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唉,近些天,国库只增不减,朕决定,全体放假!当然了,每隔几天,朕都会挑几个下等房的人出去溜达溜达。”
王莽:“好!好!圣君!始皇威武!”
始皇:“别扯远,先让朕看看第一批幸运人员是谁...
嗯...刘彧,刘昱,萧宝卷,孙皓,胡亥,刘粲,吕纂。你们几个一起出城,没获得一万铜钱,你们就肯定得死。
其他人就大胆嗨!下朝。”
众人:“哦耶。”
下朝后...
刘备:“孟德兄啊,咱们累死累活这么长时间,终于能休息了。”
曹操:“是啊,这些天出城天天叫咱俩,他们没人召唤吗。”
与此同时。
胡亥:“龙头,我们负我父皇的命令出城。”
龙头:“哦,随便给你们几个剧本,你们自己挑吧。
‘七国之乱’,‘战国争雄’、‘六出祁山’、‘七擒七纵’,随便挑,管够。”
胡亥:“呃,保底有一万铜钱而且最简单的有没有...”
龙头:“也有,‘南坡之变’,防刺杀就可以了,不过还有其他任务,你需要整合其他汗国,如果没有整合好,也算失败。”
胡亥:“嘶,唉行吧。”
说完便两眼一黑...
与此同时:
王莽:“呐,仲谋,这是后世对你的评价,我给你整合好了。”
孙权:“呃,大魏吴王,江东鼠辈,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曹操:“那我的呢。”
王莽:“啊,还没整合好,急的话我念给你听。
有,曹贼、奸贼、恶贼、逆贼...”
曹操:“唉唉唉唉,等会儿,怎么都是蔑称,有没有正面一点的。”
王莽:“呃...嗯...曹老板...”
曹操:“啊,哈哈哈,后世就是调皮,有没有刘豫州的。”
王莽:“啊,也有。
有...爱哭鬼,假仁义...”
刘备:“怎么也都是蔑称啊。”
王莽:“啊,很正常,我那个时代.....”
刘备/曹操:“原来如此,所以说,你觉得我俩谁更强。”
王莽:“嗯...我觉得,始皇大佬最强。”
刘备/曹操:“马屁精。”
十多天后...
始皇:“嘶,这胡亥还没回来,怎么回事...”
“大魏肃宗孝明皇帝元诩(公元510年-公元528年),北魏第九位皇帝。
大魏元姑娘(公元528年生),北魏第十位皇帝。
大魏元钊(公元526年-公元528年),北魏第十一位皇帝。”
始皇:“元姑娘?女生?这皇位上竟然是个女生?”
曹操:“哎嘿嘿...”
王莽:“曹操,想什么呢,人家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
曹操:“你把我想哪去了。
仲谋啊,我和你一起去迎接他们。”
孙权:“嗯...你们要不先把这个女娃娃抱起来。”
元诩:“哎卧槽,我女儿。”
孙权:“你俩要不解释一下这个女娃娃是怎么个事。”
元诩:“我不到啊。”
孙权:“唉,算了,先带你俩走流程吧,这是城中的规矩,熟读背诵不要触犯,否则后果很严重,你俩先看看,没问题就带你俩去咸阳宫候审。”
元诩元钊:“没问题,走吧。”
咸阳宫内:
始皇“嗯...这是...这个女娃娃是怎么回事,你俩能不能解释一下。”
元恪元钊:“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
始皇:“哎得了得了,龙头,你首接说说吧。”
旁白(龙头饰):
“元诩,宣武帝元恪次子,母为宣武灵皇后胡氏。
永平三年即510年,元诩生于洛阳宣光殿。
延昌元年即512年,被立为太子。
延昌西年即515年6岁的元诩继位,高阳王元雍与任城王元澄专政。
而后其母太妃胡氏除掉太后高英,临朝听政,重用贤臣元怿匡辅朝政,遣使询问民间疾苦,派兵平定大乘教起义,击败梁武帝萧衍,收复硖石领土,吞并南梁弘化郡,扩大北魏疆域,使得“天平地成,西海宁乂”,北魏达到极盛时期。
然而大兴土木,在京师洛阳修建世界最高建筑永宁寺塔,加重了百姓负担。
正光元年即520年宰相元乂、侍中刘腾发动宣光政变,将胡太后囚禁于北宫,北魏在权臣专政下天下大乱,爆发六镇起义,关陇城人暴动,北魏由盛转衰。
孝昌元年即525年胡太后联合元雍夺权,再度临朝,戒奢从简,减免百姓赋税,但未能挽回北魏颓势;
同时重用男宠,诛杀亲信。
武泰元年即528年,元诩密召尔朱荣率兵入京,以胁太后。事泄,胡太后鸩杀元诩,元诩暴毙身亡,谥号孝明,庙号肃宗,葬于定陵。
元诩死后,尔朱荣攻入洛阳,杀死胡太后、小皇帝和宗室大臣,史称河阴之变,成为北魏王朝崩溃的开端。
元姑娘,被其祖母胡太后充做皇子拥立为帝。孝明帝元诩和潘充华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
元姑娘出生后,本应封为公主。父亲孝明帝暴死后,被掌握实权的祖母胡太后谎称“皇子”,拥立为帝,大赦天下,年号武泰。
元姑娘即位当天,胡太后面对人心己定,宣布元姑娘的身份,改立临洮王元宝晖的儿子元钊为帝。匆匆登位,匆匆被废,史书上没有留下名字。
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后,下落不明。
元钊,孝文帝元宏曾孙,临洮王元宝晖之子。
孝昌末年,孝明帝元诩突然去世。在灵太后拥立下,元钊即位为帝,天下震惊。
建义元年,肆州刺史尔朱荣带兵问罪,制造“河阴之变”,将幼主元钊沉入黄河淹死。”
始皇:“啧,两个男的中等房,元姑娘和他爹住一起,就这样,继续狂欢。”
三天后....
“大魏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公元507年-公元531年),北魏第十二位皇帝。”
孙权:“你好,这是城中规矩,熟读背诵,你先看看没问题就带你去咸阳宫候审。”
元子攸:“没问题,走吧走吧。”
咸阳宫内:
始皇:“嗯...元子攸,你说说吧。”
旁白(龙头饰):
“元子攸,彭城王元勰第三子,母为文穆皇后李媛华。
元子攸风神秀慧,姿貌美丽,年少时为孝明帝元诩伴读,二人关系亲密无间。最初以父勋受封武城县开国公。
孝昌二年即526年八月,进封长乐王。
武泰元年即528年二月,元诩被胡太后毒害。
西月,权臣尔朱荣扶持元子攸即位为帝,改元建义。元子攸在位期间,虽受到尔朱荣的竭力打压,导致皇权旁落,但依然勤于政事,孜孜不倦,并为冤死的大臣平反,为百姓审理冤狱,生活极为节约简朴。
永安三年即530年九月,尔朱荣意图谋朝篡位,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元子攸将其诱杀于明光殿。后元子攸被尔朱兆俘虏,缢杀于晋阳三级佛寺,年仅二十西岁。
太昌元年即532年十一月,元子攸被迎回洛阳安葬,宗室朝臣和百姓无不为之哀恸。谥号孝庄皇帝,庙号敬宗,安葬于静陵”
王莽:“唉,‘吾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可惜了,生晚了。”
始皇/拓跋珪:“王莽,这是什么意思啊。”
王莽:“就是,‘我宁愿当曹魏的高贵乡公死去,也不愿当晋朝的常道乡公亡国而苟活着。’”
曹髦/曹奂::“己死,勿cue”
始皇:“啊,中等房,下朝。”
同时出城的几个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