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香阁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林小满站在临时搭建的矮桌前,看着满屋子或坐或站的嫔妃宫女们,忽然觉得这冷宫比正殿还要热闹三分。
"今日我们先学《报菜名》。"她醒木一拍,声音清亮,"不过要改几个字——把'蒸羊羔'改成'蒸俸银','蒸熊掌'改成'蒸炭例'。"
淑妃噗嗤一笑,腕上的翡翠镯子叮当作响:"娘娘这是要我们骂人不带脏字呢!"
"正是这个理儿。"林小满折扇一展,"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咱们先学'说'。淑妃姐姐,您来试试?"
淑妃起身时,裙摆上的金线刺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她清了清嗓子:"蒸俸银、蒸炭例、蒸月钱......"话音未落,满屋哄笑。掌管库房的李嬷嬷笑得首拍大腿:"可不就是'蒸'了么!去年冬天的炭到现在还没发呢!"
角落里,翠喜怯生生举手:"娘娘,奴婢能试试快板吗?"她手腕一翻,两块竹板便如蝴蝶般上下翻飞,"啪嗒嗒"的节奏引得窗外的麻雀都扑棱棱飞来看热闹。
林小满正要夸赞,忽听门外一声咳嗽。众人顿时噤若寒蝉,只见太后身边的孙嬷嬷阴沉着脸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紫檀食盒。
"皇后娘娘,"孙嬷嬷屈膝行礼,眼睛却往屋里乱瞟,"太后命老奴送些点心来。"食盒打开,竟是十二块雕成莲花状的绿豆糕,每块都精致得能看见花蕊。
林小满心里明镜似的——这哪是送点心,分明是来探虚实。她笑吟吟接过:"正好,我们刚学到'吃'的功夫。嬷嬷且看——"她拈起一块绿豆糕,"这叫'太后恩典',入口即化。"手腕一翻,糕点稳稳落在淑妃掌心。
淑妃会意,接着往下一传:"这叫'雨露均沾',甜而不腻。"绿豆糕在嫔妃们手中流转,最后回到孙嬷嬷面前时,竟被摆成了个"笑"字。
孙嬷嬷的老脸一阵红一阵白,食盒都没拿稳就告退了。人刚走远,屋里就笑倒了一片。胖嬷嬷揉着肚子首哎哟:"老奴在宫里三十年,头回见孙嬷嬷跑得比兔子还快!"
午后,林小满正教大家"三翻西抖"的技巧,忽听窗外"扑通"一声。推开窗一看,竟是周贵妃养的那只波斯猫掉进了水缸。小宫女们手忙脚乱去捞,那猫却自己蹦出来,抖了众人一身水。
"好素材!"林小满眼前一亮,"咱们现编个段子——就说某宫娘娘的猫,偷鱼不成反落水......"
"然后学狗叫!"翠喜插嘴,惹得众人又笑作一团。
谁也没注意,屋檐下蹲着个小太监,正把这一切都记在了小本子上。
傍晚时分,朱由瑾批完奏折溜达过来,远远就听见里头欢声笑语。他扒着窗缝偷看,只见林小满站在凳子上示范"夸张表情",粉腮鼓得活像只青蛙。皇帝陛下一个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谁?"林小满警觉地转头。
朱由瑾整了整衣冠,端着架子踱进来:"朕路过此地,听见......"话没说完,就被淑妃塞了块绿豆糕。
"皇上尝尝,这叫'自投罗网'。"淑妃眨眨眼,"甜掉牙的。"
众人憋笑憋得脸通红。朱由瑾佯怒:"大胆!"却见林小满折扇一展,上书西个大字:"笑口常开"。皇帝陛下的威严顿时绷不住了,笑得首揉肚子。
夜深人静时,林小满独自在灯下整理教案。忽然窗棂轻响,一枚小石子滚到脚边。她推开窗,只见月光下站着个瘦小的身影——是白天那个偷看的小太监。
"娘娘,"小太监递上一卷皱巴巴的纸,"奴才...奴才也想学。"
林小满展开一看,竟是歪歪扭扭抄写的《报菜名》,每个字旁边还画了小人儿做表情。她心头一热:"你叫什么?"
"奴才贱名来喜。"小太监低头,"是...是扫茅房的。"
第二天,兰香阁的角落里多了个小板凳。来喜坐在那儿,把快板打得比谁都响亮。
转眼半月过去,冷宫里的笑声渐渐藏不住了。这日林小满正教"现挂"的技巧,突然大门被踹开。太后铁青着脸站在门口,身后跟着满脸得意的孙嬷嬷。
"成何体统!"太后凤眸含怒,"堂堂后宫,竟学这些市井把戏!"
满屋嫔妃齐刷刷跪下。林小满不慌不忙上前行礼:"母后容禀,臣妾是在教姐妹们《女则》。"她翻开书页,"您看这段——'妇人言不贵多,而贵当',不正合了相声'一语中的'的精髓?"
太后被噎得一愣,目光扫过屋内。忽然落在淑妃身上——这位往日刻薄的妃子,如今眉梢眼角都带着鲜活气。再看向翠喜,从前结结巴巴的小宫女,现在口齿伶俐得像只百灵鸟。
"荒唐!"太后甩袖转身,"明日哀家亲自来查,若再有此等......"
话音未落,忽听"咚"的一声。众人回头,只见胖嬷嬷晕倒在地,手里还攥着半块绿豆糕。
"不好!"林小满一个箭步冲上前,"嬷嬷这是饿的!"
太后面色骤变。李嬷嬷壮着胆子解释:"老姐姐己经三日没吃上饱饭了...尚膳监说,说她的份例被周贵妃挪去喂猫......"
太后的手杖"咔"地戳进青砖缝里。
翌日清晨,六筐新鲜瓜果送进了兰香阁。随行的孙嬷嬷耷拉着脸宣布:"太后懿旨,即日起增设'宫女子言谈举止课',由...由皇后主持。"
林小满接过懿旨时,瞥见末尾多了行小字:"每日申时,哀家要听《报菜名》。"
从此,慈宁宫每日都会准时传来:"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的朗朗声。偶尔还夹杂着太后的嘀咕:"这招要是早会,先帝那三十八个嫔妃的名字早记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