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中条山

第23章 沿街乞讨

加入书架
书名:
血色中条山
作者:
香蜜湖的马剑星
本章字数:
8720
更新时间:
2025-07-07

也算是歪打正着,杨振华的“无根圣水”救活了“生命垂危”的小福。但他没敢声张,只是在心里暗暗庆幸。在村里有人用小男孩的尿作药引子,估摸着自己的尿也许还属于童尿之列,因此,对自己的“缺德”行为找到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尽管如此、仍是觉得有些不道德的成份在心头缠绕,看到小福不自觉的有些尴尬流露。

其实,何英对杨振华的行为心知肚明,那热臊烘烘的味道岂能瞒哄过她的鼻子。但她只是拧着他的耳朵说声你个捣蛋货,也就这样不了了之。她的心里也清楚,紧急的时候这样子还是能解决一些小问题,在战场上也常有这种情况发生。

经过一段的恢复,小福终于在迷迷瞪瞪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尽管他还是没有力气,但是“哇哇”大哭的声音,己经洪亮不少。他埋怨振华道:“坷垃哥我恨死你啦!你说的要照顾俺的,咋就突然找不到了,扔下俺一人,害得俺差点死啦…… 俺恨你,你不讲信用,啊……”

振华看着小福的可怜样子也心疼不己,可是他说些啥呢?他似乎啥也说不清楚,只能陪着小福偷偷流泪,呐呐地说:“都怪哥,都怪哥,哥再也不离开你还不行吗?”

“我才不信你呐,说话不算数…… 哼!”

这种小朋友之间的相互责怪何英自然容易理解,知道过一段时间就又冰释前嫌,和好如初了。这样恶劣的环境,搁谁也是受不了,况且,振华兄弟是因为救自己才和小福走散的,小福的责难她的心里也不好受。只能耐心的给他解释解释了,于是轻轻抚摸着小福的头说:“小兄弟乖啊,听姐姐给你说行不?”

见英姐说话了,小福自然也就不再闹,点头嗯了一声,两眼汪汪地看着何英。

何英给他讲了这几天的故事,讲了这个不是亲哥胜似亲哥的坷垃,在昏迷中还是不停地喊着小福的名字的时候,小福激动地道歉:“坷垃哥!俺错怪你啦,你千万别生俺的气呀!”

姐弟三人哭哭啼啼诉说分别的痛苦,重逢的喜悦,再谈一谈明天的期望,一首到巨大的山头上泛起月亮沉落时的最后一丝微光。

为了安全,她们三人进庙里关门闭户,相互依偎着休息半夜,天刚亮便起身下山。临行前何英把小庙搜索一遍,没有发现任何可以充饥的物品,只能哄着两位小兄弟到前面的村子里讨要吃的了。

小福的身体尚未恢复,杨振华是饥饿难耐,何英也不是铁人,赶快弄到吃的,才是他们目前的首要事情。

三人互相搀扶着顺着河川徐徐的向西南方移动,饿的受不了啦,就喝铁山河的水,渴的受不了啦,仍然是喝铁山河的水。时过中午,一座村庄呈现在他们面前。看来这里的情况比昨天的那个村要好些,至少看到了村里有人走动。

何英满怀希望的敲开了一家的门,里面探头探脑的出来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那男孩儿木讷的看看三人;“弄啥哩?”

“小兄弟,家里有大人吗?我们是逃难来的,你看你这两个小哥哥都快要饿死了,能不能讨些饭给我们?”何英的话音刚落只见那孩子转身“嘭”一声关上了门,紧接着是门闩上的声音,然后从门缝里传来一声:”我也快饿死了,家里啥也没有……”

六目相望,三人也没有办法,只得再去找另一家了。

柴门大开的山村小院子,有位老太太正在晾晒着自家破破烂烂的被褥。见进来几个陌生的十分落魄的孩子,忙停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几位孩儿这是咋回事?”

何英连忙上前“咕咚”一声给大娘跪下:“大娘行行好,救救我们吧,你看这位小兄弟快要饿死了。”

大娘看看杨振华搀扶着的小福面色苍白耷拉着头,急忙上前扶起何英:“哎!孩儿呀快起来吧。家里也没啥好吃的,就一碗剩饭我去给你端来啊。”话语没落便转身快步走进灶房,风风火火的端出来一碗饭来。她并没有把碗递给何英,而是一手端着碗一手拉着何英往街上走。

出了柴门拐到一个旮旯处,才把饭碗递过来说:“就在这儿吃吧,这点东西肯定不够仨人吃,俺也没办法。就先让那个孩儿吃吧……然后你们去哪边那一家……那是个大户人家,肯定能管恁们吃顿饱饭的,去吧、去吧。”又是话音没落便又急匆匆的往家里返回,边走边嘟囔着:“哎哟!我的老天,家里己经有个奄奄一息了,又来一个快断气的,真要是死院里可咋弄……”

杨振华几乎是扛着小福与大娘擦肩而过,听到她的一席话心里顿时冰凉,心里很不是滋味。既怕小福真的像大娘说的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又埋怨大娘为施舍一碗饭而诅咒他们。目送大娘回家,才转身来到何英姐跟前,愁眉苦脸又有些愤愤然的帮助何英给小福喂饭。

陈旧的像个古董一样的大瓷碗里,黑不拉几、黄不楞登的汤里有几根深绿色的白萝卜缨。这是啥东西熬的面汤?他不得而知。

等小福喝了几口以后,何英把碗递了过来让振华喝。他毫不客气地端起了碗,伸脖子“咕咚咕咚”就是几口,跟灌老鼠洞一样利索。但他还是意识到这碗稀面汤的重要,它不是自己的专享。因此、叼了一根萝卜缨在嘴里咀嚼着,把剩余的饭重新递了回去。

何英轻轻的喝了几小口,然后又把碗放到了小福的嘴边。她一边喂着一边问道:“好吃吗?”

小福说好吃,振华也说好吃。其实他因为喝的太快,根本就没有品出来是啥滋味。就像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囫囵吞了,但那一根萝卜缨倒是品出滋味了,那是越冬晒得干萝卜缨,煮的轻了很难嚼碎,除了干萝卜味外,还有一种甜甜的香味夹杂在其中,在嘴里咀嚼了很久才把它嚼碎咽下。

“甜吗?”何英又问道。

“甜!”小福答道。

“知道这是什么面汤吗?”

杨振华和小福同时摇头。

“这是柿蒂磨得面,没吃出来吗?”

杨振华和小福还是摇头。

“山里的柿树很多,每到收获季节,当地人就把柿子切成柿瓣晒干,以备青黄不接的时候当粮吃。把揪下来的柿子蒂晒干,掺些高粱呀或者玉米呀一起磨成面做饭吃。”何英认真的给他们讲着:“这里的人很苦呀,本来就不多的口粮,大多都让日本人抢去了,能让咱们喝上一大碗这样的面汤也很不错了。知道吗?”她目光盯着杨振华,好像是专门跟他说一样。

杨振华点点头,有些理亏的样子:“我知道……我只是感觉她说小福的话太难听了……”

“没事的,咒一咒十年寿。说不定我能活一百岁呐。”小福也听到了大娘的话,不过只要有吃的,她说什么都无所谓,于是有气无力的插话道。

“就是嘛!再说这里的风俗也是非常忌讳病危的人乱串门的,一旦有个好歹,于家门不幸嘛。”何英边说着边吩咐杨振华道:“要不你和小福就在这里歇着,我再去讨些吃的。顺便看看有没有郎中再给小福瞧瞧病,不然的话怕扛不住。”

他们两人点头目送着何英离去。

何英沿街走过了几家的门口,见到的不是院庭破落就是杂草丛生。知道都是些穷苦人家,即使进门讨要也难以有所收获。于是她继续向前走去,去寻找大娘指引的那个大户人家。

在街道的拐角处有一个挺大的院落,院子的拐角处有一座高高的圆形建筑,像个护院的炮楼和高高的院墙连成一体。高大壮观的门楼矗立在宅院的中前端,尽管整个宅院的现状己经是年久失修,但是仍然能看出它曾经的辉煌。院前有条没有水的护宅沟,里面生长着各种杂草,使整个宅院更显得有些凄凉。正门前的护宅沟上架着用三块二尺来宽的长条石作为小桥,为院中主人的出入提供了必要的方便。

何英断定就是这一家了,按照大娘的描述再没有比这座宅院更显得富有的啦。于是她踏过小石桥,走进了这个与众不同的门楼,脚步踏进大门便看见一个老者正在院中扫除。老人鹤发童颜像是个绅士,手脚灵活又像位道人。老者只管自己忙碌并没有发觉门前的不速之客。

她看到主人专注的身影,不敢十分的接近和高声招呼。怕惊吓着老人而使自己的讨要失败,规规矩矩的站在很远的地方轻声地叫了一声“大爷”。

老者听到唤声停下手中的活计,拄着扫帚寻声而望。见一个叫花子站在院中,审视片刻伸手招呼道:“过来,站那么远怎好说话?”

何英见老人说话和蔼,也就放下顾忌来到他的跟前,把她们的事情简单讲给老人,希望能得到老人家的一些帮助。

老人听后沉默了许久,他没有回答何英的请求。而是不慌不忙的把手中的家伙什送到墙角处,转身拍拍双手。好像是他的双手染有许多的灰尘一般,然后又回到她的面前才问道:“你那两个小兄弟哪?”

“他们在街上等着呐,小弟身上有疾不敢贸然打扰。”何英答道。

“去把他俩叫来吧,看我能不能帮上你们。”老者讲的很沉稳,好像是不愿帮助又不帮不行的样子。他见何英转身欲走,忙又叮嘱道:“万一街上有人为难你们,就说是厚家的亲戚来投靠的。”

何英点点头转身又向老者深深地鞠了一躬:“先谢谢大爷啦!”

老人向她挥挥手示意她快去,何英便快速消失在大门外。

杨振华帮小福喝完剩下的面汤,原地不动的在等着英姐回来。他很想自己也去讨些东西,仍然是饥肠辘辘的他,岂能是几口面糊糊能满足的。他也很清楚一个人讨来的东西很难够三个人消耗,特别是目前的处境。但是看看小福他的打算又放弃了,他怕小福再有个三长两短,因此就只能守着小福苦苦的等何英回来。

施舍了一碗面汤的大娘突然想起来自家的饭碗,便又捧了一掬柿瓣来到这里,她把柿瓣递给杨振华,又说了几句好听的话便拿着饭碗走了。

杨振华有些感激的望着大娘远去的背影,然后才和小福一人一个柿瓣细细的品嚼起来。他们刚刚尝到甜头,忽然眼前来了几个扛枪的人。可以断定他们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的军人。因为他们穿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衣服。领头的肩上斜挎着一把二十响盒子炮,枪柄上的皮穗子老长的在屁股下面摆来摆去。他的络腮胡子很密很长,把嘴巴遮盖的严严实实,像是从生下来到现在从来没有刮过一样。好比是水浒传里的黑李逵,也像是三国里面的猛张飞,且有过而不及。

一行人站在他们面前并不说话,只是坏坏的看着他们津津有味的吃着柿瓣。杨振华见状心里有些毛毛的,想着这一帮人虽然不是日本人但也不像啥好人,于是向小福耳边靠靠问道:“他们是干啥的,死不溜球瞪着咱也不说话?”

小福神秘兮兮的说:“你没看见他没有嘴吗?咋说话?”小福的声音非常细微,但还是让大黑胡子听到了。只见他突然哈哈大笑几声,伸手把胡子顺手一捋,拉的高高的把嘴暴露出来说:“熏球的东西,我这不是嘴是你妈那个……”

他要骂人却把自己骂了,话没说完突然刹车,觉得自己被两个小家伙玩弄了,对他俩骂了一串脏话。

喽啰们愣了一阵,突然爆发出疯狂大笑。

他知道自己失口了,有些恼羞成怒的大声训斥部下道:“笑他妈个勾子,把这俩王八羔子跟我带走。他妈的竟敢占老子的便宜。”

喽啰们立即刹住笑声,但他们仍是窃笑着蜂拥而上,把振华和小福架绑了起来。

一个无事可干的喽啰在旁边说风凉道:“哈哈!俩小子胆子够大的,敢骂俺们队长没有嘴,真是勾子痒痒该挨板子啦。”

杨振华对着大胡子喊道:“俺们啥也没说,都是你自己说得,凭啥怪俺们!”

大胡子俩眼一瞪:“废话!带走——”

喽啰们余兴未尽,又起哄闹成一团,连推带拽地把他俩往街上推去……

一杆子人推推搡搡将振华和小福推搡到大街上,刚走不远,却被身后一声断喝吓得立定了脚步。

“站住!光天化日没有王法啦!”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