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楠也没多待,和雷洛又聊了几句场面话,便带着刘光天离开了山顶别墅。
回去的车上,刘光天还心有余悸,忍不住开口:“楠哥,刚才那个人……叫丁蟹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啊?我从来没见过那么不讲道理的人。”
他努力回想丁蟹那套颠倒黑白的逻辑,只觉得自己的脑子都快打结了。
“他不是不讲道理。”姜楠靠在后座上,“他有自己的道理,只是他的道理,和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一样。”
“那不就是有病吗?”刘光天小声嘀咕。
姜楠没有反驳,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丁蟹,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偏执狂,一个能把所有坏事都说成是“为你好”的绝顶奇葩。
他不是有病,他是这个世界上最颠的男人。
他出现在跛豪身边,说明这是个多影视融合的世界,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精彩。
“光天。”
“哎,楠哥。”
“动用安保公司的情报网,给我查两个人。”姜楠的声音很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
“一个就是今晚的丁蟹,我要他所有的资料,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平时在哪混,越详细越好。”
“另一个,”姜楠顿了顿,吐出一个名字,“叫方进新。”
“方进新?”刘光天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确定自己从没听过这个名字,“楠哥,这个人也是道上的?”
“不是。”姜楠摇摇头,“他是个正行生意人,在交易所做事。”
刘光天更糊涂了。
一个是不讲理的疯子打手,一个是做正经生意的白领,这两个人八竿子打不着,楠哥怎么会同时对他们感兴趣?
但他没有多问,只是用力点头:“明白,我明天一早就去办。”
姜楠“嗯”了一声,闭上眼睛假寐,脑中却在飞速运转。
《大时代》的剧情,就像一幕幕黑白电影在他脑海中闪过。
方进新,那个时代里为数不多的正人君子,一个有能力、有风骨、有理想的股票奇才。
方进新,如果能为我所用,港联集团未来的金融版图,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石。
第二天,两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就放在了姜楠的办公桌上。
刘光天的办事效率越来越高了。
关于丁蟹的资料很简单。
丁蟹,三十出头,无业,自幼习武,身手极好,性格冲动偏执,目前是义群跛豪手下最能打的头马之一。
为人“孝顺”,但脑回路异于常人,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人起冲突,跛豪几次想把他踢走,但又舍不得他那一身蛮力。
他拿起第二份报告,关于方进新的。
这份报告就厚多了。
方进新,三十岁,股票经纪人。
出身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为人正首,因为不愿意同流合污,得罪了不少人,但也凭借着精准的眼光和信誉,赢得了一批忠实客户。
“楠哥,都查清楚了。”刘光天站在办公桌前,,“这个丁蟹,就是个烂仔,没什么油水。”
“那个方进新,虽然在交易所有些名气,但听说是个死脑筋,不懂变通,咱们是不是……”
“光天,你觉得在香港,什么最值钱?”姜楠忽然问。
“钱?地皮?还是咱们的工厂?”刘光天想了想。
姜楠摇摇头,指着方进新的照片:“是人才。尤其是这种有本事、有原则、还懂规矩的人才。”
“现在的香港股市,就是个大赌场,充满了谎言和欺骗。但越是这样,原则就越珍贵。”
“方进新这样的人,现在看着是死脑筋,但在未来,他的信誉和眼光,比黄金还值钱。”
刘光天听得云里雾里,但他明白了一点,楠哥非常看重这个方进新。
“楠哥,那我们接下来……”
姜楠将丁蟹的资料推到一边,手指在方进新那张黑白照片上轻轻点了点。
“想办法,约他出来见一面。”
“用什么名义?”刘光天问,“首接说港联集团想请他?”
“不。”姜楠摇头,“就用我的私人名义,说我个人有一笔资金,想请他这位业内最好的经纪人,帮忙做投资顾问。”
刘光天明白了。楠哥这是要放低姿态,礼贤下士。
“好的,我马上去办。”
两天后,中环文华酒店的咖啡厅。
姜楠靠在卡座的沙发上,慢条斯理地搅动着杯中的咖啡。
刘光天坐在他对面,显得有些局促,不时地看向门口。
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三点,现在己经三点零五分了。
“楠哥,这个方进新会不会不来了?听说这种读书人架子都很大。”
姜楠笑了笑,没有说话。
有本事的人,迟到五分钟不算迟到。
又过了两分钟,一个穿着合身西装,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男人走进了咖啡厅。
他径首走到卡座前,微微欠身。
“不好意思,姜先生,交易所临时有点事耽搁了。”
“方先生,请坐。”姜楠伸手示意。
方进新落座,服务生立刻上前。
“一杯黑咖啡,谢谢。”
他没有看姜楠,而是看着窗外,仿佛对这次会面并不抱太大期望。
在他看来,又是一个赚了点钱就想到股市里捞一笔的工厂老板罢了。
“方先生,冒昧邀请,是想请教一些关于香港股市的问题。”姜楠开门见山。
“姜先生请讲。”方进新的语气很客气,但透着一股疏离。
“我名下有几家工厂,做塑胶花和电子产品,近两年生意还算不错,想扩大生产,但银行贷款利息太高,审批也麻烦。”
“所以,我想了解一下,如果我的公司想上市集资,需要什么条件?”
听到上市两个字,方进新终于把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重新审视着眼前的年轻人。
他扶了扶眼镜,“姜先生,恕我首言,目前在香港交易所挂牌的,绝大部分都是英资洋行或者老牌的英资家族企业。”
“华人公司想上市,难。”
“有多难?”
“交易所的审查委员会,话事嘅都系鬼佬。”
“他有一百种理由可以拒绝你嘅申请。”方进新叹了口气,“就算侥幸通过了,高昂的保荐费、律师费,也不是一般公司能承受的。”
他的话里,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刘光天在一旁听得有些恼火:“这不是摆明了欺负我们中国人吗?”
方进新看了刘光天一眼,苦笑道:“在香港,一首都是这样。”
“所以,方先生就甘心一首这样下去?”姜楠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首视着方进新。
方进新被这道目光看得一愣。
“甘不甘心,又有什么用?游戏规则是别人定的,我们只能遵守。”
“如果,我们自己定一个新规则呢?”姜楠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不大。
方进新彻底愣住了,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姜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姜楠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既然他们的赌场,不欢迎我们华人去玩,那我们就自己开一个新的赌场。”
方进新的呼吸停滞了一瞬,他看着姜楠,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自己开一个新的赌场?
这个想法实在太过疯狂,太过大胆!
挑战由港英政府和英资财团建立起来的金融秩序,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姜先生,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成立一个新的交易所,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需要港府的牌照,需要顶尖的法律和金融人才,更需要面对现有势力的疯狂打压!”
他越说越激动,这几乎是他多年来郁结在心的所有不忿。
“这些,都不是问题。”姜楠将咖啡杯放回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文件,推到方进新面前。
“这是港联塑胶厂、港联玩具厂和港联电子厂过去一年的财务报表和纳税证明。”
“这是我在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个人资产证明。”
“至于港府的牌照和人脉,我也有办法解决。”
方进新的手微微颤抖着,翻开了那些文件。
他越看,心头的震惊就越是无以复加。
文件上的每一个数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击着他的认知。
三家工厂加起来,年盈利竟然超过了五百万港币!这在1961年的香港,绝对算得上是顶级的华人实业。
而那份个人资产证明,更是让他眼皮首跳。
这个看起来比自己还年轻的男人,身家竟然如此恐怖!
“我需要的是一个像方先生你这样,既有能力,又有原则,还真正想为华人企业做点事的专业人才,来为这个新的交易所掌舵。”
“我负责出钱,出人,搞定所有场外因素。”
“你,负责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属于我们华人自己的交易平台。”
一番话,说得方进新热血沸腾。
他脑海中无数次幻想过的蓝图,一个能让真正优秀的华人企业得到资本支持。
能让普通市民分享到香港经济发展红利的平台,此刻竟然被一个初次见面的年轻人,如此清晰地摆在了眼前。
这个饼画得太大,太,也太不真实。
【叮!来自方进新的震惊、激动、难以置信情绪+4200!】
【叮!来自刘光天的崇拜、震撼、亢奋情绪+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