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暂时解决了“苏记”麻辣烫的众多假冒伪劣商家之后,苏清兰就一直在琢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商家选择仿冒“苏记”啊?
是“苏记”站的还不够高么?
可能确实是。
虽然“苏记”在网络上小有名气,也上过几次大大小小的热搜。
但因为“苏记”食品厂开工以来,只有速食麻辣烫这一种产品,受众过于局限,整体上知道“苏记”的人太少太少,更别说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只听过“苏记”名声,具体的产品也没尝过没概念的。
痛定思痛的苏清兰决定,她要扩大“苏记”食品厂的品类了。
其实仔细想来,“苏记”现有的品类,不管是卤味还是酸辣粉、热干面,都是特别适合做成速食的。
尤其是已经有了做速食麻辣烫的经验,现在所需的不过是再买几条生产线,再招一波工人就好。
下定了决心,苏清兰直接召集”苏记“现有的八位管理层一起开会研究一下。
为了能让自已的提议一次性通过,苏清兰还提前嘱咐助理章甜写了些“苏记”食品厂品类扩张的重要性、必要性什么的,章甜还特意上网找了一些网友们的呼吁作为附加的佐证。
苏清兰对这份半小时以内拼凑而成的简短计划书还是特别满意的,自觉很有说服力。
结果让苏清兰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她在会议上刚说完要扩大品类,大家就一致同意了。
特意提前准备了的计划书还没拿出来的苏清兰,略微有些傻眼:“嗯?就这么同意了么?不用再讨论研究一下了么?”
“当初建厂的时候,我就觉得只做麻辣烫有点少,现在能扩张品类肯定好啊。厂里的厂房建造时候就有多的空余没用上的,我这边完全没问题。”——苏海亮
“我i也觉得挺好,品类多了”苏记“的影响力就更能扩大一些了。我爸妈回魔都之后,偶尔还会念叨,想吃苏记的卤味这些了,这回他们的心愿能实现了。”——赵沐泽
“根据我的数据判断,苏记在至少一个月前就应该上新品类了,现在已经算是比较迟了。按我的估算,至少已经损失了……”——这是唯一一个话没说完就被苏清兰打断的苏食一。
至于剩余的兰飞明等人,皆是憨憨的表示,他们几个对经营发展这些都不懂,只要是苏清兰做的决定,他们绝对无条件执行。
明明自已的提议被秒通过了,苏清兰莫名还是觉得有些郁闷。
“苏记”走的难道不是民主发展路线嘛?怎么现在瞅着,完全就是她苏清兰的一言堂了呀?
幸好她苏清兰也是抱着系统大腿的人,一路开挂基本不会出差错,否则,就按着剩余几人的状态,说不得什么时候“苏记”就走到什么歪路邪路上了。
苏清兰不知道的是,别说这几个管理层了,可以说整个“苏记”乃至食品厂的全体员工,不是百分之百吧,起码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对她绝对相信的。
这份信任,不仅因为苏清兰在这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带着“苏记”迅速崛起,体现了非凡的能力。
更是因为苏清兰在招聘中、在打假中、在为员工提供高薪福利待遇中所体现的那份善意仁心。
大家坚信,这样的苏清兰,她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一定是对“苏记”好的,也一定是对每个人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