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强强联手,大仇得报
永昼(弘昼)的势力在江南盐案后虽受重创,却仍在暗中积蓄力量。他勾结外戚,干预朝政,甚至暗中培养死士,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连皇上都渐生忌惮。
沈明珞与傅恒重归于好后,便与魏璎珞暗中联络。三人在暗室会面,烛火摇曳中,沈明珞率先开口:“永昼一日不除,朝廷一日不得安宁,皇后姐姐的仇,也一日难报。”
魏璎珞眼神冷冽,指尖着那支皇后赠的栀子花簪:“他与尔晴勾结,害死皇后与皇子,这笔账,早该算了。”
傅恒铺开一张舆图,指着上面标记的几处地点:“永昼的党羽遍布六部,京郊还有他私藏兵器的密库。硬来只会打草惊蛇,需得一步步瓦解他的势力。”
三人计议己定,分工合作——傅恒在朝堂上稳住永昼,假意与他周旋,收集其勾结外戚的证据;沈明珞利用公主身份,在后宫拉拢人心,监视永昼与太后的动向(永昼常借探望太后之名传递消息);魏璎珞则凭借在太后身边的便利,暗中调查尔晴与永昼的联系,寻找能一击致命的突破口。
魏璎珞最先找到了关键。她借整理皇后旧物之名,在尔晴当年给皇后的请安信中,发现了一封被篡改过的书信——信中原本是尔晴向皇后哭诉永昼胁迫她做假证,却被永昼的人改成了“皇后苛待宫嫔”的怨言,成为后来构陷皇后的“证据”之一。
“这就是铁证。”魏璎珞将书信递给沈明珞,眼底燃着复仇的火焰,“有了这个,就能证明永昼与尔晴合谋构陷皇后。”
沈明珞看着书信上被篡改的痕迹,指尖冰凉。皇后姐姐蒙受的冤屈,终于能洗清了。
与此同时,傅恒也查到了永昼私藏兵器的密库位置,并策反了永昼身边的一个侍卫,拿到了他与外戚私通的密信。
时机成熟。
这日,朝堂之上,傅恒突然发难,呈上永昼私藏兵器、勾结外戚的证据。永昼矢口否认,叫嚣着要傅恒拿出实证。
就在此时,沈明珞带着那封被篡改的书信,出现在殿外。“皇上,臣女有证据,证明和亲王构陷先皇后,谋害皇嗣!”
书信呈上,字迹比对无误,加上被策反的侍卫当堂指证,永昼的脸色瞬间惨白。
魏璎珞则在后宫散布消息,称尔晴己向太后坦白,当年是永昼以其家人性命相胁,才不得己参与构陷皇后。尔晴本就被永昼弃如敝履,听闻消息后,为求自保,果然向太后哭诉,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永昼身上。
证据确凿,人证俱在。皇上看着跪在地上的亲弟弟,想起富察皇后的惨死,想起那些被永昼迫害的忠良,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永昼打入宗人府,赐自尽。其党羽被一网打尽,京郊的密库也被查抄,兵器尽数销毁。
永昼倒台的消息传到和王府,尔晴知道自己也难逃一死,在狱中悬梁自尽。临死前,她手里紧紧攥着一支早己枯萎的栀子花——那是富察皇后当年赏给她的,终究成了她罪孽的见证。
大仇得报的那日,魏璎珞独自去了富察皇后的陵前。她跪在墓碑前,将那封被篡改的书信付之一炬,低声道:“皇后娘娘,您看,害您的人,都得到报应了。您可以安息了。”
风吹过墓园,松柏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皇后温柔的回应。魏璎珞站起身,脸上没有泪,只有一种释然的平静。
回到紫禁城,沈明珞与傅恒正在等她。三人站在宫墙下,望着远处的夕阳,久久没有说话。
“都结束了。”沈明珞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也带着一丝轻松。
“是结束了。”魏璎珞看着夕阳,嘴角终于露出一抹浅淡的笑,“也是新的开始。”
皇后的仇报了,永昼的叛乱平定了,朝堂后宫重归安宁。他们三人,因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经历了风雨,也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往后的日子,或许仍有波澜,但他们知道,只要彼此扶持,便无所畏惧。
宫墙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将三人的身影笼罩在一起。那些伤痛的过往,终将被岁月抚平,而那些并肩作战的情谊,和对未来的期许,正像这夕阳一样,温暖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