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人世界的生活

第11章 月经歧视

加入书架
书名:
在巨人世界的生活
作者:
循规蹈矩的猪
本章字数:
4792
更新时间:
2025-06-13

夜晚的到来,宣布着工作的结束。

明晓踏着满是泥巴的鞋子跟着大部队走进了敞开的大门。

宿舍内人满为患,比早上来时看到的人更多。一群人刚起床,准备上工,一群人刚下班,准备休息。换班的人都聚在了一起显得非常地有人气。

明晓由于在诡异空间中待的时间太长,留下了一些心理阴影,在人满为患的环境中明晓觉得很是安心,劳作了一天的憋闷心情也好了些许缓解。

可当他来到自己放行李的角落时,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似地跌落了谷底。

他的行李不见了。

原本放行李的地方己经被刚下班的劳工们所占据,他们有大人有小孩,或坐或躺都沉浸在休息的时光中。

明晓有些着急,眼睛环顾西周,主要在附近人们的行李上扫过,他想是不是有人拿错了。

可惜他并没有找到,极大可能是被偷了。

现在正是入冬之时,天气虽然还不是那么冷,可再过一阵子天就要凉下来了,没有被子日子还怎么过!

明晓没有放弃,他走到自己原来放行李的地方,现在这里正有一对穿着粗布麻衣的母女靠着木墙休息。

母亲身材发福,略微有些肥胖,她搂着自己的女儿缩在被子里表情担忧。母亲怀里的女孩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她眉头紧皱,一脸难受的样子,看来这家人是遇到了一些不好的状况。

明晓暂时压下心中的同情走上前询问。

“大婶能问个事儿吗?”

大婶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可以。”

“你来这的时候有没有一堆行李放在这,那是我的东西,现在不见了?”

“你东西被偷了!”

大婶对明晓的遭遇有些同情,但还是摇了摇头。

“抱歉啊,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来这的时候这什么东西都没有。”

明晓脸上浮上了一层阴霾,他对大婶点点头,说了声:“谢谢。”

转头正要去询问周边其他人时,女孩痛苦地呢喃声传入了他的耳朵。

“妈妈我好疼,好难受!”

母亲面色哀苦,自己的孩子病了,可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在这种地方怎么可能会有医生,就算有医生也没有药。就算有药,在这个物价上涨的时候价格也贵到让人绝望。

母亲只能将被子裹得更紧一些,一只手抚摸着女孩的脑袋轻声安慰。

“没事的夏娜,只要热起来就没事了,我的孩子你会好起来的。”

明晓犹豫了片刻就转回身走了回去。

大婶见明晓回来了疑惑地问。

“你还有什么事吗?”

明晓摇摇头,蹲下身,指了指她怀里的女孩询问道:“这是你女儿吗?她看起来不太好,能跟我说说她的情况吗?我或许能帮上点忙。”

大婶先是惊讶了一下,然后表情变得纠结,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她眼神躲闪着说:“谢谢你的关心,他只是有些……肚子疼,并没有什么大碍。”

“是吗?”

大婶奇怪的反应被明晓看在眼里,他没有转身就走,而是好言相劝道:“大婶我读过书,虽然我不是什么医生,但一些小病小事儿我还是有处理经验的,跟我说说她的情况,你孩子看起来真的很难受。如果是生病的话,我可以带她去看医生。”

这个国家基层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只要能认识字都能说一句自己是个文化人。普通人民接受的教育还是宗教式教育,教的还是誓死守卫城墙,城墙是神造之物,这些乱七八糟又神神叨叨的东西。

而真正的教育只有在罗塞之墙内地,那些中产阶级和贵族才能享受得到。

所以在这里读过书的人身上是有光环的,那是智慧,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

大婶一听明晓是个读过书的人,眼神瞬间就有了变化,他环顾西周好像生怕被人听见似的,小声说出了几个字。

“她是……那个……来了。”

“嗯,什么?”

明晓头一歪,露出了一个疑惑的表情。

大婶见明晓没听懂,又换了种说法。

“也就……是每个女人会有的那几天。”

“哦……。”

明晓了然地点点头,明白了,那个女孩不是得了病,那不是病,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就是月经。

明晓终于明白了,女孩的母亲为什么这么遮遮掩掩。这个世界还处于半封建社会,对生理知识不能说是一知半解,只能说是毫无了解。

人们普遍将女性的月经视为不洁之物,认为这是不幸的征兆。甚至“月经”这个词,在这个世界压根就没有。都是用“那个”“那几天来”“倒霉事”来代替。

人们的不了解,加重了女性的月经羞耻,导致她们月经来的那几天,出了事都不敢到处乱说,甚至不敢去找医生。

女孩会有这样的反应,应该是痛经。明晓是个男的,不知道痛经是个啥感觉,但他还真知道怎么缓解痛经。

明晓有两个姐姐,她们痛经的时候明晓出于好奇就询问了这方面的知识,现在还真就用上了。

理清楚情况后,明晓思索了片刻,站起身说:“稍等一下,我去找点东西。”

明晓快步走出宿舍,想就地取材,找点制作材料。

女性痛经处理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吃药,另一种就是用热水袋外敷。

药这种东西就别想了,不仅贵还难搞。热水袋的话倒是可以另辟蹊径。只要能保证暖和,并且让女孩长久地放置在腹部就可以了。

热水袋的作用就是取暖,可取暖的东西不只有热水袋。

明晓想起了自己老家的一种名叫“火罗”的取暖工具,用大白话说就是手提式火炉。它的外形像是古人装菜时用的食盒,盖子都是镂空式的,方便氧气进入,确保里面的木炭能持续性地燃烧。一般都是用竹子编织而成,里面会镶嵌一层铁皮,用来隔绝木炭,防止木炭烧穿竹筐。

现在去找竹子现编一个是不可能的,明晓没那时间也没那技术。但找一些材料做一个简易版的倒是可以。

明晓先是去放农具的地方,拿了一把铲子和一个小一号的铁质水桶。然后在路上弄了点略微潮湿的泥巴,把整个水桶内都均匀地抹上了厚厚的一层泥巴。这样能有效地保证水桶不会被烧得太烫。

宿舍外有人点起篝火,一群人围在那里看着火呆愣愣地出神。火在户外可是被称为荒野电视机,看着火光流动与跳跃,感受着火光所带来的温暖,这种触觉与视觉的享受能暂时让人忘记痛苦,贪婪地享受着火所带来的温暖与安全感。

明晓来这取了些木炭和草木灰,草木灰能让木炭闷烧得更久,把这些倒进桶里,然后上面再铺上一层泥巴,再在泥巴上打好出气口,这样一个简易的取暖炉就完成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