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的共享公寓露台上,沈嘉宁、林薇、苏晚围坐在光伏板拼成的餐桌旁,面前摆着三碗越南河粉。林薇的碗里堆着红棉絮般的牛肉,苏晚的加了双倍柠檬,沈嘉宁的没放葱 —— 这是她们三年前在深港经贸论坛第一次聚餐时的吃法,那时谁也没想到,会在三年后,因为同一场风波,坐在同一间屋子里。
“Al Waleed 的视频会议还有半小时。” 沈嘉宁的筷子在碗里搅动,红棉牛肉的影子在光伏板上晃来晃去,“他说要宣布‘飞天链’的全球代言人,让我们三个都准备发言。”
林薇的手机震动,是越南工厂发来的首播链接,阮氏梅正带着女工们绣 “飞天链” 的 logo,红棉线在光伏板的灯光下闪闪发亮。“她们说,” 林薇的声音带着笑意,“要给每个买我们产品的人,寄片红棉叶,告诉他们‘这是干净的东西’。”
苏晚掏出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巴黎旗舰店的最新销量,“丝路系列” 香水的订单量比上周涨了 300%,评论区最火的一条是 “买的不是香水,是相信有人在认真做东西”。她的指尖划过祖父的明信片,“卢浮宫的策展人说,要给我们办个展,叫‘从敦煌到巴黎’,把红棉、光伏板、香水放在一起,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融合。”
沈嘉宁的目光落在露台角落的红棉树苗上,是上周从迪拜空运来的,根部还裹着沙漠的沙。她突然想起父亲在羁留所说的 “人为什么要赚钱”,现在才知道,赚钱不是为了自己花,是为了让相信你的人,能因为你活得更好。
James 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背景是迪拜的光伏板阵列,红棉树苗在板下长得正旺。“Al Waleed 说,” 他的声音带着笑意,“要在每个‘飞天链’的节点种一棵红棉,等树长大了,就刻上我们的名字,告诉后来的人,曾经有群人,认真地想让世界干净一点。”
林薇的手机突然弹出 Rajiv 的消息:“印度工厂的红棉布料通过了欧盟的环保认证,他们说要给工人涨工资,就用‘飞天链’的分红。” 附了张照片,印度女工举着写有 “谢谢中国朋友” 的牌子,笑容比红棉还灿烂。
苏晚的平板收到 Jean 的消息,是张他在敦煌莫高窟前的自拍,手里举着苏晚的设计稿和祖父的临摹本,配文 “跨越 76 年的接力”。她的眼泪突然掉在平板上,晕开的水渍里,两个时代的飞天飘带,终于在同一个时空相遇。
Al Waleed 的视频会议准时开始,屏幕上的沙特老人坐在红棉树下,手里的光伏板模型在阳光下闪着光。“今天,” 他的声音传遍全球的节点,“我要宣布‘飞天链’的全球代言人,不是明星,是她们 ——”
屏幕被分割成三个画面:深圳的沈嘉宁、越南的林薇、巴黎的苏晚,背景里分别是光伏板、红棉布料、香水瓶,却在链上组成了完整的敦煌飞天。“她们告诉我们,”Al Waleed 的声音带着敬意,“金融可以干净,外贸可以良心,品牌可以真诚,只要你愿意,就有人相信。”
会议结束后,三人坐在露台上,看着红棉树苗在风中摇晃。沈嘉宁突然说:“我决定去迪拜了,把‘飞天链’做好,等我爸出来,让他看看干净的钱是什么样的。”
林薇点头,“我要在越南建个红棉种植园,让工人自己当老板,再也不用看黄头发的脸色。” 她的指尖划过手机里的订单,“美国客户说要长期合作,前提是我们的布料永远保持现在的干净度。”
苏晚的目光落在祖父的明信片上,“我要把旗舰店开到敦煌去,让游客能闻到红棉的香,摸到光伏板的暖,告诉他们,传统不是老掉牙的东西,是能和现在的世界好好相处的。”
深圳的夜空亮起星星,红棉树苗的叶子在星光下闪闪发亮。沈嘉宁突然想起在香港廉政公署门口,James 说的 “总要有盏灯为自己亮着”,现在才知道,这盏灯不是为自己亮的,是为所有相信你的人,在黑暗里留的一点希望。
露台的光伏板突然亮起,照亮了三人的笑脸,像三朵在夜里开得正旺的红棉。她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就像这棵树苗,知道世界有多么多的风雨,却依然愿意扎根,生长,开花,因为有些东西,比困难更重要 —— 是相信干净的钱能赚到,良心的生意能长久,真诚的人能被善待,就像红棉,年复一年,在该开花的时候,开得轰轰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