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后。
寒风卷过城市的废墟,带着刺骨的凉意和尘埃的味道。铅灰色的天空依旧阴沉,厚重的云层仿佛永远不会散去,吝啬地透下微弱的天光。冬天来了。
城市的伤痕依旧触目惊心。倒塌的高楼如同巨兽的骸骨,断裂的桥梁横亘在干涸的河道上,焦黑的土地随处可见。但在这片巨大的废墟之上,一些微弱的生机正在顽强地萌发。
一些相对完好的街区,被幸存者们用废墟中的砖石、钢筋和废弃车辆,构筑起了简陋的防御工事和聚居点。袅袅炊烟从一些用破铁皮和塑料布搭建的窝棚里升起,带来一丝人间烟火气。
幸存者们穿着缝缝补补的厚实衣物(从废墟中搜集或自己缝制),脸上带着风霜和麻木,却也多了一丝对未来的期盼。他们组成小队,在废墟中仔细地翻找着一切可用的物资:扭曲变形的金属、未完全损坏的工具、密封良好的罐头、瓶装水……甚至是还能发芽的种子。
“这边!这栋楼下面好像有个小超市没被完全压塌!”一个年轻人大声招呼着同伴。
“小心点!注意结构!别塌了!”年长者提醒着。
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搬开碎石,脸上露出找到宝藏般的喜悦。
在稍微安全些的聚居点内,妇女们围坐在用废弃油桶改造的火炉旁,缝补着衣物,或者处理着找到的有限食物。孩子们的脸上虽然还带着营养不良的菜色,但眼神不再那么空洞,偶尔会追逐打闹,发出久违的、虽然微弱却真实的笑声。
一些有技术的人,则尝试着修复小型发电机,或者利用废墟中的材料制作简单的工具和武器。城市里偶尔能听到柴油发电机“突突”的声响,带来短暂而珍贵的电力。
没有政府,没有军队。秩序是原始的,由几个在灾难中展现出领导力和公正性的人自发维持。资源是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艰难结合。冲突和争夺依然存在,但在共同的生存压力和来之不易的光明下,被压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李薇在一个靠近河边的中型聚居点里。她换上了一身还算干净的旧衣服,脸上依旧带着挥之不去的悲伤,但眼神坚定。她利用自己在饭店工作过的经验,负责聚居点的食物分配和简单的烹饪。她总是很公平,也很沉默。
她的脖子上,用一根细绳挂着两样东西:一段褪色的红绳,和一小块光滑的、不起眼的黑色石头(那是她在电视塔顶凹坑边缘找到的,唯一未被湮灭的、似乎与王明明有关的物品,冰冷,但不再散发恶意)。
关于“诅咒之神”的传说,依旧是幸存者们私下交谈时最神秘也最禁忌的话题。版本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离奇,甚至有人开始偷偷供奉那个名字,祈求他残留的“神威”能保护自己。每当听到这些议论,李薇总是默默走开,摸着胸口的红绳和黑石,心中充满了复杂的哀伤。
这一天,难得的,厚重的云层裂开了一道缝隙。一缕微弱却真实的、金灿灿的阳光,如同探照灯般,刺破云层,洒落在城市的一片废墟之上!
“阳光!是阳光!”一个孩子首先发现了,指着天空惊喜地大叫起来!
瞬间,整个聚居点,甚至更远地方的幸存者都沸腾了!人们纷纷跑出窝棚和掩体,仰起头,眯着眼,贪婪地望向那久违了不知多久的阳光!泪水再次涌出,但这一次,是充满了希望的泪水!
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云层很快又合拢了。但那缕真实的阳光,如同最珍贵的礼物,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幸存者的心中!它昭示着,最深的黑暗己经过去。黎明虽然漫长,但光明,终将彻底回归。
幸存者的黎明,在废墟和泪水中,在寒冷和希望里,艰难地到来了。李薇站在人群中,仰望着云层缝隙消失的地方,阳光的温暖似乎还残留在脸上。她紧紧握住胸口的红绳和黑石,低声呢喃,仿佛是说给那个永远消失的人听:
“你看……天光……真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