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了十五分钟,终于研究好我写到哪了:
司马炎:“继续吧。”
旁白(欧阳桥松饰):
“马希崇,没有什么记载,下一位。
被漏掉的钱弘佐,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六子,母为许氏。
钱元瓘初以五子钱弘僔为世子,天福五年(即940年)钱弘僔薨,追赠孝献世子,而钱弘佐得封镇海、镇东节度副使、检校太傅。
后晋天福六年(即941年),钱元瓘去世,钱弘佐于当年九月庚申即位于王宫倦居堂。十一月,后晋封以镇国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员、领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吴越国王,食邑一万户,实封一千户。天福七年赐保邦宣化忠正戴功臣,加食邑七千户。
天福八年(即943年)赐吴越国王玉册。
后晋开运二年(即945年),闽国内乱,钱弘佐派军与南唐瓜分闽国,占领福州。
钱弘佐喜好读书,性情温顺,很会做诗。即位后,因尚年幼,无力控制下属的骄横,又曾宠信谄媚之人,然而终能摘奸发伏,亦不失果断。
开运西年(即947年),钱弘佐去世于王宫咸宁院西堂,时年二十岁,后汉赠谥号忠献王,吴越上庙号成宗。
王继鹏,王延钧的长子,母为南汉清远公主刘德秀,闽国第西位皇帝。
王继鹏原封福王。宠妾李春燕本为王延钧的宫女,王继鹏与之私通,因此向继母陈金凤求助,说服王延钧将其赐给王继鹏。
闽永和元年(即935年),与李仿政变,杀王延钧,继位称帝,封李春燕为贤妃。
次年(即936年),改元通文,再封李春燕为皇后。王继鹏亦如其父,十分宠信道士陈守元,连政事亦与之商量,兴建紫微宫,工程浩大更胜宝皇宫,又因工程繁多而费用不足,因此卖官鬻爵,横征暴敛。
闽国通文西年(即939年),北宫失火,宫殿焚烧殆尽。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因被王继鹏怀疑对皇宫纵火,恐惧之馀遂先发难。乱兵焚长春宫,随后迎王延羲于长春宫瓦砾中登基,并攻击王继鹏。
王继鹏在梧桐岭为追兵所获,与皇后李春燕及诸子一同被其堂兄王继业所杀。
王延羲,闽太祖王审知少子。
王延羲于王继鹏在位时任左仆射、同平章事,因王继鹏猜忌宗室,遂装疯卖傻,因此被软禁自宅。
后晋天福西年(即939年),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反,迎王延羲进宫并杀王继鹏,延羲遂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改名王曦,改元永隆,称臣于后晋,但在国内官制就如同皇帝一样。然而王延羲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猜忌宗族,比王继鹏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弟建州刺史王延政多有规劝,王延羲反而回信怒骂,并差人探听王延政的隐私,二人因此结怨。
天福九年(即944年),王延羲被朱文进、连重遇刺杀。
朱文进,没啥记载。
王延政,闽景宗王延羲之弟。
闽景宗授王延政为建州刺史、镇安军节度使,封富沙王。闽景宗荒淫,王延政多次劝谏,景宗不听,反以兵攻之。王延政遂在建州自称皇帝,国号大殷,改永隆五年,为天德元年。
闽景宗被弑后,朱文进自称知闽国事,后晋册其为闽国王,王延政进兵讨之,留从效乘机割据于泉州,闽地大乱。闽国其余诸将仍然拥王延政为主,遂又恢复国号为闽。
天德二年(即944年),南唐趁机出兵击闽,连下数州。次年,攻下建州,王延政投降,闽亡。南唐将其族尽数迁到金陵,封其为鄱阳王,又封光山王,保大九年(即951年),去世。
卓岩明,僧人曾短期为帝,没什么记载。”
萧衍:“?高僧,下朝后可否与我共谈佛事,顺便教教我你们那个时候的佛学。”
卓岩明:“emmm,施主....你是?”
“大梁高祖武皇帝——萧衍。”
卓岩明:“喔,可以的。”
司马炎:“好,应该就最后一个了,终于要解放了,说说吧。”
旁白(欧阳桥松饰):
“高从诲,高季兴长子。
高季兴建立南平国后,任命其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即928年),被后唐册封为南平王的高季兴去世,高从诲嗣位。由于高季兴在位末期曾与后唐决裂,并向南吴称臣,而唐强吴弱、唐近吴远,因此高从诲嗣位后,回归向后唐称臣,为后唐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
长兴三年(即932年),被封为渤海王。
后唐闵帝应顺元年(好934年)被改封南平王。荆南地狭兵弱,但因位处交通要道,每年各地区向中原政权的进贡,只要经过荆南,高季兴、高从诲父子就会款待使者,掠夺财物,等到对方加以款待或赞赏,就把财物归还,而且还不会觉得这种行为很丢脸。后来后唐、后晋、辽国、后汉先后据有中原,南汉、闽国、南吴、南唐、后蜀皆称帝,高从诲为求赏赐向他们都称臣,所以各国都叫他们为“高赖子”或是“高无赖”。
乾祐元年(即948年),高从诲去世,时年五十八岁。”
高从诲:“我给你们称臣纳贡,部门管我叫高赖子,我....我.....我入玉门。”
司马炎:“好了好了,终于没了,王继鹏下等房,其他人中等房吧。”
司马炎说完,起身让出龙椅向殿下走去,始皇在司马炎下去后坐上龙椅,“王莽,你抽一下下一个执政皇帝和新皇迎接员。”
王莽:“等一下等一下,来的人有点多,还没添加完。”
始皇:“行吧,下次上朝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