会在李尘的身上,投下如此的重注呢?

而与此同时。

紫禁城外。

李善长静静的走向紫禁城外。

才刚刚踏出宫外。

“李相留步!”

一声呼喊。

却见得这边,一个身着绯色的官袍的中年男子,急步来到了他的面前。

李善长上下的打量了他一眼,而后便是笑着点了点头:“齐大人,不知有何见教?”

而那位姓齐的官员,依旧是笑着朝着李善长恭恭敬敬的一拱手:“李相,不知赏脸移步寒舍,小酌几杯如何?”

一句之后。

李善长这边咪着眼睛,却是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是缓缓点头:“齐大人,如今老夫入了内阁,可不能在和朝廷有半点关联;朝中政事,也和老夫再无干系。”

说完。

李善长在婉言拒绝之后,便是叹息一声,朝着远处而去。

然而还没有等李善长走出几步,这边那位齐大人又是直接快步来到了李善长的左下侧,依旧是笑脸相迎:“李相……如今下官正值生辰,特邀昔日同僚好友喝酒一叙。”

“当初,李相于我恩重如山,小官岂有不请李相之理?”

说完。

还不给李善长继续回绝的机会,齐大人便是直接道:“李相放心,今日一叙吾等不论政事,只道风月,把酒言欢。”

而听了这一句之后。

李善长微微停下了脚步。

深深的看了一眼之后,便是点了点头:“既然有此请,老夫再不应的话,就有些不讲情面了。”

“不过,老夫事先有言;如今老夫入了内阁,便已绝对不再插手政务、国事;此番赴宴,可不要叫老夫坏了规矩。”

齐大人堂堂朝堂大员,此刻面对李善长却是一脸堆笑,频频点头:“李相放心,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

很快。

齐府上下。

“太子贤能,自任以来,任人唯贤、事必躬亲;贤能圣德,有圣君之相!”

“如今,陛下却反立吴王!”

“是何道理!?”

随着酒足饭饱之后,也不知道是哪一位的大臣,借着“酒劲”忽然是一声发泄一般的呼喊。

几乎是一瞬间。

现场整个的气氛,都是直接的变了。

“诸位!”

这边,还不待主人开口,李善长这边便是神色一厉,瞬间起身:“妄议朝政,陛下心思岂是尔等所能揣测!?”

说完。

李善长这边就是直接的冷哼一声,拔腿就要直接离开。

然而。

这边的李善长才是话音刚落。

就有几名的大臣,一把拦住了李善长的区路。

同样身为朝廷大臣。

然而他们却是没有丝毫的犹豫,朝着李善长扑通一声,直接跪下。

那脸上,皆满是“正义凛然”。

“李相!”

“非是政事!而事关我大明存亡啊!”

“自古以来,未见有储君贤能,而令废止者!若有,则如昔日的大秦,将有亡国动荡之祸啊!”

“如今,太子殿下贤能;然而陛下因行新政,而厌恶太子,转宠吴王!此上不合天心,下不顺民意!”

“吾等忠臣,屡谏而不止,反而因得陛下震怒,罢免了许多同僚!”

“李相为我大明支柱,安能眼见我大明陷入此等危局吗?”

说着这话的时候。

这些个大臣们,一个个的是眼含热泪。

就差直接抱着李善长的大腿,喊着别走了。

而这边。

在“众志成城”之下,李善长仰天长叹一声。

“我已入内阁,不问政事!尔等,是要陷我于不忠不义之地吗?”

众人连忙是道:“自古以来,贤臣以定国兴邦为己任!”

“李相忠义,吾等如何不知?此举为国分忧,为国解难!若成,则李相贤名,必留名于青史,何来不忠不义之地!?”

说完。

几位大臣连忙是上前,将李善长扶到了上位。

李善长掩面,是不住长叹道:“你们……你们这是害苦了我!害苦了我啊!”

而后。

当李善长收敛的心神,那目光也瞬间便得锐利起来:“那么,诸位以为,陛下改燕王为吴王,却为何故!?”

说话的一瞬间。

便是有人直接出列:“因为朝有奸佞!”

“奸佞名为何人!?”

“泾阳李尘!此为国之妖孽!”

“此人不除,则我大明将永无宁日也!”

……

前往江南的路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马车之中。

朱棣撩开了帘子,看着那和平日的应天,绝然不同的景色,忍不住是轻叹一声。

同样的春天。

江南可谓是青山绿水,百花环绕,万紫千红。

闻着空气中传来的阵阵芬芳,仿佛让人有种置身于画中的美妙。

看着往来的路上。

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农人躬耕于田;孩童嬉笑追逐……

身边的吴侬软语,把众人带到了不同于应天城的绝美江南。

从出发应天开始的那一刻,朱棣的心无一时无刻不是紧绷着的。

但真当到了江南。

在这绝美风光的感染之下。

本来肚子里挤不出二两墨水的朱棣,也是适时的客串了一把文人墨客,适时的来上了一句。

然而。

他不过只是一句之后。

“四哥,这诗可不是这么吟的。”

“此次四哥和李先生做得如此大事,可不能去当了王安石的。”

一声清脆如同黄鹂一样的呼喊。

朱棣挑了挑眉,看着面前来人嘴角是带上了一丝笑意:“静儿,快到四哥这里来!”

朝着来人招了招手。

偌大的马车中。

除了朱棣和李尘之外,却又更多了一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