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思绪飘回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烛光摇曳中,八岁的澈儿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得如同冬日初雪覆盖下的寒梅,眉宇间紧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重。
上官云澈小小的身躯蜷缩在华丽的锦被之中,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双眼紧闭,嘴唇乌紫,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
床边,几位太医神色凝重,眉头紧锁,轮番尝试各种解毒之法,却如同以卵击石,毫无成效。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与无助。
皇上眉头紧蹙,怒斥道:“太子若有闪失,你们提头来见。”
太医们闻言,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双腿一软,纷纷跪倒在地,衣袍摩擦地面的声音在静谧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刺耳。
皇后立于一旁,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紧紧握住上官云澈冰凉的小手,心中默念着:“我的儿啊,定要挺过这一关。”
大殿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太医们焦急而凝重的面容。
一位年迈的太医,胡须斑白,眼中闪过一抹灵光,他猛地抬头,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皇上,微臣斗胆一言,太子殿下所中之毒,应该是“绝命绮罗香”,绮罗香本是华美之物,但冠以“绝命”二字,则瞬间变为致命毒药。微臣虽无力解之,但昔日游历四方时,曾听闻世间有位风吟神医,其医术超群,能解百毒,或可一试。”
皇上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暗夜中寻得了一线曙光。
他猛地转身,望向那位太医,急迫地问他:“风吟神医?此人现在在何处?”
太医躬身,额头微汗,回忆着往昔的传闻:“风吟神医,行踪飘忽不定,世人皆知其医术超凡,能解百毒,却少有人知其确切居所。微臣曾闻,他常隐居于山峦叠嶂、层林尽染的桃源溪,以天地为庐,采药炼丹,救治苍生。只是,这位神医性子很孤傲,从不上门医治,只能把太子送到桃源溪一试。”
言罢,殿内一片沉寂,众人皆陷入沉思。
皇上凝视着远方,仿佛已穿透重重宫墙,望向那未知的桃源溪。
“风吟神医……当真能救澈儿?”皇后的声音带着丝丝颤抖,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千斤重。
她的话在空旷的屋内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绝望与希冀交织的复杂情绪。
太医道:“若是连风吟神医也无法解毒,只怕世上更无人能解此毒。”
皇后闻言,身形一晃,身旁的宫女连忙上前搀扶,她的眼中泪光闪烁,却强忍着不让它落下,仿佛一旦泪水决堤,便是对希望彻底的放弃。
尽管希望渺茫,皇后还是决定一试。
于是,她的目光看向皇上,开口恳求道:“皇上,臣妾愿一试,还请皇上同意。”
皇上凝视着上官云澈那苍白如纸、几近透明的脸颊,还有那微弱到几乎难以察觉的呼吸,沉重道:“即刻送太子前往桃源溪。”
风雨交加的夜晚,为这急切的旅程添上了一抹不可言喻的肃穆。
周围是匆匆跟随的侍卫与太医,火把的光影摇曳,将他们的背影拉得长长的。
皇后亲自目送上官云澈的马车离开皇都,她的眼神很不安、害怕和担忧,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她的手无意识紧紧抓着手帕,指节因用力而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