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淑妃站在梳妆台前,对着铜镜反复练习张嘴的弧度。
"这样唱……不对,这样……"她捏着嗓子,试图找到正确的音调。
翠儿在一旁欲言又止:"娘娘,您确定要唱《疏勒情歌》?"
"当然!"淑妃信心满满,"本宫可是研究了三日龟兹、于阗、疏勒三国民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翠儿:"……"
她很想提醒淑妃,上次在龟兹王宫,淑妃一曲《葡萄架下》把国王笑得从王座上滑下来,但看着自家主子斗志昂扬的模样,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2)
百戏擂第二日,歌舞比试开场。
疏勒人天生能歌善舞,第一个上场的胡姬嗓音清亮如泉,舞姿曼妙如柳,引得满堂喝彩。第二个上场的波斯艺人更是惊艳,一把乌德琴弹得如泣如诉,连林小满都忍不住鼓掌。
轮到淑妃时,全场目光齐刷刷投向她。
淑妃深吸一口气,走上高台。
她今日特意换了一身疏勒女子的纱裙,金铃缠腰,面纱半遮,颇有异域风情。
乐师们看向她,等待示意。
淑妃却一摆手:"不用伴奏,本宫清唱。"
全场寂静。
她闭眼,开口——
"啊~啊~~~"
第一声出来,林小满手里的葡萄掉在了地上。
朱由瑾的酒杯悬在半空。
阿史那贺鲁的眉毛高高扬起。
淑妃的歌声,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又像一架年久失修的纺车,吱呀吱呀地转着调子,忽高忽低,忽尖忽哑,毫无规律可言。
但淑妃浑然不觉,越唱越投入,甚至加上了自创的舞步——同手同脚地转圈,腰间的金铃叮叮当当乱响,活像一只喝醉的孔雀。
疏勒百姓起初目瞪口呆,渐渐地,有人开始憋笑,最后整个广场爆发出震天的笑声。
"好!"阿史那贺鲁拍案大笑,"这调子新奇!本王从未听过!"
淑妃以为是在夸她,唱得更起劲了,最后一句甚至破了音,飙出一个匪夷所思的高音,惊飞了屋檐上的鸽子。
曲终,淑妃优雅行礼。
疏勒乐师们面面相觑,最终,首席乐师站起来,诚恳道:"娘娘此曲……别具一格,可否赐教?"
淑妃骄傲地昂头:"此乃大胤'随心调',讲究的就是一个率性而为!"
乐师恍然大悟,郑重记下。
当晚,疏勒街头就有人开始传唱淑妃的"随心调",跑调跑得千奇百怪,却莫名朗朗上口。
(3)
第三日,比试武艺与杂耍。
杨红玉带着凤鸣卫上场时,疏勒武士们起初不以为然——一群女子,能有什么本事?
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杨红玉一柄长剑如游龙惊鸿,剑光所至,风声飒飒。凤鸣卫二十人列阵,刀光剑影间竟舞出一套"霓裳剑器",刚柔并济,看得人眼花缭乱。
疏勒第一勇士阿史那咄吉不服,跳上擂台挑战。
杨红玉微微一笑,剑尖轻挑,将他腰间佩刀的丝绦削断,刀未出鞘便己败北。
阿史那咄吉目瞪口呆,半晌,突然单膝跪地:"请师父收我为徒!"
杨红玉:"……"
她转头看向朱由瑾。
朱由瑾淡定喝茶:"朕准了。"
于是,凤鸣卫在疏勒收了一群彪形大汉当徒弟,每日晨练时,都能看见一群络腮胡壮汉跟在姑娘们后面扭扭捏捏地学剑舞,场面十分滑稽。
(4)
百戏擂最后一日,阿史那贺鲁亲自点名:"大胤皇后,何不上台一试?"
林小满正啃着哈密瓜,闻言差点噎住:"我?"
"对!"阿史那贺鲁笑道,"听闻皇后娘娘的'流行歌'在龟兹城门一唱成名,今日也让疏勒百姓开开眼!"
林小满看向朱由瑾,后者眼中含笑,冲她微微点头。
她深吸一口气,走上擂台。
台下人山人海,无数双眼睛盯着她。
她清了清嗓子,刚要开口,忽听一阵鼓声响起——
"咚!咚!咚!"
节奏明快,铿锵有力。
她回头,只见朱由瑾不知何时走到了乐师席,亲自执槌击鼓,目光灼灼地望着她。
林小满心头一热,随着鼓点唱起了《疏勒狂欢夜》——
"今夜星光灿烂,疏勒不眠——"
她的嗓音清亮,带着现代流行乐的洒脱,朱由瑾的鼓声恰到好处地应和着,仿佛早己演练过千百遍。
疏勒人从未听过这样的旋律,起初愣怔,渐渐地,有人开始跟着拍手,最后整个广场变成了狂欢的海洋。
阿史那贺鲁兴奋地跳起来,一把扯下自己的狼牙项链塞给侍从:"赏!赏给大胤皇后!"
(5)
百戏擂结束那晚,疏勒王宫灯火通明,宴席通宵达旦。
林小满抱着一堆赏赐——金骆驼、狼牙项链、五彩琉璃盏……笑得合不拢嘴。
朱由瑾走到她身边,低声道:"皇后今日,光芒万丈。"
林小满歪头看他:"陛下击鼓的样子,也很帅。"
朱由瑾挑眉:"帅?"
"就是……俊朗非凡。"
朱由瑾低笑,忽然从袖中取出一物——一枚精致的玉哨。
"这是?"
"疏勒的'风语哨'。"他轻声道,"吹响它,千里之外,亦能随风传讯。"
林小满好奇地吹了一下,哨声清越,宛如凤鸣。
朱由瑾看着她,目光温柔:"往后你走到哪儿,朕都能找到你。"
林小满心头一暖,正想说话,忽听周贵妃在不远处惊呼:"娘娘!快来看!"
她和朱由瑾走过去,只见周贵妃指着金骆驼的肚子:"这里有机关!"
她按下骆驼腹部的暗钮,"咔嗒"一声,驼峰分开,露出里面璀璨的宝石——红如血,蓝如天,绿如昆仑翠。
阿史那贺鲁大笑:"这可是疏勒的镇国之宝!今日赠予大胤,愿两国永结同好!"
朱由瑾郑重接过,林小满却注意到,骆驼的眼睛也是宝石所制,在灯火下流转着奇异的光彩,仿佛活物一般。
她忽然想起现代博物馆里的那些西域文物,历经千年,依旧熠熠生辉。
而此刻,她正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亲手触摸着这些传奇。
夜风拂过,朱由瑾握住了她的手。
疏勒的星空下,大胤的旗帜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