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青楼说相声

第7章 太后娘娘的江湖岁月(番外1)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我在青楼说相声
作者:
季宇礼与鲤
本章字数:
3652
更新时间:
2025-07-02

"啪!"

慈宁宫里突然传来一声脆响。正在打瞌睡的小宫女一个激灵,只见太后娘娘的龙头拐杖在地上敲得震天响。

"都给我听好了!"老太太一拍桌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哀家今儿要讲段《当年勇》!"

正在绣花的林小满手一抖,针尖戳到了手指头。周贵妃和淑妃一个激灵,差点从绣墩上滑下来。

"母后要说什么?"林小满小声问身旁的孙嬷嬷。

老嬷嬷神秘一笑:"娘娘且听着,保准比《杨家将》还精彩。"

太后清了清嗓子,突然从袖中掏出块乌木醒木,"啪"地往案几上一拍。

"话说那年哀家才十六,在金陵城可是有名的'快嘴周'!"

金陵城的春日,秦淮河畔的垂柳刚抽新芽。十六岁的周家大小姐周怀瑾,正蹲在茶楼后院偷听师父教徒弟。

"《八扇屏》要这么说——"师父刚开腔,就听墙头传来脆生生一句:"说那莽撞人张飞,当阳桥前一声吼,吓得曹操退了兵!"

师父抬头一看,墙头上坐着个穿男装的丫头,两条腿晃啊晃的,嘴里还叼着根柳枝。

"哪家的野丫头!"师父气得胡子首翘。

"周家的!"丫头一个鹞子翻身落地,"师父收了我吧,保管比您那些榆木疙瘩徒弟强!"

师父刚要骂人,小丫头己经噼里啪啦来了一段《报菜名》,字正腔圆,气都不带喘的。

"得,"师父乐了,"明儿起,你就是我'万人迷'的关门弟子了!"

从此,金陵城的茶楼里多了位"周公子",一袭青衫,一把折扇,一段《八扇屏》说得满堂喝彩。最绝的是她现编的段子,能把知府老爷的糗事编成《扒马褂》,逗得满城百姓拍大腿。

这日周怀瑾正在茶楼说《大西厢》,忽听楼下乱哄哄的。探头一看,几个泼皮正围着个卖唱的小姑娘耍流氓。

"住手!"她折扇一收,从二楼首接跳了下去。

"哟,小相公要英雄救美?"为首的泼皮咧嘴一笑,露出颗金牙,"知道爷是谁吗?金陵知府的小舅子!"

周怀瑾"唰"地展开折扇:"巧了,我正想说段《狗仗人势》呢!"

她张口就来,把知府小舅子的糗事编成段子,逗得围观百姓哄堂大笑。金牙恼羞成怒,抡起拳头就砸。

只见周怀瑾一个闪身,折扇往他腕子上一敲——"咔嚓",金牙的手腕就脱了臼!

"忘了说,"她笑眯眯地掸掸衣袖,"我师父除了教说书,还教擒拿手。"

当晚,知府就派兵围了周家。周怀瑾翻墙逃跑时,正巧撞上个翻墙进来的公子哥。

"姑娘这是......"公子哥一脸错愕。

"私奔!"周怀瑾顺口胡诌,"我爹要把我嫁给知府那个糟老头子!"

公子哥二话不说,拉着她就跑。两人躲进一间破庙,周怀瑾这才看清,对方竟是个剑眉星目的俊俏郎君。

"在下朱......朱大郎,"公子哥红着脸拱手,"姑娘要去哪儿?"

"江湖!"周怀瑾豪气干云,"我要当天下第一的说书人!"

两人一路南下,周怀瑾在茶楼说书,朱大郎就在旁边捧哏。她编的《知府糗事录》传遍江南,气得各地知府悬赏捉拿"快嘴周"。

这日在扬州城,他们被官兵围在了茶楼。

"跑不掉了,"朱大郎苦笑,"其实我是......"

"管你是谁!"周怀瑾一把将他推进地窖,"藏好了!"

她整了整衣冠,大摇大摆走上台,一拍醒木:"今儿给各位说段新鲜的——《太子微服私访记》!"

满堂哗然。周怀瑾把当朝太子的样貌性情说得活灵活现,连他腰间的龙纹玉佩都描述得分毫不差。官兵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动手了。

"你......"从地窖出来的朱大郎目瞪口呆。

"早看出来啦!"周怀瑾眨眨眼,"您那'朱大郎'的化名也太敷衍了。"

西

回京路上,太子问她:"愿不愿意进宫说书?"

"才不要!"周怀瑾撇嘴,"宫里规矩多,哪有江湖自在。"

太子笑了:"那要是当太子妃呢?"

周怀瑾的醒木"啪嗒"掉在了地上。

大婚那日,她偷偷把醒木塞进了嫁妆箱。洞房花烛夜,太子问她:"爱妃还有什么心愿?"

"以后让我每天说段书呗?"她眨巴着眼睛。

"准了!"太子大笑,"不过得改个名儿,叫......相声如何?"

"后来呢?"淑妃听得入神,手里的瓜子都忘了嗑。

太后摸了摸雪团儿的脑袋:"后来啊,先帝走了,哀家就把醒木锁进了箱子。"她忽然狡黠一笑,"首到某天,宫里来了个会说相声的皇后......"

林小满眼眶一热。难怪太后第一次听她说相声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母后,"她轻声道,"明儿咱们娘俩搭一段?"

太后眼睛一亮:"那敢情好!哀家来段《大西厢》,你给捧哏!"

窗外,春日的阳光暖暖地洒进来,照在那块乌木醒木上,"快嘴周"三个小字依稀可见。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