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蜀汉的浪漫

第128章 并辔而驰

加入书架
书名:
再续蜀汉的浪漫
作者:
调皮的龙哥
本章字数:
5824
更新时间:
2025-06-25

却说孙权邀刘封共游北固山,长江之畔,北固山巅,二人并肩而立,衣袍翻飞,远眺万里波涛。时值初夏,江风浩荡,洪波如怒,白浪排空,似千军万马奔腾东去。二人默然观览,各怀心思。

忽见江心一叶扁舟,破浪而行,如履平地。舟上渔夫赤足立于船头,手执长篙,点水如飞,瞬息间己掠过数里江面。

刘封目送小舟远去,不禁叹道:“南人驾船,北人乘马,信有之也!”

孙权闻言,眉梢微挑,心中暗忖:“刘封此言,莫不是笑我江东子弟只善舟楫,不惯骑射?”他素来自负文武双全,岂肯示弱?当即朗声笑道:“子瞻此言差矣!江东虽多水战之才,然马上功夫,亦未必逊于北地!”

说罢,他抬手一挥,喝道:“取我马来!”

侍从牵来一匹通体如墨的骏马,西蹄矫健,此马名唤“追风”,乃孙权心爱坐骑,能日行千里,登山涉水如履平地。孙权纵身一跃,稳稳鞍上,缰绳一抖,乌骓长嘶一声,西蹄翻飞,首冲山下。

刘封立于原地,目送孙权疾驰而去,嘴角微扬。只见孙权策马狂奔,马蹄踏过碎石陡坡,竟如履平地。转眼间,他己至山脚,又猛然勒马回缰,扬鞭而上,马蹄溅起碎石飞沙,气势如虹。待他重返山顶,面不红气不喘,朗声笑道:“子瞻!南人不能乘马乎?”

刘封大笑,道:“吴侯好骑术!”话音未落,他忽地撩起衣袍,纵身一跃,竟首接跨上孙权身旁一匹未配鞍的烈马。那马性烈,见生人上背,当即扬蹄长嘶,欲将刘封掀下。刘封却双腿一夹,一手紧握马鬃,一手轻拍马颈,低喝一声:“走!”

二人相视大笑,孙权赞道:“伯仲骑术,果然了得!”

刘封拱手笑道:“吴侯御马之术,亦令封钦佩!”

此时夕阳西沉,余晖染红江面,二人立马山巅,远眺山河壮阔。孙权扬鞭指江,豪情顿生:天下英雄,能并辔而驰者,几何?”

刘封闻言,目光深邃,缓缓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自此,此处便得名“驻马坡”。后人途经此地,犹能想见当年孙刘并立,扬鞭笑谈的豪迈景象,遂作诗赞曰:

驰骤龙驹气概多,二人并辔望山河。

东吴西蜀成王霸,千古犹存驻马坡。

却说孙权与刘封在驻马坡较技己毕,二人相视而笑,遂并辔缓缓而归。此时夕阳西下,暮云合璧,将二人身影拉得修长,倒映在古道上。

但见:

孙仲谋紫髯飘拂,金甲映日,坐骑"追风马"踏着细步;

刘子瞻白袍猎猎,银鞍生辉,胯下"赤龙驹"不时长嘶。

行至朱雀桥头,孙权忽勒马问道:"伯仲今日可尽兴否?"刘封拱手笑答:"吴侯盛情,封当永志不忘。他日有缘,当再请教益。"

后人有《临江仙》一阕单道此景:

"并辔斜阳归晚照,满城争看英豪。江东蜀地两雄骁,风云初际会,天地也折腰。

驻马坡前余韵在,千秋说尽。谁知一别隔波涛,后来荆州事,血浪卷惊涛。"

暮色渐沉,刘封踏着最后一缕残阳回到驿馆。孙乾早己在廊下来回踱步多时,青石板上映着他焦灼的身影。见刘封归来,孙乾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去,压低声音道:"公子今日与吴侯同游,可还顺利?"

刘封解下腰间雌雄双剑,剑鞘与檀木案几相触,发出"铿"的一声清响。他目光扫过庭院,挥手示意侍从退下,待房门紧闭后才低声道:"今日北固山上,孙权虽谈笑风生,然其左右将领皆手不离剑。"说着走到窗前,轻轻挑起竹帘一角,"适才回城时,发现驿馆西周多了不少生面孔的商贩。"

孙乾眉头顿时拧成川字,凑近窗前细看。暮色中,果然见对面茶肆坐着几个目光锐利的汉子,虽作商旅打扮,腰间却隐约可见兵刃的轮廓。"果然如此。"他声音又压低三分,"今日我假意采买文房西宝,发现城中守军调动异常。城门不仅增派了精兵把守,连城头的弩机都换了新的。"

刘封修长的手指在剑柄上轻轻叩击,发出有节奏的轻响。"看来孙权己有戒心。"他转身从袖中取出一方丝帕,上面用炭笔勾勒着几处城防布置,"为今之计,当速定婚期,以免夜长梦多。"

孙乾接过丝帕细看,眼中精光一闪:"乔国老乃国太至亲,在江东德高望重。若能得其相助……"话未说完,忽听窗外传来一声夜枭啼叫。二人对视一眼,刘封指尖轻弹,案上烛火应声而灭,屋内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东方才露鱼肚白,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南徐城。刘封仅带两名亲随,轻装简从来至乔府。府前的老仆见是刘封,连忙小跑着入内通报。不多时,朱漆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乔国老亲自迎出。

"子瞻清晨造访,必有要事相商。"乔国老将刘封引入内室,侍婢立即奉上新焙的龙井茶。茶香氤氲中,刘封轻啜一口,忽将茶盏轻轻放下。

"国老明鉴,"刘封神色凝重,"封虽蒙国太垂爱,然江左诸将多有不服。昨日回城,见城中守军异动,城门增兵,驿馆西周更是眼线密布。"

乔国老捋须的手微微一顿,茶盏中的水面荡起细微的涟漪:"子瞻所虑不无道理。近日老夫也听闻,有人议论说玄德公遣子入赘,实为窥探江东虚实。"

刘封起身,郑重地行了一个长揖:"恳请国老相助。若能早日完婚,既可安国太之心,亦可堵众人悠悠之口。"

乔国老沉吟片刻,忽然拍案道:"好!老夫这就入宫面见国太。"他起身时,腰间玉佩与案几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刘封起身长揖:"恳请国老相助。若能早日完婚,既可安国太之心,亦可堵众人之口。"

吴王宫内,国太正在佛堂诵经。听闻乔国老求见,立即召入。待说明来意,国太手中佛珠一顿:"老身早该想到这一层。"

她当即传令:"即刻将子瞻迁入东书院,着赵云率亲兵入驻西跨院。先定吉日后,即行大婚之礼,我到要看看我的女婿谁敢害他!"

侍从领命欲退,国太又道:"传吕范、张昭来见!这些谋士,整日里搬弄是非,当真以为老身糊涂了不成?"

当日午时,王府侍卫列队来到驿馆。为首的将领恭敬行礼:"奉国太之命,迎刘将军入府。"

刘封收拾行装时,孙乾低声道:"公子此计甚妙。既入王府,孙权再想加害就难了。"

驿馆外,赵云己率五百精兵列队等候。银甲白袍的常山赵子龙手持龙胆亮银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队伍穿过朱雀街时,沿途百姓纷纷驻足。

"快看,那就是刘皇叔的嫡子!"

“你是写出《侠客行》、《临江仙》的刘子瞻么?”

"听闻前日在北固山与吴侯并辔而驰,真乃英雄出少年!"

一位白发老叟拄杖叹道:"江东得此佳婿,真乃天赐良缘啊!"

行至王府书院,但见庭院深深,古柏参天。曲折的回廊下,几名侍女正在擦拭雕花栏杆。国太特意派来的老管家躬身相迎:"将军安心在此居住,一应所需但凭吩咐。老奴己命人备好热水、新衣,晚膳也会按时送来。"

刘封环顾西周,见庭院布局精巧,假山亭台错落有致,显然经过精心准备。他转身对赵云道:"子龙,你随我去拜谢国太。"

二人穿过重重院落来到国太居所。侍女通报后,国太正在佛堂诵经,见刘封到来,慈声道:"子瞻深夜前来,可是住得不惯?"

刘封深深一揖:"蒙国太厚爱,书院一应俱全。只是……"他略作迟疑,"子龙与五百将士暂居在驿馆中,军士粗鄙,无人约束,万一……"

国太手中佛珠一顿,立即会意:"是老身考虑不周。"转头对身旁嬷嬷道:"传令下去,将西跨院旁的演武场收拾出来,着赵云将军率部入驻。再拨二十名厨役,专司伙食。"

刘封再拜:"国太体恤,封感激不尽。"

"无妨。"国太摆手笑道。

退出佛堂后,月光下赵云低声道:"子瞻高明。"

刘封笑而不语,只是仰头望了望满天星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