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大学生的故事

第9章 三个女大学生的故事(九)

加入书架
书名:
三个女大学生的故事
作者:
仲夏夜未央
本章字数:
458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复旦大学图书馆顶楼,黄昏的光线透过落地窗斜照进来,将书架间的尘埃映成金色的薄雾,周正明站在经济学院副院长的办公室门前,手里攥着一沓打印纸,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

“进来。”里面传出来低沉的声音。

周正明推门而入,办公室里弥漫着檀香和咖啡的混合气味,副院长陈明德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镜片后的眼睛微微抬起,扫了他一眼,又低头继续批阅文件。

“陈教授,我修改好了。”周正明将论文轻轻放在桌上,声音恭敬而克制。

陈明地“嗯”了一声,随手翻看了几页,目光在署名处停留了一秒,那里空着,没有他的名字。

“小周啊,”他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核心期刊可不是本科生能发表的地方。”周正明的嘴角微不可察地绷紧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成谦逊的微笑。

“陈教授,您说得对。”他顿了顿,声音放轻,像是随口一提,“不过,第27页引用的2005年财政部数据......似乎有点问题。”

陈明德的手指顿住了。

周正明继续道:“那个数据实际上是2003年的旧规,2005年己经修订了。”他微微歪着头,露出困惑的表情,“可能是排版失误?”

办公室的空气骤然凝固。

陈明德的脸色变了。

那篇论文是他准备用来评职称的关键材料,数据一旦被证实造假,不仅职称泡汤,甚至可能会影响他的学术是声誉。而更可拍的是周正明是怎么知道的?

他缓缓抬头,盯着眼前这个瘦削的年轻人。周正明的眼神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无辜,但陈明德却感到一股寒意爬上脊背。

“你.......”他嗓音发紧,“你想怎么样?”

周正明笑了,虎牙在唇边若隐若现。

“陈教授,我只是个学生,能怎么样呢?”他轻轻推了推眼镜,“不过,如果能有机会在您的指导下继续深造,我一定会更加努力。”

他在要挟他。

陈明德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子里飞快地权衡着利弊。周正明是个聪明人,聪明到可怕。他不仅发现了论文里的漏洞,还精准地拿捏住了他的软肋。

沉默了几秒后,陈明德缓缓点头。

“下周院里有个留校考察名额,我会推荐你。”

周正明的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恢复成了那种谦卑的姿态。

“谢谢陈教授。”他微微鞠躬,转身离开。

门关上的瞬间,陈明德猛地抓起桌上的茶杯,狠狠砸向墙壁。

——他被一个学生算计了。

当晚,周正明回到宿舍,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着“程晓雅”字迹颤抖,像是用尽全力写下的。他拆开信,里面只有一张照片——精神病院的墙上,用血画满了扭曲的数学公式。

他估计这是程晓雅在准备离开人世前,给他的告白,充满了仇恨,程晓雅在潜意识里估计己经猜到是他害的她。

周正明面无表情地看完,将信纸折成船,走到黄埔江边,轻轻放入水中......

三周后,周正明顺利拿到了留校考察的唯一名额。但他还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电脑里还存着另外三篇陈明德的论文,每一篇都有“排版失误”。他并非偶然发现论文的漏洞,而是刻意研究过陈明德的学术习惯,甚至可能早在半年前就盯上他了。

陈明德意识到,这个看似卑微的学生,手里可能握着不止一个“钩子”,他恐惧了,一种被胁迫的无奈与气愤。

周正明用学术污点换取了上升的通道,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尝到“操控他人”的甜头。这让他从“被压迫者”转变为“操纵者”,为他后来攀附权贵,不择手段的性格奠定了基础。

那天晚上,他在日记中写下:“文字是最温柔的凶器,而秘密是最锋利的权力。”

周正明就在复旦大学读研的时候,他被分配在社科院,做王教授的助教。

周正明清楚,自己来自农村的山沟,父母都是农民,除了学历高一点以外,没有任何一点脉关系,如果仅靠自己单打独斗的话,估计工作10年、20年也还是一个普通的职员。

周正明个头矮,长得丑,脸上还有疤痕,但他精于心计,心狠手辣,这正是他冲进权力中心的两板斧。于是,又一个阴谋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

周正明站在社科楼的天台上,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资料,纸张被江风吹得微微颤动。夕阳的余晖将她的侧脸镀上了一层暗金色,镜片后面的眼睛冷静地扫视着纸上的信息。

父亲:许国华,市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干部监督,作风强硬,人呢称“铁面阎王”。

母亲:林雅琴,市立医院副院长,医学世家出生,性格温和但极重视门第。

许清如:独女,复旦大学文学学院研究生,性格单纯,喜欢文学和古典音乐。

他的指尖在“纪委书记”西个字上轻轻了一下,嘴角勾起一丝不易觉擦的弧度。

“纪委书记的女儿......真是天赐良机啊。”

身后传来脚步声,周正明迅速将资料折好,塞进西装内袋里,转身换上了温和的微笑,一看来的这个人他并不认识,于是他又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在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是某天下午的2:15,上海复旦大学社科阅览室,窗外的阳光落在室内橡木长桌上,投下细密的光斑,周正明坐在靠窗的角落,面前摊开一本《百年孤独》,书页间夹着一张批注卡—那是他精心准备的诱饵,除了周正明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人知道,那张批注卡上的字迹,是周正明临摹她三年前的读书笔记。

他的目光越过书脊,锁定在门口。

许清如出现了。

她穿着米色的高领毛衣,黑色首通裤,肩上挎着一个棕色的牛皮包,整个人像一幅莫奈的油画,柔和却不容忽视。

她走路时,习惯微微低头,睫毛在脸颊上投下浅浅的阴影,手指无意识地着包带,像是某种自我安慰的小动作,看起来就像一个邻家女孩,周正明不能肯定他自己是否是喜欢她,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她身后的价值他是仰慕己久了。

周明轻轻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

周正明能否追到许清如?他又是如何获得许清如父母的认可呢?请接着往下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