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让我嫁瘸子?我直接绝食

第7章 账本上的字,烟袋里的暖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局让我嫁瘸子?我直接绝食
作者:
爱吃青菜的大青虫
本章字数:
5212
更新时间:
2025-07-08

秋收的风带着凉意,吹得地头的茅草沙沙响。红丫挥着锄头翻地,胳膊酸得像灌了铅,心里却盘算着另一件事——她藏在炕洞的钱,己经攒到十八块七了。

这钱来得不易:编筐卖了六块三,采草药给李大爷家换了两斤玉米面(折算成钱是一块二),赵老实偷偷塞给她的烟袋锅里,又多了五块(他编筐攒的私房钱),剩下的,是她帮二大娘写家书、给队长记工分,零零碎碎挣的。

红丫会写字,这事在村里己经不算秘密了。起初是二大娘托她给远嫁的闺女写封信,红丫拿起笔,工整的简体字落在糙纸上,二大娘看得首咂舌:“丫头,你这字比村小学的陈知青还好看!” 后来队长记工分的本子丢了,让红丫帮忙重抄,她不仅抄得清楚,还把工分换算成粮食,列了个明细,队长拍着大腿说:“红丫是个能耐人!以后队里的账就归你管了!”

王桂香对此嗤之以鼻:“认字能当饭吃?还不是得下地干活!” 但她没再翻红丫的炕——红丫把钱藏得巧,缝在了一件旧棉袄的内衬里,针脚细密,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这是她从现代带来的习惯,重要的东西总得贴身放着才安心。

下午歇晌,红丫坐在老槐树下,掏出个巴掌大的本子——是陈知青送的,封面写着“笔记本”三个字。她翻开,里面是她记的账:“10月3日,编筐3个,卖2.4元;10月5日,帮二大娘写信,得红薯1斤……” 字迹娟秀,数字清晰,旁边还用小字标着“距300元还差281.3元”。

这是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攒够张家的彩礼钱,一分不少地摔给王桂香,换自己的自由。

“在记账?”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红丫抬头,见陈知青背着帆布包走过,手里拿着本《农业技术手册》。他今天没戴眼镜,眼角的细纹在阳光下看得清楚。

“嗯,记着挣了多少钱。” 红丫把本子合上,有点不好意思。

陈知青笑了,在她身边坐下:“我看你上次问‘科学种植’,是不是想试试?”

“嗯。” 红丫点头,“书里说选好种子、算准施肥量,能多打粮食。我想……开春在叔叔的自留地里试试种玉米,用新法子。”

“想法不错。” 陈知青从帆布包里拿出几张纸,“这是我从县城图书馆抄的,关于玉米选种的,你看看。”

纸上是密密麻麻的字,还画着种子的剖面图。红丫接过来,指尖划过“杂交品种”“亩产预估”这些词,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子:“谢谢陈知青!”

“不用谢。” 陈知青看着她,“你跟村里其他姑娘不一样,你眼里有劲儿。”

红丫的脸有点热,低头假装看资料,心里却记下了“杂交玉米种”——这或许是她攒钱之外,另一条能站稳脚跟的路。

收工路过河边,见石头蹲在柳树下编筐。他编的是个细篾筐,柳条在他手里翻飞,快得像活过来一样。红丫走过去,把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递给他:“二大娘给的,甜。”

石头接过去,没立刻吃,先往她筐里塞了把新泡的柳条:“这是‘白蜡条’,编细篾筐好用,能卖上价。” 他瞥了眼红丫手里的纸,“陈知青给的?”

“嗯,讲玉米选种的。” 红丫把纸递给他,“你看这个‘杂交种’,是不是比咱村现在用的种子好?”

石头接过纸,看得很慢。他在部队扫过盲,认得不少字。“部队农场种过,产量确实高,就是种子金贵,不好弄。” 他把纸还给她,“开春我帮你去县城种子站问问。”

红丫心里一暖:“谢谢你,石头。”

“不用。” 石头啃了口红薯,含糊道,“你叔在那边编筐,说晚上想吃玉米糊糊。”

红丫点点头,往赵老实那边走。夕阳把河水染成金红色,石头编筐的影子映在水里,随着波纹轻轻晃,像幅安静的画。

赵老实果然在河边编筐,手里的柳条快用完了,正往筐底续新的。红丫坐在他身边,帮他递柳条:“叔,晚上我给你煮玉米糊糊,放把野菜,香。”

“不用,省着点吃。” 赵老实头也不抬,手指却在筐底多编了个“福”字——这是红丫教他的,说编在筐底,能讨个好彩头。

红丫没应声,从怀里掏出那个小账本,翻开给赵老实看:“叔,你看,我己经攒了十八块七了。”

赵老实的手顿了顿,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惊讶:“这么多?”

“嗯,以后会更多的。” 红丫指着账本上的“300元”,“等攒够了,就不用看王桂香的脸色了。”

赵老实没说话,从怀里摸出那个铜烟袋锅,往红丫手里一塞:“这个你拿着。”

烟袋锅沉甸甸的,红丫晃了晃,听见里面“叮当”响——是硬币碰撞的声音。她知道,这是赵老实最后的私房钱了。

“叔,我不要……”

“拿着。” 赵老实的声音很沉,带着不容置疑的温和,“你娘走得早,我这个当叔的,没能护好你,己经对不住你爹娘了。这点钱,算我……算我给你攒的嫁妆。”

红丫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攥着烟袋锅,指腹着光滑的铜嘴——这是原主爹留下的,赵老实平时宝贝得很,烟杆上的包浆亮得能照见人影。

“谢谢叔。” 她把烟袋锅揣进怀里,贴着心口,暖暖的。

回到家,红丫把烟袋锅里的钱倒出来数了数,整整十块。加上她自己攒的,己经有二十八块七了。她把钱重新缝回棉袄内衬,又往赵老实的碗里多盛了半勺玉米糊糊,上面卧了个荷包蛋——这是她用攒的钱买的鸡蛋,藏了好几天,就等着给叔叔补补身子。

王桂香看见,眼睛瞪得像铜铃:“你哪来的鸡蛋?是不是偷家里的?”

“我自己买的。” 红丫把碗往赵老实面前推了推,“叔干活累,该补补。”

赵老实拿起筷子,夹起荷包蛋,又放进红丫碗里:“你吃,你正长身子。”

父女俩推来让去,王桂香看着,突然没了骂人的兴致,转身进了屋,门“吱呀”一声,没摔。

夜里,红丫躺在炕上,摸着怀里的烟袋锅和账本,心里踏实得很。她知道,300块彩礼对现在的她来说,还像座遥不可及的山。但她也知道,山再高,一步一步总能爬过去。

就像她编的筐,一开始歪歪扭扭,编着编着就周正了;就像她认的字,一开始磕磕绊绊,看着看着就顺了;就像她和这个家的关系,一开始剑拔弩张,过着过着,也慢慢渗出点暖意。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炕头的《农业技术手册》上。红丫摸了摸书页,上面的“杂交玉米种”几个字,在夜里仿佛发着光。

她想,开春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玉米种上。

不光是为了多打粮食,更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她赵晓红,不是只会靠别人施舍的孤女。

她能用自己的手,自己的字,自己的脑子,在这片土地上,挣出一个像样的日子来。

烟袋锅在怀里微微发烫,像揣着个小太阳。红丫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慢慢睡着了。

明天,又该去队长家记工分了。她得把账本再核对一遍,不能错了半分。

日子要细水长流地过,账,也得一笔一笔记清楚。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