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府中。
朱棣听着院外那已经是逐渐虚弱下去的告罪声。
下意识的望向面前的李尘:“先生,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李尘挑了挑眉,望向府外,神色却是无比淡漠:“老燕你觉得该如何处置他们?”
朱棣犹豫片刻。
但是却始终是没有能说的出口。
“老燕,你是大明的王爷,政治方面的东西,你应该比我更懂。”
“江南一行,我只负责改革,政治方面的东西,应该由你这个吴王出面。”
李尘的目光静静的看着面前的朱棣:“这些人现在跪在这里,究竟是在请罪,还是另有目的?”
朱棣在片刻的沉默之后,缓缓的抬起头来:“先生的意思是,这些人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随着李尘这么一说,朱棣只是瞬间就已经想到了。
正如李尘所说的那样。
王世贞等人,到底是在请罪,还是说通过请罪试探出他们的底线?
如今的朱棣虽然年轻,但是对于官场上的蝇营狗苟,却是再明白不过了。
“那以先生之间,我们闭门不见?”
朱棣再一次询问。
然而刚刚说完,同样是摇了摇头:“不,此举亦是不妥。”
这边,朱棣有些苦恼的揉了揉眉心,是沉声道:“我们此来苏州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践行改革,推广粮种。”
“然而,仅仅是一个王府的事情,还不足以把这些人按死。说到底,还是咱们的筹码不够。”
朱棣很清楚。
王府的事情,虽然能够让王世贞以及这些苏州府的士绅们投鼠忌器,但是仅仅是如此,还是远远的不够。
或者说,他们还缺少一个,可以直接按死这群人的底牌。
“其实,想要对付这群人,倒也不难。”
一句之后,朱棣下意识的抬起头来。
看着面前的李尘,眼眸中有了光亮,嘴角也是有了欣喜:“先生,计将安出?”
伴随着朱棣的询问。
李尘这边,微微正色,便是直接道:“老燕你可知道,你这父皇的洪武一朝,在后世共有四次大案。”
“你可知是哪四大案吗?”
“四大案?”
朱棣一脸茫然,缓缓摇头:“先生,棣愚钝……”
李尘笑了笑,也不卖关子,直接细细的解释了起来:“洪武四大案亦称明初四大案,乃是洪武年间,你的父皇为治理权贵和贪腐所牵扯的案件。”
“这四大案,每一桩案件所牵扯的官员,大臣至少都是数万人,正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不外如是了。”
随着李尘话音刚落,这边的朱棣瞬间就是瞪大了眼睛。
四大案,每一桩案件,都要牵扯至少数万人!?
那岂不是说,光是这四大案,之前就要牵扯十数万甚至数十万人?
几乎是一瞬间,朱棣就仿佛是知道了些什么:“先生,那郭恒和胡惟庸之案,莫非也是在其中?”
提起四大案。
几乎是一瞬间,朱棣就已经是想到了,在去年到现在,余波尤在的胡惟庸案和郭恒案。
李尘笑着点了点头:“没错,这洪武四大案分别为胡惟庸案,郭桓案,空印案和蓝玉案。”
听李尘这么一说,朱棣忽然是一愣:“蓝玉!?那厮不是大哥的小……”
话说到一半。
朱棣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毕竟,前面的李尘都已经是说过了,在十几年后,他的大哥朱标就会病逝。
而最后,由朱允炆那个小崽子,担任皇长孙。
早知道,朱允炆的生母可是吕氏而不是常氏。
如此一来,以他那个父皇的性子。
真到了那个时候,为朱允炆铺路,自然是什么都做的出来的。
毕竟,蓝玉这厮,朱棣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那专横跋扈的性子,从小的时候,朱棣就和他一向是不对付。
甚至在私底下,架也没有少打。
如此一来,他父皇为了朱允炆拿蓝玉开刀,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朱棣知道,这四大案,除了胡惟庸案和郭恒案也两个已经发生的案件之外。
蓝玉案,一听上去,似乎也是和此次苏州府的事情,牛头对不上马嘴。
“先生……”
朱棣眯着眼睛,脸上的神色已经是带上一丝了然:“你所说的,莫非是那空印案?”
李尘转头,深深地看了朱棣一眼,而后嘴角是带上了笑意,缓缓点头:“不错。正是这空印案。”
朱棣有些疑惑的望向李尘:“可是先生,这空印案和此次王府之事,有什么联系呢?”
“老燕,你别急嘛。说起来,此事也是因为一次小事而起。”
在朱棣的注视之下,李尘是一字一句道:“空印案是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
“如今的大明,每年各个布政使司,以及下属府,州,县,都需派出审计官吏前往京师户部,核对其所在衙门缴纳中央官府的钱粮、军需事宜,可有此事?”
朱棣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大明律中明确规定了,各布政司、州、府、县,所有账目必须经过户部审核后,完全无误方能结算。
“如果,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就必须驳回重新造册,且须再盖上原地方机关大印才算完成。”
听了朱棣的这一句,李尘的嘴角带上一丝笑意,直接反问道:“有一件事老燕你想过没有,应天城距离各个地方,来回路途遥远,如果核算不通过,再打回重发,其中需要花费多少的时间?”
一句之后,朱棣整个人都为之一愣。
说实在的,他对于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还真的是没有仔细的注意过。
“若是偏远地区,一来一回,怕是至少三五月就过去了。”
朱棣眯着眼睛,下意识的回应着。
而李尘笑着点了点头:“那么,老燕你可曾看到过,有任何一个地方,因为此事而耽搁了税务核对?”
“好像……还真的没有……?”
朱棣眉头紧皱,仔细回想之后,他还真发现。
每次各地的税务核对,几乎各地都是有核对不上的情况。
但是还真没有耽搁了最终验算的事情发生。
但是有一件事朱棣仍旧是不明白:“先生,那此事和王府之事,有什么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