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身着一袭青色收腰宫裙,一头柔顺的长发披于腰间,略着粉黛,浓密微长的睫毛下一双灵动的双眸忽闪,双唇而。
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和如今朱元璋和吗皇后的第二女宁国公主朱淑静。
就在宁国公主出现在马车中的一瞬间,朱棣一脸笑意。
咪着眼睛,那目光悄然的向着一旁撇去。
过不出其然。
方才还在和自己有说有笑的李尘,瞬间就已经变得沉默。
虽然脸上的表情并没有丝毫的变化,但是那略微飘忽的眼神,已经是证明了一切。
“四哥,李尘兄长。”
就在朱棣,挪揄的眼神之下,反倒是这边宁国公主眨着一双桃花眼,缓缓的坐在了两人的对面。
当然了,坐在这里的时候。
宁国公主的目光,却是时不时的朝着李尘的方向撇去。
这边。
朱棣脸上的笑容已经是快要憋不住了,直接是咧着嘴问道:“静儿,怎么不在你的马车里,又跑到四哥这里作甚?”
“是不是想四哥得紧,来看四哥的啊?”
哪知。
这边随着朱棣的一句,宁国公主却是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道:“想看四哥时时都可以看。”
话都是说到这个份上。
是个人都知道宁国公主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边。
朱棣捂着胸口,似模似样的喊道:“静儿,你竟然能对四哥说出如此冰冷无情的话!”
“你忘了小时候四哥对你的好了么?”
宁国公主无所谓的看了朱棣一眼:“四哥,麻烦你装模作样的时候,装得像一些。”
“你那脸上的笑容都快止不住了。”
朱棣对于宁国公主的话,自然是没有丝毫的反应。
直接是嘿嘿一笑:“哎呀,女大十八变,静儿大了,再也不是四哥的静儿了。”
说着这话的时候。
原本宁国公主那神色自若的脸上,终于是带上了一丝红润。
她白了朱棣一眼。
而后,再一次的将目光放到了李尘的身上:“李尘先生此前说的那个纺织机,能再给淑静讲讲吗?”
而这边。
随着宁国公主的一句之后,李尘终于是缓缓的抬起头来。
脸上带上了一丝无奈之色。
没错。
这宁国公主,就是当初朱元璋和李尘所“赐婚”的对象。
李尘本来以为,自己以前往江南为借口,应该可以拜托朱元璋的“纠缠”。
却没有想到,朱元璋是“丧心病狂”到了如此的地步。
为了让李尘和宁国公主“培养感情”。
竟然冒着被礼部和御史台的人喷得狗血淋头的风险,直接是让朱棣把宁国公主也一起是带到江南去。
但偏偏。
这宁国公主不似这个时代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女子,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女子。
而且,似乎是对李尘所讲的一些类似于蒸汽机、纺织机之类的东西,十分的感兴趣。
于是乎。
便是有了如今这样的一幕。
看着对面宁国忽闪忽闪的明眸大眼。
李尘摇了摇头:“这纺织机……”
时间一点一点的,很快就是过去了。
很快,便是足足半月过去了。
“殿下,前面就是苏州府辖区了。”
随着一声呼喊。
这边,朱棣和李尘相视一眼,脸上的表情都已经是变得凝重起来。
“李先生,该是考验咱们的时候了。”
这边,朱棣深呼一气。
而一旁,李尘同样也是点了点头。
不过相对于神色凝重的朱棣,他脸上的表情就要轻松得多了:“放心吧,老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很快。
苏州城外。
当李尘跟随着朱棣,一起来到了这里。
只见得不远处,一大群的身着大明官服的大员,以及明显是本地乡绅的富户们,都已经是聚集在了门外。
等到李尘和朱棣等人出现的一瞬间。
这群人没有丝毫犹豫,都是恭恭敬敬的朝着朱棣行礼:“臣王世贞,携苏州府全体官民,恭迎吴王殿下!”
这边。
朱棣咪着眼睛,上下的打量着面前之人后,便是直接道:“你就是苏州巡府?”
那位名叫王世贞的官员,点了点头,便是笑道:“启禀吴王殿下,下官蒙圣上恩典,添为苏州巡府一职。”
说完。
王世贞便是微微躬身,保持着绝对恭敬的状态,脸上也尽是谄媚的笑容。
说完。
便是指向身后的众是,是直接道:“下官和苏州城中乡贤们,知殿下一路舟车劳顿,下臣已在城中略倍薄酒,为殿下接风洗尘。”
而随着王世贞这一句。
他身旁的那一群人,也是点了点头,一脸讨好的符合着。
如果朱棣没有提前有个心理预期的话。
恐怕还真以为这些人是真的对自己毕恭毕敬了。
但实际上。
无论是王世贞,及其背后的那些苏州府士绅。
或者说是朱棣等人。
其实都着是再清楚不过了。
他们这些人。
自朱棣前来这苏州府的那一刻起,便是注定要敌对的。
而现在。
只不过是没有彻底的撕破脸,在维持着表面的平静罢了。
这边朱棣咪着眼睛,上下的打量着众人之后,将隐晦的目光望向身旁。
虽然没有多说一个字。
但是。
两者之间这么久的诏狱生涯,结下来的默契。
只是一瞬间。
便已经是让李尘明白了驻地的意思。
他同样是没有说些什么。
只是轻笑着朝着朱棣点了点头。
一个动作之后,朱棣便已经是笑着转过头来:“既然王大人和诸位乡贤们,有此请,那么本王却是叨扰了。”
王世贞及其身旁的官员乡绅们,都是微笑着点了点头:“殿下何需如此?”
“此不过臣等,分内之事。”
朱棣等人,并没有拒绝王世贞等人的好意。
很快。
到了王世贞等人,早已经是为朱棣一行准备的酒楼之上。
一行人推杯换盏。
到了最后。
朱棣看着面前依旧是一脸笑意的王世贞等人,便是直接毫不客气的说道:“诸位。”
“本王奉父皇之命,就藩苏州。”
“日后,有什么事情,还需要诸位鼎力合作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