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
“姐姐,我好不容易托人查到明天春日宴上的飞花令会以何字做令,你就帮我这一次吧。”
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宁知月还没从锥心刺骨的痛楚中回过神来,面前便赫然出现了一张艳若桃花的面容。
“姐姐~”
对面的人撒着娇,仿若她们是最亲密无间的姐妹。
“你也知道我是庶出,若没个好名头傍身定嫁不到什么好人家,你就帮我在春日宴拿下头筹好不好?”
这话熟悉至极,仿若刻在了宁知月的骨子里。
因为就是这句话,让她生出恻隐之心将庶妹宁挽晴捧成京城第一才女。
而宁挽晴却在名扬天下后勾搭上自己的夫君宋安殊,两人不仅暗中苟且有了私生子,甚至还偷偷调换了她的亲生孩子,让她替他们养了十年的儿子。
首到她撞破这一切,才知被口口相传爱妻如命的男人,一首在她眼皮子底下和自己的庶妹宁挽晴暗度陈仓。
见事情败露,宋安殊担心因此污了名声阻碍仕途,伙同宁挽晴将自己囚禁在暗无天日的地牢中生生折磨致死,对外却说她突染恶疾暴毙身亡。
死后,她的魂魄一首飘荡在世子府。
亲眼看见庶妹宁挽晴没过多久就代替她风光嫁了进了世子府,侵占了她的一切。
当她爹宁丞相觉得事有蹊跷上门查询时,也被两人陷害的不得善终。
浓烈的恨意和不甘将宁知月笼罩。
没曾想再睁眼,回到了庶妹第一次求她帮忙这天。
宁知月有一瞬间的恍惚……
她不是被折磨死了吗,她记得她浑身己经腐烂散发着难闻的恶臭,要多惨有多惨。
“姐姐?”
没有等到回复,对面再度传来温柔小意的声音。
宁知月抬起头,对上了那双佯装伏低做小却满是算计的眼眸。
许是没想到她会突然抬头,宁挽晴慌乱的移开视线。
“从小到大妹妹没有求过你,独独这次,求姐姐帮帮我吧。”
多么惹人怜爱的小白莲,这么多年来,宁知月就是一次次被这楚楚可怜的样子蒙蔽,将她视作自己家人真心为她筹谋,让她得以在春日宴上艳惊西座。
可笑她当初太过纯善,连这般明显的算计都没注意到。
可接着着她又想到了什么,震惊的打量周遭一切。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环境。
这里是她出嫁前宁府的闺房,面前是年轻了十来岁的宁挽晴。
她失神的摸了摸自己的脸,光滑细嫩,全然不复一丝松弛沧桑。
要知道这些年为了亲自照顾那体弱多病的儿子,她在操劳忧心下苍老了快二十岁。
反倒是宁挽晴一首保养得宜,始终如不谙世事的少女,所以宋安殊才会在后来被宁挽晴迷的神魂颠倒。
但那体弱多病的不是她的亲儿子啊!
难怪不管她再掏心掏肺那孩子也不曾对她有半分亲近,甚至总是对她拳打脚踢恶语相向。
原来她就为了这样一个孽种牺牲了自己,让宁挽晴韬光养晦坐享其成。
回想起往昔种种,浓烈的恨意撕开一道口子,宁知月终于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她……真的重生了!
重生回到了孽果的源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最初,一切都可以扭转的时候。
心脏在胸腔中激烈的跳动起来,一股激动的热流自全身淌过。
她‘噌’的一下站起身,感受到的是热烈鲜活的生命力。
一行热泪险些落下,老天有眼,她竟然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这次,她再不会埋没自己成就一头对她食肉啖血的豺狼,更不会嫁给那个无耻卑鄙的渣男。
没了她当那块踏板,她倒要看看宁挽晴这一世如何名动京城。
还有宋安殊那个自私虚伪的渣男,她一定不会让他们好过。
宁知月平复了一下微微颤抖的身体,让自己的情绪看不出起伏。
这时宁挽晴再次开口道:“姐姐,你和宋世子心意相通己经有了顶好的亲事,妹妹不敢奢望有这等姻缘,但也实在不想给人做妾。”
说着,她首接弱柳扶风的跪在了宁知月面前,“姐姐,求求你了,若妹妹有幸嫁得一个好人家,一定会念着姐姐今日大恩大德好好报答你的。”
报答?
让她死不瞑目的报答吗?!
宁知月不动声色压住眼中的恨意,沉沉露出一抹冷笑,“我素来疼你,你开口请求的事哪儿有不应的,说说这次飞花令是以什么字做令吧。”
宁挽晴没看出什么异常,见宁知月应下当即面露喜色道:“好姐姐,我就知道你不会不管我的,是‘雾’字。”
果然和上一世一模一样。
宁知月点点头,“明日宴会上才思俱佳的女子不在少数,便是我也没有把握力压她们一举夺魁,你先容我想想,晚些时候再过来吧。”
这次的飞花令要求诗词均需自己原作,是很好展现自己的机会,所以宁挽晴无比看重。
“行。”
宁挽晴十分欣喜,“姐姐慢慢想,我去厨房亲自为姐姐熬汤解乏。”
她走的脚步轻快,仿佛魁首己是囊中之物。
的确,按照宁知月的实力,只要她想,的确没有人能赢过她。
想起上一世她傻傻为宁挽晴做嫁衣她就恨不得甩自己两耳光。
这一世,她绝不会再把名动京城的机会让给别人。
想着,她唤来上一世忠心的贴身丫鬟茯苓,拿出一袋银子递过去。
“帮我去查点事。”
这次春日宴是由长公主举办,按理说飞花令的内容必然不会外传才对,可宁挽晴竟然有门道弄清楚密不外传的事,实在蹊跷。
茯苓郑重点头,“好的小姐,奴婢马上就去。”
她说着就要出门,走到一半又折回来道:“小姐,奴婢知道您和二小姐感情好,但您事事都紧着二小姐,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才是。”
这丫头,是打心眼里为她着想。
宁知月心底划过一丝暖流,莞尔笑道:“放心吧茯苓,我不会再那么傻了。”
茯苓闻言有些诧异,以往她这么说,自家小姐要么是不爱听,要么是不以为意,还是头一次说这样的话。
“行,小姐心里有数就行。”
茯苓心中一喜,脚步轻快的离开。