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青这话里的意思,他手里的粮食不少啊,票贩子心里大喜,赶忙和杨青来到一个角落,在大门口这里太引人注意了。
票贩子一边用手电筒照着手里的票据,一边给杨青介绍着:“大兄弟,我跟你说除了你刚刚指定要的30张甲级烟票,30张乙级烟票和30张甲级酒票外。”
“我还带来了乙级酒票50张,散装酒票100斤,别的烟酒我估计你也看不上,我就没拿。”
“另外还有盐票20斤,白糖票20斤,大白兔奶糖票 10斤,油票10斤,糕点票10斤,鸡蛋票5斤肉票20斤,棉花票20斤,30尺布票,本地粮票50斤。其他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像是鞋票毛巾票肥皂票之类的都有,你看怎么样。”
杨青借着灯光看着,也不由的点了点头,这票贩子手里的票据还是蛮齐全的。
他又多嘴问了一句:“西大件的票你手里有嘛?”
“大兄弟还真凑巧,昨晚你要是过来,我还真没有,今晚刚收到一张缝纫机票。”
说着票贩子又从衣兜里拿出一张票据,杨青借着灯光一看正是缝纫机票,这些西大件的票据,大多都是从那些单位领导手里流出来的,他们用完这些票据来换一些家里急缺的东西,这年头领导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杨青又看向了他手腕上带的手表,刚刚借着灯光看,还是蛮新的,杨青指着他拿着手电筒的手腕道:“把你这块手表也给我,另外再给我搭两个手电筒,加上缝纫机票和你之前拿出来的那些票据,300斤高粱米,你换不换?”
之前杨青在鸽子市里逛了一圈的时候,也顺带着打听了一下粮食的价格,现在棒子面的价格都己经到两块钱一斤了,杨青这高粱米估计要高一些,卖个两块一二,绝对没有问题,何况还是这么大批量的。
票贩子听了杨青的话,是倒吸一口凉气,300斤高粱米,哪怕他之前心里有了准备,但还是被吓了一跳,都在怀疑杨青是不是偷了那个粮站的粮仓了。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他们这一行只收换东西,并不问东西的来路,心里大概估算了一下价格,发现他还赚了一点,票贩子首接就点头同意了,这年头粮食就没有愁卖的,换个鸽子市价格说不定还会更高点。
所以票贩子也没犹豫,首接就点头同意了。
“行,大兄弟,我这包里刚好还有一个备用的,加上我手里的刚好两个,你看我们怎么交易。”
“我粮食都在外面,有同伴看着,你也去叫一个人吧,不然我估计你一次搬不动。”
“行。”
两人走到鸽子市门口,票贩子对着一个门卫招呼一声,一起跟杨青杨青来到一片树林边,杨青让他们等一下,自己对着树林咳嗽了几声,然后进了树林,搞的自己真有同伴似的。
在空间里用两个麻袋装了300斤高粱米,放在靠近树林边的一棵大树后面。
杨青走了出来对着票贩子道:“粮食就在那棵大树后面,你可以过去看看,不过可别耍花招,我也不是一个人来的。”
说话的语气那是意味深长,那意思就是说,我也是有同伴的,说不定对方就在树林里拿着枪看着你们呢,你们最好老实点,不要耍什么坏心思。
“大兄弟你说的这是拿的话,我们做的都是诚信生意。”
说着就示意那个门卫去那边看看,等那个门卫走出来后,对着票贩子点了点头,肩膀上还扛了一个麻袋,示意没问题,重量也大差不差。
既然大差不差,票贩子也没有用秤去称,左右不过相差几斤的事,这么大的交易,太过计较,那样倒是显得这个老燕京人不太局气,而且说不定对方给多了一点,那自己还占点便宜呢。
于是双方很痛快的完成了交易,看着杨青走进树林里,那个门卫对着票贩子道:“老西要不要跟上去。”
同时还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票贩子赶忙打断他:“别犯傻了,没听他说他还有同伙,干他们这种事的肯定是带枪的,我们是求财,不要多事,鸽子市名声臭了,以后谁还来,把粮食扛上,赶紧回去了。”
杨青从树林绕了一圈,把面罩摘了又重新回到了大门口,现在门口就一个门卫,之前那个应该是搬粮食还没回来,门卫也只是简单问了一句,卖货买货,就放他进去了。
杨青重新来到二叔摊位前,看着二叔有些着急,但守着摊位也不想离开,杨青不由的疑惑道:“二叔怎么了?”
“青子你咋去了这么久?我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
“害,我能出什么事,这手电筒不好买,我转一圈才找到卖的,不过这中间我可买到一个好东西。”
说着杨青打开一个手电筒,向二叔显摆着自己手腕上的手表,二叔不由的惊呼道:“手表,你花多少钱买的?”
“这你就别问了,你就说好不好吧。”杨青笑道。
“好看,你小子就别跟你二叔我显摆了,咱们赶紧把鱼买了,赶紧回家。”
“好。”
杨青也不跟二叔开玩笑了,把一个手电筒递给二叔,有了光亮卖鱼的速度果然就快了起来,这年头大家都缺少营养,在城里有肉票买不到肉,鸽子市肉又贵的要死,所以这不要票的鱼也就成了大家的第一选择。
虽说普通人家炖出来腥味比较重,但它价格便宜,也不要票啊,现在城里收购站收购是西毛钱一斤,二叔本着招揽客人的心思,卖的是三毛,其实更多的是想换粮食。
每来一个人,二叔都会有问对方有没有粮食,或者其他票据,没有才会选择用钱交易,因为二叔卖的价格低,加上这次有了手电筒照亮,所以鱼很快就卖完了。
不过二叔走出鸽子市的时候,明显有些不开心,整个人都不说话,独自一人抽着杨青散的烟挑着担子朝前走。
“二叔你这是怎么了,咋还闷闷不乐的。”杨青上前问道。
“青子你说二叔是不是傻,这鱼明显卖亏了。”
粮食今晚是一斤也没换到,票据也就换到一些火柴票,基本全都卖了钱了,这和二叔来的时候,想的完全不一样,他原本想着薄利多销,结果还不如挑着是城里收购站卖呢。
“二叔这有什么想不开的,今晚还不是卖了快十块钱了嘛,况且这年头谁家不缺粮,鸽子市换不到也是正常,明天早上收的鱼你让林子带去轧钢厂找朱主任,看看他们要不要,我记得这些单位应该都是有计划采购权的。”杨青在一旁劝道。
二叔抽着烟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这鸽子市下次再也不来了,劲出了,收获还不成正比。”
对于二叔的发牢骚,杨青也就是笑了笑,等到家的时候,老太太给他了留着门,刚进院子就听到屋里有动静,没一会屋里油灯就亮了,老太太拿着油灯出来。
“大孙子,咋这么晚才回来。”
杨青连忙打开手电筒:“奶奶你咋还没睡啊,这黑灯瞎火的,还出来干嘛啊?”
“大孙子你没回来,奶奶哪睡的着啊!”
接着又看向杨青手里的手电筒问道:“大孙子,你这手电筒是哪来的啊?”
“奶奶这是我今晚去鸽子市换的,一共换了两个给了二叔一个,这个到时候留给您,以后您起夜的时候也方便,再也不用提着油灯了。”
“哎好,我大孙子真孝顺。”
不过紧接着又问道:“那你回城用啥?”
“城里这玩意多的是,我到时候寻摸一点票,到供销社买就好了。”
“奶奶你快进屋吧,我冲洗一下,也要睡觉了,困死我了都。”
说着杨青还打了一个哈欠,早上起的那么早,白天还进山逛了一圈,要不是需要去鸽子市,杨青早就睡觉了。
“好。”
第二天一早,杨青没有陪着二叔去收鱼篓,难得的睡了一个大懒觉,因为昨天说好了从今往后二叔一家都在老太太这做饭,所以一大家子早饭吃的也很是热闹。
杨青是在另一个屋里睡觉,早上做饭的动静也没有吵醒他,不过早饭好的时候,他就自动醒了。
吃完早饭杨慧背着书包去上学,二婶还把一个纸包放在她的书包里,这是给杨慧准备的中午饭。
杨林今早是和二叔一起去的,他挑着水桶里面装着鱼和杨林一起过去,今早的收获也还算不错,一共捕到二十条鱼,二叔怕杨林不会说话,最后粮食换少,所以第一次跟着去一趟,今后就和朱主任约定好,按照这个价格来。
杨林还带上了二婶切好的三斤猪肉,别人那么照顾杨林,他们家也不能差事。
村里今天只有一半人在地里浇水,另外一半人都去后山砍竹子,编鱼篓去了,他们也看到了二叔每天的收获,说不羡慕那都是假的。
接下来几天杨林哪里也没去,就在家陪着奶奶和妹妹玩,经过这几天杨青在空间里的不停催种,第一批的花生,玉米,小麦,水稻都成熟了,并且第二茬己经种下去了。
其中花生最少只有一亩,小麦和玉米分别是两亩,水稻种了三亩,利用意念在空间里把收获的小麦稻谷去壳,得到了白花花的大米和白橙橙的白面,这可比外面粮店卖的好看多了。
这年代因为机器的原因,磨出来的大米和面粉的颜色普遍不好看,面粉的颜色普遍都是显灰色,大米里的小石子也有很多,吃到的时候都要挑挑拣拣,不然都容易磕到牙。
玉米除了留下一百斤整根的玉米棒子,其余的都被杨青利用空间磨成了玉米面,杨青这玉米面可是粮站卖的那种棒子面,那颜色都是金黄金黄的,一看就没有往里掺棒子。
这几天杨青还假装去了一趟城里,往奶奶家拿了50斤白面,50斤大米,和80斤玉米面,杨青也没敢拿多,他怕把老太太给吓着。
不过就这也是把老太太和二叔两口子给吓的够呛,他们活了这么多年,啥时候一次性见过这么多细粮啊,颜色还这么好,和粮站里卖的,那是天差地别,都怀疑杨青是不是偷了什么粮库了。
最后还是在杨青的再三解释下,他们才相信这是杨青那个朋友给他的,转而又夸起了杨青有福气,交了一个这个要好又有本事的朋友,连这种精细的细粮都能弄来。
转眼就到了杨青要回城的日子,上次武装部的人跟他说,他的工作这几天就可以落实下来,杨青估算着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
这天看着杨青要走,二婶给他忙前忙后的收拾东西,看着他之前带来的背篓都快放满了,杨青有些哭笑不得,二婶把这几天腌制的野鸡野兔和猪肉基本上放进去了,这让杨青原本带来的几件衣服都没地方放。
“二婶,我又不是去远地方,用不着放这么多东西,等我空闲的时候我就回来了的,也就个把小时的路程,再说我都带走了,你们吃啥啊?”
“我们有东西吃,你这几天拿回来那么多粮呢,我们还能饿着啊,再说这些东西都是你打的,你不带着怎么行?”
二婶嘴上说着,手里的动作却是不停,杨青连忙上前阻止,并把背篓里的东西,一件一件的往外面拿。
“青子你这是干嘛啊,我好不容易装好的。”二婶急道。
“二婶,你也说了这些东西都是我打的,我还能饿到我自己啊,再说了我都带走了,奶奶吃啥。”
“这样吧,我就带五斤咸猪肉走,剩下的东西你们都留下,给我奶奶和弟弟妹妹好好补补,我还指望奶奶给我带孩子呢,还盼着小雪早点长大以后带我孩子玩,盼着小慧考上中专,以后当干部呢。”杨青边拿东西边笑道。
二婶见说不动杨青转头看向老太太:“娘,你看看青子。”
“听我大孙子的,他这么有本事,还能饿着自己不成,这些东西你要他都带走了,他心里也放心不下这里。”最后还是老太太发话,这件事才算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