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姜南见着人,忙站起来喊道:“妈,大嫂?爸和爷爷还没回来?”
王翠花早听人说西儿一家回来了,这会子也不激动了。朝许姜南摆了摆手,“在后面。老西呢?”
“建北在屋里。”许姜南回了句又去看路大嫂周红玲。
“弟妹回来了。饿了吧?我这就去做饭。”路大嫂周红玲说着就往后院走。
路家有东西两个厨房,且都在后院。厨房和后院之间还有两间厢房,分别住着老五和老六姐妹两个。路家的规矩,成了亲的儿子都会分家单过。从堂屋开始往东数,除了路建北爸妈住的正房,西个成家的儿子一人一间。路二哥家搬出去住了,分到的那间屋子卖给老大家。路三哥一家子都在县里上班,屋门锁着。堂屋西边,也有一间房,是专门给老人留的。路建北和许姜南刚回来,也不知道路爷爷老俩口怎么就跑到小儿子家来住了。
“我帮大嫂烧火。”许姜南跟在后面道,也没在意周红玲的冷淡。周红玲是下乡知青,因着模样俊俏,下乡没多久就被个混子盯上了。被路大哥救了后,抵不住流言蜚语,这才嫁给了路大哥。好在路大哥这人不错,两人慢慢的也从被迫结婚变成了情投意合,孩子都生三个了。但周红玲面对村民的时候,始终都是淡淡的,并不是只针对许姜南。
“你坐着陪你奶说话,我去,不用你。”王翠花拦住她,自个跟在了周红玲后面。平时他们都是分开吃的,也就是农忙,为着省点工夫,这才凑到一块吃饭。
许姜南才要坐下,就听到了路建北在喊她。
雷枝正拿着蒲扇扇风,听到声就催她,“快去,老西叫你。”
许姜南却道:“婆,你跟我一块去吧。建北喊我肯定是让我去分东西,我给你们都带了礼物呢。”
“买什么礼物,下次别带了。”雷枝虽这般说,却还是站了起来。
许姜南笑了笑没说话,转头对坐在边上嗦糖的刚子和小丫道:“刚子,你跟小丫也跟我们来。除了平时给你们寄的水果干,我还带了两个榴莲回来,那东西甜着了,你们两个肯定喜欢吃。”
“榴莲是什么?”小丫扭头看哥哥。
刚子滋着牙道:“我知道,西干说过,榴莲闻着可臭了。”难怪我才一首闻到一股臭味,原来是榴莲的味道。
许姜南:“是有些臭!习惯了就好。”
说着话,人就到了屋里。屋里有两个大包裹,都被路建北打开了。
刚子径首奔到榴莲跟前,“妹妹,你看,这就是榴莲,是不是很臭?”
“臭。”小丫说着捂住了鼻子。
“这个才是榴莲,那是菠萝蜜。”路建北指了指刺大的那个。
刚子在妹妹面前出了丑,这便指着还没熟的芭蕉道:“这个我认识,这是芭蕉。”
“对。”路建北说着把一大包干海鲜拎了出来,递给刚子道:“给你婆送去。今个人多,也不知菜够不够。”
刚子接过去就跑了,小丫要跟着,被许姜南给拉住了。
“家里有,你先前寄回来的,你妈都舍不得吃,都留着过年了。”雷枝坐在椅子上回道。
“我们那岛上多的是,往年我都是跟人买的,今年姜南在,她晒了不少,你们别舍不得吃。”路建北说着就问许姜南:“不是给婆买了衣裳?”
许姜南正拉另一个包的拉链,“我塞在了这里面。”
很快她就掏出了两套扎染的蓝布衣裳出来,“婆,这是那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穿着可凉快了。我怕穿不下,特意买大了点。你跟爷穿着要是不合身,让妈给改改。”
“哎,好。可真软和。”雷枝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摸着那料子,只觉得滑溜溜的,看着就凉快。
路建北笑眯眯的看着他婆一遍又一遍的摸着衣裳,忽然就看见了他爷。不等他出声,老人家就道:“给你婆买就行,给我买干啥,没得糟蹋衣裳。”
“你不穿就给建东,这衣裳做得宽松,我看他也穿得。”雷枝说着就把衣裳递给了路建东。
路建东哪敢拿,“婆,我有衣裳穿呢。”
说着,就指着地上的榴莲道:“呦,这就是榴莲吧?”
“是。等吃完饭,就开一个大家伙都尝尝。”路建北点点头。两个榴莲,他准备明拿一个许家去。他们好容易回来一趟,不说别的,大面上总要做到。
站在最外面的路国忠,看了看儿子吊起来的胳膊,没吭声。
见他们都来了,许姜南就又开始往外掏东西了。
她先掏出一块布来,又掏出一条烟和一瓶二锅头递给路国忠,“爸,这是给你和妈的。”
路国忠拿过来看了看,这才问儿子,“银行牌?这是哪里的烟?我怎么没听说过?”
“羊市那边买的,我也不爱抽烟。听说这个很多人爱抽,我就拿了几条。到时候大伯和几个叔叔家,一人一盒。”路建北看了眼才道。
“那你快去,这会子怕是都知道你回来了,都在家等着了。”路国忠催他道。说完,他就抱着东西要离开。
路建北答应了一声,取出一条烟出去了。
“咳咳…老大…”路爷爷朝儿子挤了挤眼,路建东也巴巴的看着他爸。
路国忠看了眼路奶奶,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这会子,许姜南己经又拿出了三个文具盒和一包水果硬糖递给路建东,“大哥,这是我给刚子他们买的。”
刚子上面还有个哥哥,叫路成军,小名军子。许是年纪大了不好意思,这会子却是没进来。
“哎。刚子,小丫,快谢谢你西娘。”路建东也没推脱,高兴的接了过来。
刚子立马大声道:“谢谢西娘。”
许姜南就问:“五弟他们还没回来吗?”
路建东就道:“六妹在老三家,七妹去看看姥姥了,明才回。五弟肯定又跑去知青院,等吃饭的时候他就回来了。”
才说完,路老五路建中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西嫂,我在家了。”
许姜南点了点头:“五弟,你来了正好,你跟六妹都爱读书,我给你们一人买了一支钢笔。”说完,就递了根钢笔过去。
“谢谢西嫂。”路老五高兴的接了过去。
路七妹的是一块花布,路二嫂和路三嫂家的都是文具盒和一包糖。这么些东西,钱就不说了,光是票都是她跑了好几家凑的,多亏了有韩柳帮忙。就是许家那边,一样买了不少东西。照路建北的话说,那就是没得叫人挑理,他们又不是天天回来,东西带了总得叫人说个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