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李观一在殿前活动筋骨,修动功,练拳架子。
后面跟着个娇小的身影一板一眼地学,只是哪怕她神情之中满是认真,此刻小脸之上也尽是茫然。
因为洛清瑶发现一件事情,自已师兄每天早上练拳也好,练剑也罢,就没有过重样的,偏偏她又感觉师兄每日在练习的是同样的东西,从始至终未曾改变。
古怪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
她自已能够修行到筑基之境,本身是有一定的资质的,毋庸置疑。
同时,她小时候有接触过修行,打下了根基,基本的修行常理她是懂得的。
说不定比某个才接触修行半年时间的人反而要懂得更多。
看不懂,更学不会,这就是洛清瑶此时此刻的感受。
她倒是没有怀疑自已的师兄,因为她能感觉出来,师兄这么练就是没问题。
既然师兄练得没问题,那问题只能是自已了,自已太笨了吗?洛清瑶这般想着。
李观一确实觉得这小丫头有点笨,都看了几天了还没学会,当初老头子教了他两次他没摸到眉目,就遭到老头子嫌弃,说他悟性太差。
还说事不过三,若是教三遍还学不会,就不教他了,因为那说明他不适合修行。
李观一当然对此产生过怀疑,但他发现学起来没什么难的,也就觉得老头子说得很有道理了。
老头子怎么教他的来着?心法口诀给他念一遍,然后给他演示一遍。
“会了吗?”
不会再来一遍,就这么完事了。
“入道之前的修行,不过是基础,说来说去也就孕养精气神而已,前人把路都给走通了,踩着人家的脚印走都不会?这种东西有什么好教的?一不玄二不妙,照本宣科即可。”这就是老头子跟他说的原话。
李观一当然不曾指点过人修行,他只能以已度人,老头子怎么教自已,自已就怎么教这捡来的小师妹。
然后,李观一再一次对老头子的教导产生了怀疑。
毕竟总不能怀疑自已吧?李观一自信,自已绝对是学到了老头子教人精髓的。
所以,如果有问题,那肯定是老头子这个源头出了错,而不是自已!绝对不是!
嗯,也有可能是小师妹洛清瑶的问题,她有点笨,资质不行。
难怪老头子给她的是《太上剑经》,这门纯粹的剑修之法。
当初李观一就说自已想当白衣飘飘、一剑光寒十四州的剑仙,一剑荡平世间万般事。
结果遭到了老头子的奚落,还说纯粹剑修都是一根筋的傻子,不够傻的人成不了纯粹的剑修,顶多只能学会用剑而已。
还问李观一是不是一根筋的傻子,李观一能说自已是一根筋的傻子?
当然不能了,所以他没能走上纯粹剑修的路。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变化是永恒且绝对的,不变是相对而短暂的。不过在这变化之中,大道本质不会改变,这就是法易道不易,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做的,就是掌握其不变,而应世间之万变。”
李观一停下手中的动作,浑身真气自然流转,由内而外的舒爽感充斥全身。
“为什么当世会有所谓的古老传承?甚至是只属于神话传说之中的法门?那可不是他们往自个儿脸上贴金所致,他们的传承就是来自于仙古甚至是神话时代。”
李观一目光看向洛清瑶,后者安安静静地听着,虽然天赋一般,但这学习的态度确实不错。
“过去的修行之法与我们并不一样,可为什么传承却能延续?因为这些古老传承,本身就站在足够高的层次,贴近大道本真,哪怕是后世修行之路不同,但大道总是相通的。
变的,是表象,不变的,是大道本真,其中这不变之内核,才是真正的传承,领悟了大道真意,再适应现在的体系,这不算什么难事。
所以,你要领悟的是真意,不是外在的架子,架子千变万化,然其中之真意,却是自始至终不变的,懂了吗?”
李观一并不知道,正常人都该是从架子招式再到真意,毕竟真意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乃是无形之物,总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是。
特定的招式技巧,那就是前人为后人入门打造的钥匙。
一上来就直接去感悟真意,实在是强人所难,这是基本的修行常识。
可李观一对于这种过于基本的常识是认知不足的,老头子没教过他。
洛清瑶似懂非懂的点头,听自已这师兄说话,她最常有的感受就是似懂非懂。
好像懂了,可一想又觉得不懂,学不会,更担心被嫌弃。
看着对方的神情,李观一也在反思着,到底是老头子有问题,还是小丫头有问题。
不过也不好太苛责,自已虽然修行上还没教会她什么,但在打扫等事情上,还是学得很快的,已经能接过他手上不少事情了。
“不急,慢慢来,你腿上的伤虽然好得差不多了,还是要好好调养身体,之后我再教你练剑。”李观一安安慰道。
“师兄是剑修吗?”洛清瑶好奇地问道。
“不是啊。”
“啊?”
“放心吧,教你还是没问题的,我虽不是纯粹的剑修,但剑法也略通一二,待他日我道成,我执剑在手,自是剑仙,我意即剑意。”
前半句李观一说得实话,他真觉得自已能教,后半句嘛,有几分属于吹牛皮就是了。
不过想到那部《太上剑经》,李观一就觉得老头子在故意坑他。
这是一部纯粹的剑修之法,李观一虽然尚不能窥其全貌,可他就是看出来了,看出这其中两条大道之路,一对一错,一真一假。
问题就在于,假的路,也是路,错的路,同样可通大道。
《太上剑经》,太上忘情道,两条路,一者至情,一者无情。
李观一当然认为无情道是错的路,太上忘情,圣人之路,最下不及情,得情而若忘,至情而不为情所动,不为情所扰,更不为情所困,方为正解。
可后者修行不易,前者虽只得其表象,却可以走通另一条路。
老头子扔这么一部法诀,不是坑他是什么?
便宜行事,自是教导她无情剑道,省事。
可一来自已明明觉得那是错的,却这么教,李观一自已良心上过不去。
二来,这小丫头修无情道,自已还能指望她代替自已接手观一观吗?
甚至于她不会来个杀师兄以证道吧?
光是想想那样的可能,李观一就觉得心肝儿疼。
可至情之道,要是这小师妹以后修偏了,成了个恋爱脑,剑未磨砺出来,反倒作茧自缚不可自拔,观一观还敢交到她手中吗?直接完犊子了。
老头子还不如不要传道,自已随便找点合适的法门来教她,也不会差到哪去,这完完全全就是在给自已添堵!
这件事还得好生斟酌一番,他如今还有些纠结,明明自已修行都没这么纠结过。
而就在这个时候,道观尚未开启的大门被人敲响了,有人上门。
李观一让洛清瑶去开门,明明还没到开门的时间,不守时的人,还打扰他,李观一不喜欢。
不久之后,洛清瑶领着一个汉子慌慌张张地走了进来。
这人一见到李观一,就要下跪,口中喊着“小道长救命”之类的话。
李观一皱了皱眉,不是来敬香的?
再一看对方容貌,有点眼熟,应该是道观附近哪个村子的人。
不过李观一脸盲,不特地去记的人,往往留不下多少印象。
眼熟,应该见过,尤其是对方叫他小道长,说明应该是认识老头子,但李观一不认得对方是谁。
“你先别急,慢慢说,清瑶,去倒水来。”
李观一安抚着眼前之人,同时支使小师妹去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